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稱近3成畢業生未就業

  近日,華中師範大學公佈的畢業生就業率引發熱議。其數據顯示,該校2021屆本科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73.78%,未就業率為26.22%。這一數據與人們印象中高達95%的就業率有一定差距,卻得到不少網友的點贊良心。

  對此,教育領域專家指出,真實的就業數據既反映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還能作為調整學校教育教學、專業設置的依據。同時,一畢業就統計相關數據,忽視了學生找工作的過程,畢業後半年或一年的就業情況或許更符合實際。

  畢業去向落實率連續五年低於90%

  “慢就業”現象明顯

  2021年12月底,華中師範大學公佈了《2021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下次“就業報告”)。該《就業報告》顯示,該校2021屆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為79.05%(以下簡稱“畢業去向落實率”)。

  其中,2021屆本科生的畢業去向落實率為73.78%,研究生的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4.89%。

  

高校稱近3成畢業生未就業

  華中師範大學2021屆畢業生的畢業去向分佈

  這並非該項數據第一次低於90%。紅星新聞記者查詢華中師範大學的畢業生就業報告發現,該校畢業生的近五年畢業去向落實率均低於90%。報告顯示,2016屆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82.86%,之後持續走低,在2020屆降到最低,為72.65%,在2021屆時回升至79.05%。

  

高校稱近3成畢業生未就業

  華中師範大學近5年畢業去向落實率走勢曲線

  記者注意到,實際上,畢業去向落實率並不等同於畢業生和企業、事業單位等直接簽約工作。

  根據教育部2021年發佈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與核查工作的通知》,從2021屆畢業生起,“就業率”改為“畢業去向落實率”,其計算包含了畢業生的協議和合同就業率、創業率、靈活就業率和升學率。

  

高校稱近3成畢業生未就業

  資料圖。華中師範大學2021年畢業典禮

  其中,協議和合同就業包括籤就業協議形式就業、籤勞動合同形式就業、應徵義務兵、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國家基層項目和地方基層項目;靈活就業包括其他錄用形式就業和自由職業;升學包括國內升學和出國、出境;未就業包括不就業擬升學、其他暫不就業和待就業。

  在2021屆《就業報告》中,華中師範大學對上述條目分別列出更具體的數據。其中21屆本科生協議和合同就業率為47.42%,未就業率為27.93%;而研究生的協議和合同就業率為78.14%,未就業率為15.11%。

  《就業報告》認為,高校畢業生體量持續增加、就業形勢、學校和學院就業指導服務仍需提升、學生就業規劃不清晰、新冠疫情等等均為影響因素。

  

高校稱近3成畢業生未就業

  華中師範大學近5年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

  記者還注意到,華中師範大學2015年至2020年的《就業報告》都有提及畢業生就業出現明顯滯後的趨勢。

  從2017年起,《就業報告》多次提及畢業生的“慢就業”趨勢。其中,未就業的畢業生中,繼續備戰考研的佔比較高。以2019屆未就業畢業生為例,11.18%正在選擇就業單位,58.53%繼續備戰考研,19.12%準備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招錄考試,4.41%準備申請出國(境)深造或工作。

  《就業報告》認為,“慢就業”只是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短期階段性現象,其原因在於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與自身評價之間存有差異,希望通過自我提升以達到更加契合就業市場的方式等。

  專家:畢業後半年或一年數據更真實

  就業率是衡量高等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但長期以來,高校公佈的就業數據注水、虛報,學生“被要求就業”的事件頻頻見諸報端。

  另一方面,一些數據沒那麼“漂亮”的學校反而贏得了網友的包容乃至點贊。

  2020年6月,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公佈該院就業數據,截至當年5月25日該院本科生就業率為35.17%、研究生就業率為48.53%,同時該院倡議校友為畢業生就業伸出援手。公佈的數據比起往年雖近乎“腰斬”,但得到網友普遍讚揚。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在有的地方教育部門和高校看來,就業數據事關地方教育形象和高校的直接利益,真實但“不好看”的就業數據,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若其他學校公佈的就業率數據都是95%甚至100%,而一校真實公佈就業率只有70%,學生、家長在報考時就會猶豫。”

  熊丙奇認為,真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既反映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還能作為調整學校教育教學、專業設置的依據,而虛假數據,不僅掩蓋學校辦學問題,還會影響決策部門對就業形勢的判斷。

  對於就業數據的統計方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此前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一畢業就統計相關數據,忽視了學生尋找合適工作的過程,應該依據就業本身的過程,在與其相適應的情況下再來統計就業率。

  儲朝暉還指出,只用“就業”這一方面來衡量大學價值,只會讓大學變得越來越沒有文化內涵,缺失應具備的其他要素。

  熊丙奇同樣認為,畢業後半年、一年的就業情況,更接近真實的學生就業情況,“這也要求高校把就業服務工作延伸到畢業後,利用校友網絡,給畢業生就業提供持續的幫助、服務,也建立起畢業生和母校緊密聯繫的紐帶”。

  紅星新聞(記者 潘俊文 實習記者 陳怡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21 字。

轉載請註明: 高校稱近3成畢業生未就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