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子雕像的具體構造 老子化胡為佛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經典

老子雕像

被譽為“天下第一”的老子的石雕像,現如今在鹿邑縣老子文化廣場的南面。老子雕像總高度為27米,其中八角形的基座有6米高,是由365塊黑色石頭建築而成,那黑色石頭是萊州的花崗石。3、6、9是道家最吉祥的數字。

老子雕像

老子雕像的構造比例都是按照道家吉利的數字組成。三級台階取義於老子的思想。老子雕像八角形的基座為黑色花崗石覆蓋表面。這也有很深的道家思想寓意其中,八角基座代表八卦圖,而黑白則代表太極陣中陰陽兩極。而365塊黑色的花崗石則寓意着老子思想發源地的人民在老子道家思想的庇佑下,年年365風調雨順,長壽安康。

位於鹿邑縣的老子雕像上“天下第一”四個字格外的醒目,老子雕像的建造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不僅體現了老子故鄉人民對老子的尊敬,也體現了老子故鄉人民對道家文化的追崇。同時,這座雕像也吸引了許多遊客來此參觀。每年都有許多遊客懷着對道家文化的崇敬來這裏參觀老子雕像,感受文化的薰陶和表達對老子的緬懷之情。

老子雕像做工很精緻,老子表情慈祥,神態端正穩重,立於老子廣場上彷彿俯瞰眾生,象徵着老子保佑着老子思想發源地的芸芸眾生,指引人民們領悟天地之精氣。

這座老子雕像是由中國雕塑家協會名譽會長位曹春生指導設計,景育民打造。

老子的道

《道德經》中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能夠用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東西就不是永恆存在的東西,也就是説真正恆久存在的東西是不可能用語言能夠表達出來的。

老子像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思想,主要意思是萬物是從“道”中衍生,道生太極,太極生陰陽兩級,陰陽兩級生三才,三才生萬事萬物。老子雖然沒有非常的具體的指出一二三分別代表的是什麼具體的事物,但明確的指出了宇宙世間的所有物體都是由道所衍生出來的,這個產生的過程由簡單到複雜。

老子所謂的“道”也可以説是相對應的,就像人,有生死,有輪迴,萬物也一樣,都是相對應的。所以老子嘴中的“道”都是化無形為有形,有形化無形,若有若無,一切都要看你怎麼想,“道”是千變萬化的,所以“道”裏面藴含着很多力量,只要人們堅持無為的原則,什麼事情就都能做的很好。

如今許多研究老子思想的大家們普遍認同一個觀點:認為老子思想中所説的道,是指自然界運轉變化的規律,例如星系的運轉,日月的交替,天氣的變化,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人的生老病死,禍兇福吉等等。這些規律廣泛存在宇宙自然中,人們只能被動的順從這些自然規律,而不能妄想打破這些自然規律。

老子學説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始者,他認為宇宙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產生,道是世間萬物的起源。老子所説的道並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物體,而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

老子像

它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一種東西,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得最高自然規律。它無形,卻又孕育了眾生萬物。老子學説用天道自然的觀點代替了我國自古以來有神論的觀點。老子學説以“無為”為核心。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在遵循着的規律是:事物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複雜的變化的。所有事物都有陰陽兩級,是陰陽的同一體。因此老子思想中的“無為”不是以“無為”為目的,其目的是“有為”,因為先前的“道”所説“無為”和“有為”是陰陽兩級,會相互轉換。

老子提倡無謂寡慾,要減少自己的私慾,達到無慾無求的境界。老子學説在後朝的更替中不斷的發展。漢朝時有學者根據老子的思想提出安定人民生活,讓人民得到充分休息的政策。不僅如此老子的學説在後世的總結的基礎上不斷的壯大發展,成為中國本土的一大宗教信仰——道教。

老子學説是受當時的特殊的社會背景影響。老子時期各國徵地不斷,硝煙瀰漫在華夏大地之上,統治階級迫切的想要穩定社會秩序,保護自己的封地和子民不受硝煙的迫害。所以老子主張小國寡民的治國理念。讓人們可以遠離戰爭的的摧殘,順應規律調養身心。


