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各行各業有趣的專屬吆喝!古代各行各業有趣的專屬吆喝!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經典

我們經常會在電影電視劇中看到,那些古代走江湖賣藝的,為了聚人,一般都會敲鑼打鼓,再來一段開場白,然後再進行表演,用行話叫做捻場子,比如説:
“各位父老鄉親兄弟姐妹,今日在下初到貴寶地,因身已無盤纏,故在此賣藝,望各位有錢的捧錢場,沒錢的捧人場啦!先謝過大家了!”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腳踏貴地眼望生人,城牆高萬丈全靠朋友幫。”
“把勢把勢,全憑架勢,沒有架勢,不算把勢;光説不練,那是假把勢;光練不説,那是傻把勢”
俗話説,幹一行吆喝一行,以前,農村的各種生活用品幾乎全靠小商小販走街串巷的進行販賣,那個年代沒有喇叭錄音機,也沒有別的宣傳方式,小販們也只能靠吆喝引起人的注意,從而買賣雙方才可以達成交易。
貨郎:貨郎一般挑着貨擔,販賣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品,針頭線腦、頭飾髮卡、煙袋鍋兒、洋胰子(香皂)、洋肚手巾(毛巾)等。貨郎一般都是搖鼓叫賣。其構成是一個小撥浪鼓再系一個小銅錘兒,下邊安一個木把兒,前邊則平行安一個大小相當的銅鑼,也系兩個硬紙小錘兒,鑼鼓一體。一搖木把鑼鼓齊鳴。貨郎搖鼓還有名堂,進村搖的鼓點是“出動,出動,出出動。”喚人們出來購貨。人出來多了,貨郎就高興地搖“嘿得隆咚!嘿得隆咚!”婦女們對這種聲音耳熟能詳,也很喜歡,大姑娘小媳婦一聽到就會放下手中的活計走出門來,看看是否有自己所喜歡的東西。
剃頭匠:以前的剃頭匠幾乎全是挑擔而行,而且其擔子很具特色:一端是一個桶形的東西,上邊嵌一個銅盆,盆下放置一個炭火爐,盆裏始終盛着水;另一端是一個近似梯形的木凳,凳下裝幾個小抽屜,可放置必要的工具。因為他們所用的擔子(挑子)的一端總是熱的,所以就出現了一個歇後語:“剃頭的挑子——一頭熱”。他們用的發音器也很特殊,自稱“喚頭”,也稱“鐵琴”。看上去很像一個大鐵鑷子,或音叉,長約一尺,兩頁中間留有空隙,另用一個小鐵棍從空隙中撐過就會發出一種特殊的響聲,這種東西是剃頭的專用工具。
賣肉的:有賣豬、牛、羊肉之分。他們只靠叫賣。舊時人們吃肉的觀念是“肉越肥越好”。所以不管賣什麼肉,叫賣時都要加上一個“肥”字,如“哪砍點肥豬肉去耶!”、“肥——牛肉嘞!”
打更的:也稱“更夫”。舊時較大的村子每夜都有“打更的”。一夜分五更,更夫要按時打梆子,梆子亦稱“柝”古有“重門去柝”之説。梆子是由硬質木(棗木)等製成。長約30公分,端面下寬上窄,其內部鏤空後,上沿留一條長縫,下部安一個木把,以木棍敲打中空的梆體就會發出“梆梆”的聲音。更夫的作用不僅僅是報時,還起到巡夜的作用。
賣油郎:人稱“賣油的”,大體分兩種,一種是綜合性賣油的,他們賣各種油,如豆油、花生油、酥油、黑油(棉籽油)等;另一種是專門賣香油(芝麻油)的。前者多敲梆子,後者則用一種專用的工具叫“當得”。它是用一個上部略窄、面積如菜刀的鐵板,上部兩角各鑽一個小孔,對應穿入一根繩作提手,另用一個約半尺長,手指般粗細的鐵棍作擊打器,在鐵板左右晃動中,以鐵棍頂端擊打就會發出“噹噹”的響聲。
農村走街串巷叫賣的太多了,即便在冬(淡)季,“窖酸梨”、“白梨凍兒”、“凍柿子”的叫賣聲,也讓人難以忘懷。其它如賣“卟噔噔”的、賣耍貨的、賣糖瓜的、吹糖人的……如此等等,不勝枚舉。隨着社會的變遷,生產和交通的發展,這些走街串巷者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販夫走卒,將販賣貨物用曲藝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來,現在的相聲中多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