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好習慣,不光家長累,孩子學習也吃力,幫助娃養成好習慣有方法

那天去接在小學的二寶放學。聽到在校門口等待孩放學的兩個媽媽在聊天。

“氣壞了,我家兒子昨晚做作業又做到10點半,才上二年級,下午4:05分就放學了。沒幾個作業,天天得要我提醒做作業,要不就玩忘了,昨晚我出去了一下,作業又拖到10點半才完成。我可是一天都不能鬆懈呀!”一位紅衣服媽媽説。

另外一位白衣服媽媽説:“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才行。這個學期開始,我女兒放學後就寫作業,基本上不用我操心了!”

當孩子在學習上沒有養成好習慣的時候,不光媽媽累,孩子學習上也吃力。

沒好習慣,不光家長累,孩子學習也吃力,幫助娃養成好習慣有方法

習慣是一個自動化的動作和穩定的行為方式,當孩子養成某種良好的習慣後,這種習慣猶如物理學上的慣性力量,對行為會起到一種動力的作用。

此時的孩子習慣成自然了,不需要甚至反感別人的監督、提醒、安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管着自己。

這樣的孩子,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覺性、堅持性、主動性的。

從長遠發展來看,一個能控制自己的人,不會被外控或他控,自然會有大好前程。

相反,養成了不良習慣的孩子,改正起來不容易,因為已經成了人格特質,滲透到行為方式中去了!

沒好習慣,不光家長累,孩子學習也吃力,幫助娃養成好習慣有方法

我們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過程中,自然就抵制了不良習慣的形成。

相反,如果我們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不良習慣也就形成了。其中,不養成好習慣的習慣是最壞的習慣。早一天養成好習慣,就會早一天不被不良習慣干擾。

小學階段,是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期。為什麼這麼説呢?

孩子進入小學後,就開始了學習生活。學習行為對剛走入校門的孩子來講就如同寶寶出生後的吃飯、穿衣、睡覺一樣,都是從0開始,2次、3次、4次……多次的累積後就成了一個模式,好的、積極的、有利於學習的模式來自一次又一次好的行為的重複和強化!

就拿孩子做作業這事來説,如果孩子第一天放學後是先寫作業再玩的,第二天、第三天依然這樣,第四天或許被什麼事情吸引了,如果我們提醒孩子説:“做完作業再玩吧。”相信孩子會聽你的,先做了作業。

沒好習慣,不光家長累,孩子學習也吃力,幫助娃養成好習慣有方法

如此下去,堅持21天就成了習慣性動作,90天后就形成了穩定的習慣,這時,如果你讓他先做別的然後再寫作業,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孩子一定不同意。為什麼呢?

因為養成一個好習慣後,這樣的行為就自動化了,認知結構中也就有了這樣的認識。

習慣養成過程三要點:重複、強化、懲罰

孩子養成一個習慣,一般都要經歷三個階段,某一個行為從被動、主動到自動化,從心理層面來分析需要經過接受、認同、內化的過程。

我們必須有一個認識: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立“需要養成好習慣”的認識

如果孩子有特別崇拜的人或者偶像,可以利用偶像的力量,讓孩子認識到習慣的重要意義。

比如我家二寶,很小就很喜歡學霸小表哥小俊,她上小學一年級。我就告訴孩子,小俊哥每天放學回來都是先做作業,再做其他事情的。

小俊哥小俊哥因為作業早完成,所以晚上也能早早上牀睡覺,因為早睡早起。腦袋發育好。第二天上課精神集中。所以學習成績好。剛上小學的二寶聽了學霸小俊哥原來是這樣做的。二寶也説要學小俊哥這樣做,她也要成為一個學霸,現在二寶也養成了放學回家先做作業再玩的習慣。

沒好習慣,不光家長累,孩子學習也吃力,幫助娃養成好習慣有方法

第二階段:確立好習慣內容的過程

要建立一個習慣,就要明確行為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這個好習慣內容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怎麼做。

我們可以問問孩子,你是放學後休息10分鐘就寫作業,還是玩1個小時後再寫作業呢?孩子選擇後,告訴他,如果沒有特別情況,以後每天都在這個時間段寫作業。

這樣,在孩子的心中就有了一個每天都要在某個時間開始寫作業的認識。

第三階段:真正行動起來,形成習慣

要養成什麼好習慣,就要行動起來。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拉施裏的動物記憶試驗研究,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一種行為重複21天就會變為習慣動作,而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學習習慣。前三天最為關鍵。

父母最好關注90天,21天前密切關注,甚至要督促,以後默默觀察,偶爾督促就好。

這個過程最關鍵,不同孩子的個性特點不一樣,聽從父母安排的程度不同,自我控制能力強的孩子,可能不需要父母太費心,就能按着父母的要求去做,形成好習慣。

上面我們提到小學階段,是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期。習慣最好是越早培養越好。今天我們先談談如何幫助1-2年級培養良好的學習好習慣?

沒好習慣,不光家長累,孩子學習也吃力,幫助娃養成好習慣有方法

1、培養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認真完成作業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足以讓孩子終身受益。

一個不認真完成作業的孩子必然做事馬虎,也不能形成謹慎的學習態度。

因此我們應該指導孩子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像我家二寶上一年級,她們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最下午4點多就放學了。

我們最好引導孩子每天一回家就做作業,做完作業再玩的習慣

我們也要告訴孩子:寫作業時應該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在未完成作業時邀請同學或者朋友來家裏玩;

寫作業時應該認真進行思考,對於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能矇混過關,要及時向父母請教;寫作業時態度要端正,書寫要工整。

2、教育孩子養成專心致志的好習慣

沒好習慣,不光家長累,孩子學習也吃力,幫助娃養成好習慣有方法

孩子剛上小學,自學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我們要嚴格要求並經常提醒孩子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做小動作,更不要説話影響別人聽課。

回到家時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讓孩子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作業做完後,能把學習用品、書包整理好。

一、二年級的孩子,建議家長陪伴孩子身邊。輔導一下孩子的作業。因為大部分孩子自覺性不夠。而且識字量不足。對於家庭作業是難於自己獨立完成的。很多孩子都需要我們家長讀題,幫助他們理解題意。

3、指導孩子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合理安排時間既反映出一個人的學習和生活態度,也可以使得孩子贏得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它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剛上小學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他們每天並沒有做什麼事情,不知道時間花在哪裏了。

對於那些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我們可以在與他們協商後製訂一份科學合理的時間安排表,並且設置定的獎懲措施,促使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培養他們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寫到最後,對於很多孩子來説,學習習慣不但決定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還決定了他們一生的成長和發展,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着重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會令他們受益終身。希望你家孩子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43 字。

轉載請註明: 沒好習慣,不光家長累,孩子學習也吃力,幫助娃養成好習慣有方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