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一語文文言文教學實踐

初一階段的學生,剛剛從小學生的身份轉變到中學生,對初中的一切生活和學習都充滿着好奇。但是與此同時,初一的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文言文的學習,對文言文的學習充滿畏懼的心情,不知道該如何學好文言文。針對這樣一個現狀,初一語文教師就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讓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在消除畏懼的心情的同時,愛上文言文。本文基於教學理論和筆者的實踐經驗,從激發學習興趣、建立學習自信,教授學習方法和拓展課外知識三個方面入手,簡要分析初一語文文言文教學實踐。

多樣化教學激發興趣,建立學習自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心智尚未發展成熟的初中一年級學生來説,對學習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學習的效率,甚至起決定性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對於文言文學習的興趣,以此來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信心,從而主動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學習中去。教師可以運用遊戲教學法、互動式教學、表演教學或者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新媒體豐富教學方式,將文言文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文言文。

例如,在教授《孫權勸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筆者在教授這一課的時候,就運用了表演法開展教學。在課堂上,我組織了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分角色表演。通過這次表演,學生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能夠對全文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同時體會到孫權善於發現人才的慧眼和呂蒙的知錯能改的精神,進而將這些精神品質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達到德育的目的。

此外,初一語文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先易後難地進行文言文的教學。這樣不至於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到文言文複雜難懂,挫傷自信心。教師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學生認為文言文深奧難懂的思維定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深入到文言文的學習中去。

系統性教授學習方法,巧登文言捷徑

初一的學生在剛剛接觸文言文之後,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指導,就找不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很容易放棄對文言文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系統性地向學生傳授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遊刃有餘地漫步在文言文的世界裏。

第一個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通過課前的預習,學生能夠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大意,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在課上通過教師的講解,自己的部分想法得到肯定。由此,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

第二個就是帶領學生多讀多寫。在文言文中,總有些複雜難懂的字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帶領學生多讀多寫。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內互查複雜字的書寫,或者採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增強學生朗誦的能力,力求學生在朗誦的基礎上進行背誦。

第三個就是把課堂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對文言文字句進行翻譯。教師要系統講授文言文翻譯的技巧,如翻譯六字箴言:對、增、刪、換、留、移。並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運用,通過運用,學生能夠紮實掌握翻譯技巧,增強翻譯能力。

例如,在進行《狼》的教學中,筆者就在教學過程中綜合教授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方法。課前,我給學生們留了預習的作業,要求概括故事大意。課上,在運用多媒體講解課文的時候,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在探究課文內容的時候進行讀寫練習。之後,讓學生展示小組討論的成果,並對複雜詞句進行翻譯。這樣一來,學生容易學到文言文學習方法,從而為文言文的學習開一個好頭。

開放性拓展課本知識,延伸知識長度

課本是教學進行的依據,但不是唯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唯書、不唯實。教師應該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對作者、作品主人公的事蹟進行拓展。這樣的一個拓展,利用了學生愛聽故事的心情,激發起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同時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豐富了學生的文學知識,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教授《木蘭詩》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其中的知識進行拓展。筆者在教授這一課文的時候,結合電視劇和動畫片激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從課本出發,對花木蘭的事蹟進行拓展,並講述那個時代的背景故事。通過這樣一個知識的拓展,學生在提起興趣的同時,瞭解到更多的名人軼事,增加了知識庫的儲備。同時,通過對課本知識的拓展,學生開闊了眼界,為語文寫作儲備了更多的素材,促進了學生文學能力的提升,影響學生性格形成和個性發展。

總而言之,在初一語文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初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在教學過程中系統地教授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同時對課本知識進行向外延伸。由此來幫助剛剛接觸文言文的初一學生進行文言文的學習,並在此基礎上提升其學習能力,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08 字。

轉載請註明: 淺談初一語文文言文教學實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