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緬戰爭時前三次清軍皆因盲目樂觀而落敗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經典

清緬戰爭一共有四次。第一次爆發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
緬甸的貢榜王朝,正處於王朝上升期,綜合國力雖然不如清朝,但緬兵的武力不弱。單兵素質雖略輸於清朝精鋭,但絕對強於綠營兵。清朝剛剛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武力也在極盛水準。但清軍不同部隊的戰鬥力差異很大。雲南綠營兵可以用烏合之眾形容。
對於清朝,緬甸有一定了解。但對緬甸,清朝上下並不瞭解。乾隆皇帝一直認為,緬甸,西南蠻夷小邦爾。緬軍?小邦之烏合之眾爾。對付小小緬甸,還需要調精兵上陣?用不着!只需遣雲南綠營就夠了。只要天朝大軍一到,緬甸自然繳械投降,輕鬆解決問題。
總之,乾隆皇帝極為自負,他是在一種搞不清楚狀況的情況下,發動了第一次清緬戰爭。至於戰果,清軍是有多大臉,現多大眼。

丟失國土,這是死罪。劉藻為了掩蓋先前的謊言,只得急派七千人圍剿。結果兵力佔優的清軍,居然被緬兵反包圍。無奈之下,劉藻只好又增兵。緬兵看清軍數量實在太多,便戰略性後撤。清軍弄不清楚情況,以為緬軍大潰敗,就開始追殺。然後,就中了緬軍埋伏,死傷慘重不説,還折了好幾員將領。
這第二戰,清軍有明顯傷亡。劉藻的謊言自然是兜不住了,他只好跟乾隆皇帝坦白,承認自己敗了。乾隆皇帝一聽就勃然大怒,將劉藻降為湖北巡撫。而劉藻受不了打擊,自刎身亡。
通觀第一次清緬戰爭,可以發現,清朝敗於自負。連對手的底細都搞不清楚,就敢派一幫地方團練水平的兵去打人家的特種兵。比對手多十幾倍兵力,還能被反包圍。這要是不敗,都沒天理了。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高宗改派陝甘總督楊應琚任職雲貴總督,負責對緬工作。
楊應琚上任後,趁緬甸主力攻打泰國,主動收縮之際,出兵攻入緬甸。經過數月,將緬屬整欠和孟艮兩個土司領地佔領。雲貴方面的官員一看,戰果挺大,便紛紛建議楊應琚上書清高宗,對緬重新開戰。
看到楊應琚的上書,清高宗本不想搭理,因為當時大小金川土司又造反了,搞得清高宗很頭疼。但清高宗又不想打擊楊應琚的求戰熱情,便只好原則性的同意楊應琚出兵,命楊在少花錢和少用兵的基礎上,把事情辦妥。
楊應琚收到旨意後,調集一萬綠營兵,對外號稱“發兵50萬,大炮千樽”對緬開戰。第二次清緬戰爭爆發。
這一戰可以視為第一次戰爭的翻版。
起初,清軍進展比較順利,先後招降緬北的蠻暮土司和木邦土司。但不久後,緬甸從泰國調三萬兵回援,戰況瞬間就急轉直下了。
因為緬軍根本就不按清軍的套路打,清軍的主力在蠻暮土司和木邦土司轄區,等着緬軍來決戰。而緬軍則集中於西線,沿獨龍江北上,直插騰衝,抄了清軍的後方。在清軍主力方向則只留六千兵力。對此,楊總督毫不知情。等他知道時,緬軍已經拿下了騰衝。並且最要命的是。即便是清軍主力方向,清軍也吃了大虧。四千清軍與緬兵對壘,緬兵的英制燧發槍,無論是射速、火力、對環境的適應等方面,都遠勝清兵的裝備。
清緬兩軍交戰四日,雖然互有死傷。但明顯清兵傷亡較大,首先感覺挺不住了。
這個時候,包抄的緬軍開始南下,楊總督此時得知,急忙派人去堵。但堵不住,清軍又是以一場大潰敗而告終。

