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之死
劉基是大明建立過程中的風雲人物,在明朝建立以後,劉基成為了國家重臣,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智慧代表,在死因上卻留給了我們無盡的猜測。關於劉基的死,目前有三種説法最為流行。
劉基雕像
第一種是被胡惟庸下藥毒死了,經過是當時劉基生病了,作為宰相的胡惟庸前去探病,給劉基帶去了藥,劉基吃下去後不但病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在三個月後不幸去世。胡惟庸之所以要害死劉基是因為在朱元璋問劉基丞相人選的時候劉基沒有為胡惟庸説好話。
第二種説法是朱元璋主謀害死的,説胡惟庸是丞相,但是還沒有膽量害死劉基,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朱元璋的指示。還有一個旁證就是劉基吃了胡惟庸的藥後病情加重,去見朱元璋向他説了這個情況,但是朱元璋的反應平平,沒有什麼表示,這不符合朱元璋一貫對待劉基的態度。
同時朱元璋當時正在着手處理功臣,像劉基這樣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如果被別人所用,會給大明朝打來無盡的災難,所以朱元璋必須要除掉劉基,種種原因表明,朱元璋主謀除掉劉基是很有動機的。
最後就是劉基病死説,這種説法認為劉基確實是病死的,並沒有人謀害。不管是那種説法都有自己的依據,正史中記載也不詳細,但是劉基的死確實讓人感到惋惜,這樣一位人才的去世不正常,人們產生聯想也是正常的。
劉基論相
劉基作為明朝的開國元勳,不但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且對於以相看人也極有講究。在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因為丞相李善長徇私枉法,所以朱元璋就像換掉李善長讓劉基來做自己的丞相。
劉基畫像
劉基就説:雖然李善長有一些小毛病,但是他能夠統領將軍們,調和眾大臣之間的矛盾,因此丞相還要由李善長來做。朱元璋就此作罷。
再後來李善長身死,朱元璋想讓楊憲來做丞相。但是經過劉基相面之後,告訴朱元璋,楊憲雖有將相之才,但是由於氣量狹小,所以也沒法成為丞相的第一人選。再之後經過對胡惟庸相面,勸誡朱元璋,胡惟庸也並非丞相人選。但是朱元璋卻沒有采納劉基的説法。後來,果然楊憲和胡惟庸都被劉基言中,獲罪下獄。
劉基論相,主要是根據在少時遊學時,在程朱理學故里——徽州,獲得的了一部《六甲天書》,從這部天書中學習的一些相面學來論相的。而傳説這部《六甲天書》中記載了秦漢間的論相大師許負的學説,再加上後來歷朝歷代相面大師們的不斷的豐富,因此才成書。
在元朝末年羣雄割據的年代,劉基之所以選擇朱元璋,就是因為通過相面看出朱元璋具有帝王之氣,因此劉基才會出山輔佐朱元璋。而在後來徐達攻下元大都時,劉基馬上辭官隱退。都是根據自己的論相做出的這一進退決斷,最後才避免了朱元璋大殺功臣而獨活劉基的情況。
春蠶劉基
劉基,字伯温。在古代,稱呼一個人的字表現出對那個人的尊敬,因此劉基在民間多被稱為劉伯温。劉基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非同常人的天賦,被人稱為神童。後來學習程朱理學,獲得巨大成功。
劉基塑像
成年之後劉基在元朝做了一個很小的官,雖然政績斐然,人民愛戴。但是因為政治黑暗,所以劉基只能辭官歸隱,以文會友。後來被我國的朱元璋大將軍請到了南京去作了軍師,才能夠大展宏圖,施展自己的才華。
