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的南昌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也標誌着人民軍隊的誕生。不過在當時,起義軍並沒有打出工農紅軍的旗號,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這是因為起義軍的主力幾乎都來自第二方面軍,第二方面軍的總指揮就是北伐名將張發奎。
張發奎又名逸斌,字向華,是客家人,1896年生於廣東始興縣清化鄉的矮嶺村。
他早年在縣立高等小學堂讀書,15歲那年,他與一同學出去游泳,不料同學溺水身亡,張發奎害怕受牽連連夜離家去了廣州。來到廣州後,先是在染坊當學徒,後參加了粵軍,1912年張發奎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在讀期間加入了同盟會。
1916年張發奎從武昌陸軍第二軍官預備學校畢業後,返回廣東重歸粵軍。張發奎個子不是很高,但矮小精悍,很快從基層官兵中脱穎而出,歷經反袁之役、兩次東征後,在北伐之前已升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旅旅長。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張發奎也正式任命為第12師師長,當時他與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鋒。
戰爭中,張發奎與葉挺率部迅速攻佔湖南,連克醴陵、平江,趁着勝捷之勢又接連取得北伐中最艱難的兩次戰鬥,那就是汀泗橋、賀勝橋戰鬥。兩戰勝利後,直通武昌之路再無險阻。
在迅速攻克武昌後,張發奎又率軍趕赴江西,先是在馬回嶺一舉殲滅謝鴻勳的部隊,然後與第七軍會師後,相繼攻克九江和南昌,連創勝捷的張發奎此時成為北伐軍中最耀眼的一顆將星,不但威震全軍,連敵人也知道了他的威名。
班師武漢後,張發奎升為第四軍軍長,不久榮獲武漢粵僑聯歡會贈與的“鐵軍”盾牌一塊,自此第四軍就有了“鐵軍”的稱號。
1927年初,張學良率東北軍與吳佩孚殘部進窺武漢,四月張發奎率軍開始第二次北伐,擊退張學良25萬大軍,逐鹿中原、威震中外。戰役結束後,張發奎升為第二方面軍總指揮。
南昌起義7月15日,汪精衞領導的武漢國民政府也發動反革命政變,當時汪、蔣兩人都進行“清-共”政策,不過由於第二方面軍的軍事骨幹大都是我黨黨員,為保存實力張發奎對反-共主張並不熱衷,反而歡迎其他部隊被驅逐的黨員進入第二方面軍任職。
鑑於張發奎的表現,我黨曾派出李立三、鄧中夏等人面見張發奎,勸説他能夠與我黨進行更深入的合作。此時汪精衞也使出渾身解數拉攏他,經過利弊權衡,張發奎最終決定跟隨了汪精衞。
南昌起義時,參加起義的第24師、25師大部、第10師以及新編第二十軍基本都來自張發奎的第二方面軍,當時他本打算率軍討伐,但經過葉帥的勸阻,放棄追擊。
在南昌起義隊伍中多年後走出六位開國元帥:劉帥、聶帥、陳老總、朱老總、賀老總和林帥。
沒參加起義的還有兩人成元帥:擔任第四軍參謀長的葉帥和在方面軍司令部當參謀的徐帥。
9月,張發奎率軍南下廣州,打算與崛起的新桂係爭地盤。
11月中旬,張發奎發動廣州政變,擁護汪精衞,驅逐桂系部隊。趁此時機,葉帥與張太雷在12月領導廣州起義,得知消息後,張發奎調集兵力鎮壓,廣州起義最終失敗,而張發奎與我黨的關係也徹底決裂。
因兩次起義都與張發奎的部隊有關,令他遭受輿論的強烈譴責,只好通電下野赴日留學。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後,張發奎由最初的擁蔣改為反蔣,在第二年中原大戰爆發後,他又聯合馮、閻等人一起反對蔣介石。
只是沒料到兩次都賭錯了,自己損兵折將,起家的第四軍也只剩下兩個團的兵力,心灰意冷的張發奎此後退出軍界,回到廣西擔任政府委員。
抗戰爆發後,41歲的張發奎去南京面見蔣介石,請纓抗日,他表示“如果這次不能對日作戰,我決定入山為僧,今後永不問世事”。
不久已有8年未領兵打仗的張發奎披甲上陣,出任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先後參加淞滬會戰、武漢保衞戰、崑崙關戰役、粵北戰役、桂柳會戰等。
日本投降後,張發奎出任廣州地區的受降官,此時讓他終於感受到作為一位中國軍人的驕傲和自豪。
抗戰勝利後,張發奎擔任廣州行營主任,沒有參加內戰。1949年3月蔣介石下野後,張發奎成為南京政府陸軍總司令,不久渡江戰役打響,解放軍渡江南下,兵鋒劍指,國軍大勢已去。對國民政府不再抱希望的張發奎在7月辭去職務,帶領全家遷至香港。
晚年的張發奎曾表示:如果當年跟隨毛主席,也能與朱老總相提並論;如果追隨蔣介石,地位應在何應欽之上。但自己錯誤的跟隨了汪精衞,導致半生鬱郁不得志。
1980年3月10日,張發奎病逝於香港,消息傳來,他曾經的部下葉帥向他的家人發電致哀,而此時台灣同鄉會也為其舉行了追悼會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