開戰後,清軍後路又被緬軍抄了,清軍狼狽撤回雲南,而緬軍四千餘人則突破邊境,攻入雲南腹地。眼見又要丟失國土,楊總督慌了,他一面下令清軍守住,不準後退。一面學他的前任劉藻那樣,跟乾隆撒謊,説自己幾戰幾捷,已經殺死緬軍上萬人。結果,命令剛剛下達沒多久,清軍再敗。楊總督無奈,只得與緬軍談判議和。
根據談判結果,緬軍撤出雲南,清軍也放棄已戰略的緬甸土司領地。但是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又出了岔子。
清軍急於收復失地,便跟在緬軍後面走。緬軍以為清軍撕毀協議,便後隊改前隊,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楊總督搞不清戰況,以為是緬軍背約,於是他就調集大軍反撲。結果,清軍又一次被緬軍反殺。各有一名遊擊、都司、守備陣亡。
另一方面,清高宗收到楊應琚捷報後,感覺怎麼看都不對勁。緬軍合計才多少人啊?按楊應琚的説法,緬軍應該全軍覆沒了才對。怎麼現在前線還在打呢?
於是,清高宗便暗中派遣侍衞福靈安到前線摸底調查,將真實情況報告回來後。事後,清高宗得知真實情況,肺都要氣炸了。他一怒之下,直接把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了。
賜死了楊總督後,此時的清高宗才終於意識到了雲南地方綠營兵打不過緬軍。他需要調派中央精鋭參戰才行。
雲南綠營兵共四萬人,能用之兵大約只有二萬餘。清緬第二次戰事,楊應琚實際調動約兩萬人。戰爭中,清軍死、傷、病不下萬人,其中戰死1899,病故3708人。也就是説,雲南綠營兵此時只有一萬人可用。
於是,清高宗在調派軍機大臣明瑞出任雲貴總督的同時,給他調了三千八旗兵,八千四川綠營兵八千,一萬貴州綠營兵。
為了壓制緬軍的火力優勢,清高宗還給前線調去了很多大口徑的火炮。
應該説,此時的乾清高宗已經清醒了。

明瑞是戰將出身,平定準噶爾時,他立過不少功勞。清高宗很信任他。因而,剛剛有一點清醒了的清高宗被明瑞一通狂熱煽動,又變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甚至還憂慮,我大清如果滅了緬甸,該如何統治當地啊?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月,明瑞在給每兵準備兩個月的糧食,又徵調到了八萬匹馬、驢、牛為作戰及後勤用後,帶着25000人,殺入緬甸腹地。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緬甸首都曼德勒。他的想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一戰滅了緬甸貢榜王朝。
這三次戰爭,第一次,盲目樂觀,結果輸了。第二次,又盲目樂觀,結果又輸了。第三次,還是盲目樂觀。結果自然還是輸。
清軍在一路勢如破竹,攻到離曼德勒只有七十里處時,糧草吃盡、人乏馬疲。實在打不到曼德勒了。而此時,緬軍派出小股部隊,又又又一次把清軍的後路抄了。將清軍的後勤、軍情線路全部切斷。明瑞一看,不妙,趕緊撤。然後,緬軍發動反擊。最後,包括統帥統帥明瑞、總兵胡大猷等人在內,清軍共有幾千人戰死。只是由於緬軍不善於打殲滅戰,大部分清軍才逃回雲南。
清高宗事後聞訊,震怒,憤恨無比。殺了一些人後,他終於認識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對的,自己怎麼能犯這麼愚蠢的錯誤。
因而,他開始正視緬甸這個對手,決心與緬甸認認真真的打一場。
幾個月後,清高宗任命小舅子傅恆為經略,心腹阿里袞、心腹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負責對緬作戰。可以説,清高宗這次是把老本都掏了,就為打贏緬甸。