劉基幫助朱元璋制定了廣積糧,緩稱王的計策。勸服朱元璋韜光養晦,所以在前期的元朝大軍討伐各路諸侯的過程中,朱元璋是損失最小的一個。在後來的各諸侯相互攻擊的戰鬥中,劉基説服朱元璋,先攻取陳友諒,因為張士誠為鹽販起家,只會努力的保存好自己的實際力量,而沒有謀奪天下的野心,陳友諒則不然,因此一定要先攻打陳友諒。並且在整個戰役當中,劉基謀劃了全部的戰術幫助朱元璋打敗陳友諒,殲滅張士誠,最終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是自己的子房,沒有劉基就沒有明朝。但是後來朱元璋大殺功臣,劉基感到自己就好像春蠶一樣最後落得可悲的下場。故此寫詩:可笑春蠶獨苦辛,為誰成繭卻焚身。不如無用蜘蛛網,網盡蜚蟲不畏人。
因為劉基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過程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最後落得很不好的下場。所以世人也稱劉基為春蠶劉基。
浣溪沙劉基
劉基是明朝初建時期朱元璋身邊的重要謀士,這點很多人都知道,實際上想劉基這樣的全才,還是一位軍事家和文學家,尤其是在文學上,劉基的造詣也是非常高的,他有很多詞作,從中我們能夠對劉基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
劉基畫像
浣溪沙是詞牌,劉基根據這個詞牌做過一些詞,其中有這樣一闋:布穀催耕最可憐,聲聲只在綠楊邊。夕陽江上雨余天。滿地蓬蒿無舊陌,幾家桑柘有新煙?戰場開盡是何年。這首詞是劉基諸多詞作中比較有名的。
劉基之所以做這樣的一首詞,是因為當時正值元末明初的戰亂年代,百姓們流離失所,他想對此表達出自己對於戰亂的不滿和譴責,同時熱切的希望老百姓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劉基心懷百姓的胸襟。
而另一首浣溪沙則表現除了劉基的另一種性情。語燕鳴鳩白晝長。黃蜂紫蝶草花香。滄江依舊繞斜陽。泛水浮萍隨處滿,舞風輕絮霎時狂。清和院宇麥秋涼。
這首詞雖然簡短,但是描寫的景色非常優美,在這首詞中描寫除了一個鳥語花香的場景,色調明快、清新自然,是一個非常美妙的場景。實際上這個劉基的性格是有很大關係的,因為劉基雖然是個謀士,但是他的性情耿直舒爽,是個非常豁達之人。
這兩首詞表現出了劉基的不同性格,也讓我們認識到了劉基這個人的內心,通過這些詞對六級整個人會有更為全面的瞭解。
劉基劉伯温
説到劉伯温這一個歷史人物,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在平常生活當中,我們在看講述明朝故事的電視劇中,就經常會看到這一個人物。劉伯温是我國明朝著名軍事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
劉伯温石像
跟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同打天下,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更是結束了元末明初戰亂,讓百姓擺脱水深火熱的生活的功臣。
劉伯温出生於浙江省青田縣,本名劉基,字伯温,正因為如此,也有很多人把他稱為“劉青田”。少年時代的劉伯温便在學習方面顯露出了極高的天分。劉伯温的年紀僅為九歲,便可以一目七行。十二歲的時候,劉伯温更是一舉成為了秀才,被同鄉父老稱讚為“神童”。
劉伯温十三歲時,進入了府學學習。在府學當中,有一門十分難的課程,叫做《春秋經》。很多的學生面對這一門課程都是十分的頭疼,不僅無法領會到其中的精神與意境,甚至是《春秋經》當中晦澀難懂的生詞,理解起來都是十分吃力。
但是劉伯温剛接觸《春秋經》便可以初步領會到其中的精神與意境,閲讀了兩三遍之後,更是誦讀入流。老師以為劉伯温以前有學習過《春秋經》,便抽查了其他的課程,發現劉伯温同樣展現出了極高的學習天分。
在十七歲時,跟隨了當時著名的程朱理學學者鄭復初學習。而鄭復初在回見劉伯温的父親是,幾乎是毫不掩飾的讚揚劉伯温,説劉伯温必將光耀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