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週刊 |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手機禁令”引熱議 手機如何拿得起放得下?

原標題:教育週刊 |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手機禁令”引熱議 手機如何拿得起放得下?

■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新學期開學一個月以來,我省中小學校落實“手機禁令”情況如何?如何讓學生科學理性對待併合理使用手機?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採訪。

教育週刊 |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手機禁令”引熱議 手機如何拿得起放得下?

海南中學學生將手機放入信封,由學校統一保管。通訊員 薛英子 攝

管控升級

有的學校禁止任何電子產品入校園

海南日報記者走訪發現,我省許多中小學學生和家長反映,從這個學期開始,明顯感覺學校對手機的管控升級了。

“以前學校不讓孩子帶智能手機入校。從這學期開始,老人手機、電話手錶、MP4等電子產品全部不允許帶進學校。”海南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家長馬先生説,過去放學接孩子時,他們都是通過電話手錶溝通。現在要想了解兒子的行蹤,有點不便。“但是,校園禁令是為了孩子好,我們作為家長十分支持。”

本學期開學後,海南華僑中學高中生都和學校簽署了《手機管理協議》。協議明確,禁止學生在教學區、宿舍區、食堂、運動場等場所使用智能手機,一經發現,要交由學校統一保管封存,高考後統一歸還。

“目前很多電話手錶都有一些娛樂功能,在上面打遊戲、看小説更傷害視力。攜帶電話手錶進入課堂,也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海南華僑中學高一年級班主任楊本科表示,學校也希望家長儘量不要讓孩子將電話手錶帶進學校。

在禁止手機入校園的同時,為解決學生的通訊需求,許多學校也出台了相應措施。在北京師範大學海口附屬學校,教師辦公室電話以及班主任手機面向學生開放;海口市第一中學將不能上網的老人手機作為班級“專用機”,放在教室和宿舍指定位置;海口市長流中學在校園、宿舍安裝了磁卡電話,以滿足學生正常通訊需求。

細化管理

部分學校限時使用或統一保管

據瞭解,我省部分學校的國際班和國際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方式也進行了嚴格限制,只允許學生在部分課程學習中限時使用手機。

海口哈羅學校不允許走讀生把手機帶入學校,寄宿生可以將手機帶到學校,但平時要交給宿舍樓裏的舍監保管。根據學校的寄宿規定,只允許寄宿生每天下午4點—5點這個時間段用手機與家長、朋友聯繫。如果有學生家長向學校提出,不希望孩子過多接觸手機,或學校發現學生有過度沉溺手機的情況,會進一步減少這些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

海南楓葉國際學校高中國際部與學生簽署了手機使用管理協議,明確規定學生把手機帶到學校後,要交給老師統一保管。“我們學校原則上不允許學生在校期間使用手機。但是,科學課等部分課程需要學生攝影記錄實驗過程,上課時需要使用手機,任課老師會提前與班主任溝通,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手機。同時,學校允許學生使用筆記本電腦進行輔助學習,但也只能在教室內使用,不允許學生將電腦帶回寢室。”該校招生負責人馬林説。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海口學校國際部學生把手機帶入學校後,要交給老師統一保管。“在教學需要的情況下,學生才允許在課堂上使用手機。上課前,學生才能從導老師處領到手機,下課後要馬上歸還。”該校招生負責人費小瑩説。

教育週刊 |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手機禁令”引熱議 手機如何拿得起放得下?

海口長流中學教師使用儀器檢測學生是否攜帶手機入校。學校供圖

合理引導

專家:充分挖掘手機管理藴含的教育價值

“疫情防控期間,隨着在線教育快速發展,手機成為學生、老師進行學習交流和教學管理的好工具。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由於部分學生自控能力有限,他們容易沉溺於手機遊戲和聊天中,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視力受損等問題。目前,很多手機軟件通過大數據算法,根據用户的喜好進行信息推送,容易讓人無節制地沉溺其中,非常浪費時間。”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副院長李洪山表示,基於以上原因,教育部提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的禁令,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科技時代不可能讓學生完全與手機、信息技術隔絕。如何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手機,培養他們的自控力,是家長和學校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李洪山建議,學校和家長應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手機,將其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例如進行語文、英語學科的朗誦、跟讀時,學生可以跟着手機軟件上專業老師錄製的音頻、視頻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學生手機管理應該疏堵結合。建議中小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學生在課外時間手機使用的訓練,引導他們合理使用手機。例如,要求學生每天只能在規定時間內使用手機,或者全班同學在統一的時間段,在微信羣裏對當天新聞發表感想,或分享各自的喜悦和煩惱。”李洪山認為,通過手機給學生保留信息分享、情感分享的窗口,比“一禁了之”的效果會更好。

信息化時代,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成為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重要渠道和工具,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解決好手機使用管理問題意義重大。有專家表示,要把手機使用管理當成對學生開展教育的契機,充分挖掘其中藴含的教育價值。要通過手機使用管理,培養學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規則意識,幫助他們提升信息素養,學會網絡禮儀。(計思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33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週刊 |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手機禁令”引熱議 手機如何拿得起放得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