5月7日,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塘村中心學校,學生在課間練習呼啦圈。黃春濤攝(人民圖片)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健康成長關係祖國和民族未來,也是每個家庭最大的願望和期盼。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建設體育強國”一節中提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以青少年為重點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干預。對青少年而言,加強體質健康管理將從源頭上阻斷各種不良生活行為對健康的危害,促使青少年在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健康總體提升
小學生優良率升幅最明顯
近日,2016—202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抽測複核報告出爐,該報告由教育部委託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牽頭組織和撰寫。
“2016—202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呈現逐步提升的趨勢。”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峯在日前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全國優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2020年的33%,表明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的質量正在得到鞏固。
“近5年測試抽查複核工作結果的動態變化特徵顯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呈現逐漸好轉的趨勢,總體表現為不及格率下降,優良率上升。”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一民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體質健康達標率上,小學生的不及格率最低,5年間呈現持續下降趨勢。截至2020年,全國有約6.5%的小學生體測不及格,初高中生的不及格率也呈現持續降低趨勢。大學生的不及格率最高,截至2020年,全國有約30%的大學生體測不及格。
“目前只有7%的大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能達到良好和優秀水平,且有不少在校大學生尚未養成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行為習慣。”張一民表示,這説明大學體育依然任重道遠,未來要進一步強化高校體育改革。
“從學段的角度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體質健康提升幅度最明顯,質量也較高。”張一民介紹,尤其2020年中小學生優良率的表現較為突出,小學生優良率的提升幅度最明顯,5年間從2016年的35.3%提升到2020年的45.6%,距離健康中國行動50%的目標為時不遠,“經歷過疫情的考驗,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嚴格落實每天鍛鍊1小時,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加強運動鍛鍊
不以任何理由擠佔體育課
“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防控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張一民説,加強體質健康管理是國際上流行的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做法,近日教育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恰逢其時。
“《通知》對體育課的內容提出明確要求,要教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王登峯表示,“這是第一次對體育課提出瞭如此全面而且系統的要求。”
具體來看,中小學校要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小學一至二年級每週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週3課時,高中每週2課時,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佔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着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鬆。
除了保證體育活動時間,《通知》強調要注重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確保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掌握1—2項運動技能,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教學改革特色。
“目前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課外鍛鍊實效持續改善,校園體育文化蓬勃發展。”王登峯介紹,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
隨着各省區市逐步將體育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不少學生和家長關心,中考體測怎麼考?
“無論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核還是體育中考內容,一定是教什麼就考什麼。學校不管是體育課程安排還是教學內容安排,都應該和考核或考試有高度一致性。”王登峯介紹,全國各地體育中考設計正日趨完善。一方面,體育考試內容包括日常體育課和課外鍛鍊記錄,如果學生能夠按時參加體育課,完成體育課佈置的鍛鍊任務,這個分值每個人都是有保障的;另一方面,體育中考的目標只有一個,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掌握體育課上教授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能夠保持經常體育鍛煉,並且能夠參加體育競賽,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一定會穩步提升,體育課成績也一定會穩步提升。”
“《通知》裏提到的體質健康管理評價考核不是單一的,它是日常參與、體育鍛煉和競賽、健康知識、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張一民介紹,《通知》明確了對因病不能參加體育競賽的孩子,要從實際出發進行分類指導和評價。
家長身體力行
引導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
“最新研究表明,要讓體育鍛煉對青少年健康產生益處,每次鍛鍊實際時間不能少於10分鐘,每天累計鍛鍊時間要達到1小時。”張一民介紹,對於中小學校而言,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剛性要求,在校期間體育活動時間超過1小時比較有保障,而校外體育活動時間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
“《通知》裏有一大亮點是凸顯了家校協同聯動教育機制的作用。”王登峯介紹,《通知》強調要建立健康促進校長、班主任負責制,通過家長會、家長信、家訪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加強教育引導,讓家長和中小學生了解運動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錘鍊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知》還提出,大力推廣家庭體育鍛煉活動,學校要對體育家庭作業加強指導,提供優質的鍛鍊資源。這意味着體育也有家庭作業了,這是基於什麼考慮?
王登峯解釋稱,知識和技能的習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教會”之外還要“勤練”,這是佈置體育作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不管是健康知識,還是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都需要練習,這是作為體育課本來就應有的一部分,過去我們沒有強調、不重視,現在要把它加進來。”王登峯表示。
“家長要認識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張一民建議,家長要為孩子做榜樣,身體力行,引導孩子鍛鍊身體,讓運動成為孩子受益終生的習慣。“孩子放學回家以後,在吃飯前,無論是居家健身還是下樓活動,要運動至少20—30分鐘;週末時間較為寬裕,應該拿出完整的大塊時間讓孩子好好鍛鍊身體,建議在週末下午的3—5點,父母陪孩子一起運動,比如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等,堅持一段時間,會發現不僅孩子的體質增強了,家長也會變得更健康,學習和工作精力更足了。”
張一民説:“我堅信通過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一定能做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讓廣大兒童青少年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記者 王美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6月01日 第 09 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