傅恆領命後,認認真真,做了一份非常詳細的計劃。
首先,他調集了兩千精鋭索倫兵,一千精鋭錫伯兵。為了保證士兵素質,這三千滿洲兵是盛京將軍親自挑選的悍將。
除了這些精鋭的特殊部隊外,高宗還特批給傅恆一千吉林兵,四千駐防八旗兵,九千貴州綠營兵九千人,四千四川綠營兵。以及一千蒙古厄魯特騎兵。之所以調這支騎兵,是因為高宗認為,當年元朝滅了緬甸的蒲甘王朝,所以這次專門調蒙古騎兵隨軍,有討好彩頭的意味。
其二,為了保證對緬甸的多點打擊,傅恆申請水軍參戰,高宗准奏,調兩千福建精鋭水師遠赴雲南,並在獨龍江造船訓練,用於對付緬甸的水上防禦工事。
其三,傅恆認為前線的火力配屬不合理,為了能讓大炮發揮威力,他又打申請,調一批工匠到前線,按實際需求造炮。比如造一些小口徑劈山炮(小長管炮),九節炮(一種可以拆卸組裝的輕炮),子母炮(大號的火繩槍),沖天炮(適合拋射的臼炮),以保證清軍火力隨時都能壓制緬軍。高宗認為要求合理,便也批准了。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傅恆正式出征。大軍臨行之時,高宗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傅恆,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期望。
八月,清軍跨過深入緬甸境內。最後一次清緬戰爭開打。
這一戰,緬軍是全方位吃虧的。陸戰,打不過清軍。緬軍雖然有燧發槍?但清軍有多種口徑火炮,大炮一響,直接壓制燧發槍。打水戰,緬軍也是打不過清軍水師。
並且,清軍這一次的戰略思路也很穩健。在傅恆看來,清軍一連多次被緬軍抄後路,這種低級失誤不能再犯。他背靠雲南,穩紮穩打,不給緬軍任何偷雞的機會。
緬軍在戰場上打不過,又沒法偷雞,只能是堅壁清野,利用主場優勢與清軍打防禦戰。
然而,清軍雖然糾正了自大的問題,卻無法克服緬甸的瘟疫。清軍此次出征三萬人,真正戰死的才幾千,而染病的卻高達兩萬人。
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等,竟然先後於前線病死,就連統帥傅恆本人也染病卧牀,被送回了京城。(傅恆最終也因此,病情惡化,病死京城)
傅恆回京後,接替他指揮的副統帥阿桂認為再打下去的意義不大了。於是他便在沒有取得高宗同意的情況下,自己做主,與緬軍主帥議和停戰。(緬軍的主帥也沒有徵得緬王的同意)
最後,阿桂與緬軍主帥議和成功。長達四年之久,花費清朝九百多萬兩白銀的清緬戰爭也至此結束。
總體來看,清軍在清緬戰爭多次被緬甸打得落花流水,並不是因為緬軍裝備了所謂的先進燧發槍。清軍火槍雖然不如緬軍,但火力是優於緬軍的。因此,儘管緬軍的燧發槍讓清軍吃了一些苦頭,可在清軍看來,這並沒什麼了不起的。
燧發槍早在明朝時,明軍就小規模裝備了。
清朝在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時,也接觸了俄製燧發槍。最後,還不是被清軍用大炮給打敗了。
總之,在當年清朝統治者看來。沒什麼是不能用火炮解決的。如果不能,那就增加火炮的數量。而清朝的這種唯火炮數量論,每次碰到問題只想着靠數量取勝,而非更新技術,造出更先進的火器。這也就使得清軍很快就全面落後於西方了。
早在雅克薩之戰時,清軍的裝備就落後了。到了平定準噶爾和四次清緬戰爭時,那就落後得更多了。至於鴉片戰爭時代,清軍與英軍早已經不在同一個維度,自然是被英國打得大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