 

老子智慧

世人常認為老子具有其他人沒有智慧,是因為他擁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這雙眼睛看過了世間的醜態,洞悉了世間的世情。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需要勇氣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備的智慧。老子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淹沒,正是因為他的智慧在時間的打磨中越發亮眼。領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時代的人生思辨和處事智慧,讓人能保持心的寧靜和生命的禪意。

老子像

老子的智慧在於他遵循事物本來的發展軌道,不強求改變,只要我們遵循世間萬物,並且讓它們自然生長。以無為來實現有為。其實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引導事物的發展順着原來的軌道,自由發展,干預事物的發展,往往與事物的發展背道而馳。天地萬物都有自己存在。在發展的規律當中,只要是符合自然的,那便是最好的。

老子強調為人處世的精神應當是舒適的,不用過分苛刻自己,更無須苛刻他人。也別過分的重視事情的結果,凡事謀定後動。這種人生的智慧要求我們,學會努力讓自己和他人開心,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讓人更懂得生活的禪意和美好。

老子認為不強求改變,遵循自我,不是隨心所欲。人活着,要以一顆豁達的心,才能讓人活的更開心,所謂的痛苦也只是暫時的,懂得為人處世,懂得人生的意義。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間的縮影,懂得生命的智慧。

老子與百姓生活

世人談到老子,都想到他的道家思想,他的寡國小民,他的無為而治,然而老子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老子是如何想到研究宇宙來源,他和孔子是朋友還是師生,他的家庭又是怎樣的呢?他交朋友又是以怎樣的原則呢?

老子像

我們看到有人練太極,會經常説以柔制鋼;我們看到有人在下圍棋,會經常説知白守黑;我們看到有人在寫書法,也會説知白守黑。我們經常聽到人説要觀一隅而知全局,要有全局觀念。這就是老子的智慧,在生活中出出可見。我們的想法,我們的行為也時常實踐着老子的觀念。他教導人們不要只是追逐功名利祿,人的生活裏不是隻有競爭,人要學會進取,但不是貪得無厭。他更多的是教導我們要有一顆淡泊名利的心。人不能被生活所控制,也不能被失敗擊暈了頭腦。學會了灑脱的對待生活,要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要保持自己健康的人格和心態。

老子教導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不被生活所擾,也不會因困苦而丟失品格。儘量以一顆平淡的心去對待生命中的悲與喜。我們做不了聖人,但我們可以從聖人身上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

想知道更多關於老子的內容,就可以看看老子與百姓的生活,看看老子與我們有何不同。

承襲上千年文化,開啓下萬年的老子,用他智慧的眼睛告訴我們人世間的是是非非。

老子化胡為佛

老子化胡為佛,也就是人們所説的老子化胡。因為老子對道的研究,在道教的地位很是尊貴。

老子像

因為老子對道的極度傳揚,在一個人西出函谷關的路上,向西域人、天竺人傳播道家經典,這個教化的過程被後世稱為老子化胡。在老子尚未化胡的時候,他一直在皇宮中擔任皇家的圖書管理員。老子之所以如此博學,在一定程度上也源於他的好學。由於在朝堂的不得志,還有自己所在國家的日益沒落。老子毅然決然的請辭職務。老子剛開始沒有目的的西行,在一次邊界的時候,有一個官員希望得到他的墨寶,於是老子把他對道的理解寫了下來。這就是後世有名的道德經。老子在留下道德經後便銷聲匿跡了。

在往西的道路上,老子不斷在旅途中傳揚道家的學説,也在途中不斷探索道的深意。老子終其一生都在為道的弘揚而努力。當然老子留給後世,也不僅僅就是化胡為佛,他為道教的壯大,道教徒的擴充都在做着努力。人們提到老子化胡為佛的經典時,也必然感嘆一代聖賢偉岸的身軀。即使他已不復存在,他的精神還是影響着眾多教徒。

然而後世的道教徒為了宣揚老子,神話了老子的西行。變成他在西行的過程中成為了佛陀,而且教化了印度人。其實,化胡為佛,不過是道教為了凌駕在佛教上,所編造的神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