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世界歷史進程,發生過不計其數的戰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鬥也有過不少,但如果説一支隊伍在面臨軍事力量差距的同時又面臨後勤匱乏、體力透支的情況,他的勝算又有多少呢?

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63軍用實際行動證明:就算戰爭將隊伍打到衣不蔽體、槍無子彈,也不能放棄抵抗,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不得不打的艱難戰鬥

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成為了美蘇爭霸的戰場之一,美蘇分別通過扶持韓國與朝鮮企圖瓜分朝鮮半島,致使韓朝矛盾不斷,伴隨着以美國為首的十七國聯軍入駐朝鮮半島,緊逼三八線,朝鮮戰爭正式打響。

彼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的創傷仍未癒合,國民經濟與工業建設更是處於低谷水平,軍事現代化水平的發展自然受到制約。反觀美國軍隊,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資本積累,美國的經濟、工業、軍事體系已經相當完善,甚至可以説位於世界頂尖地位。這場軍事對抗的結局似乎已經十分明瞭。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死之戰,鐵勇之軍

但隨着志願軍與美軍的不斷交鋒,不可一世的美軍被志願軍打回了三八線以南,雖然兩方都有所傷亡,但戰局似乎對志願軍更加有利。可這一趨勢卻在李奇微上任駐朝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後發生了微妙變化。

李奇微是一個心思縝密的將領,其通過幾次規模性戰鬥後,發現了中國志願軍進攻作戰的弱點。李奇微通過反覆研究兩軍的作戰數據,推演出了志願軍的作戰規律:志願軍的進攻最多隻能持續8天。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與此同時,通過戰俘提供的信息,每個志願軍戰士只攜帶五天的作戰後勤補給,如果省吃儉用最多可以維持一星期左右。這一信息對於志願軍來説十分致命,因為補給規律被美軍掌握之後,美軍便可相應地執行極具針對性的戰術,想盡辦法拖延戰線,亦或阻斷志願軍攻供給線!

果不其然,李奇微利用這種戰場信息差,制定了“磁性作戰計劃”。在第五次戰役之中,美軍在李奇微的指揮下先是誘敵深入,面對志願軍一次次的衝鋒,美軍憑藉自己的機械化優勢,以躲為主,一步步拉長了戰線。

這以退為主的戰術,無形之間消耗了志願軍的體力,因為美軍撤退大部分乘坐車載工具,而志願軍則大部分依靠腳力。按照美軍掌握的信息,志願軍攜帶的後勤補給已經快要到達極限。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李奇微認為反擊的時候到了:既然志願軍自身攜帶的補給已消耗殆盡,如果此時將供給源徹底摧毀,這將直接宣告志願軍失敗!事實的確如李奇微所料,美軍在計算好志願軍消耗後,乘機反擊,已經疲勞不堪的志願軍只得節節敗退。

在撤退過程之中,180師首當其衝,整個部隊不是被俘就是戰死沙場,幾乎等於全軍覆沒。這樣的頹敗之勢不僅僅限於美軍瘋狂的追殺,原來李奇微打算搶佔鐵原,因為從地理位置上看,鐵原位於三八線附近,地勢多以丘陵與高地為主,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所以鐵原是南北之間最後一道天然屏障,如果美國搶先到達鐵原,那麼也就意味着志願軍的向北撤退將很快被美軍攔截,不僅如此,鐵原因為鐵路縱橫,也同樣是志願軍的後勤補給中心,這就是李奇微搶奪鐵原的戰略目的。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他抽調了美騎1師、美25師、英28旅、英29旅在內的5萬多兵力,一路向北,殺向鐵原。現在擺在志願軍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停止撤退,正面迎敵,二是繼續選擇一路向北撤退。

但彼時中國志願軍方面的情況可以總結為:隊伍疲憊不堪、補給消耗殆盡、再次作戰能力差、撤退速度慢。如果停下反擊,帶來的結果只能是全軍覆沒。所以只能選擇撤退。

所以彭德懷當機立斷:必須有隊伍留在鐵原,阻擊美軍!彭德懷選中了距離鐵原最近的63軍,並且給軍長傅崇碧下達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死守鐵原半個月,

為整個志願軍提供撤退與重鑄防線的時間。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首先六十三軍自進入朝鮮戰場以來,一直作為參戰部隊歷經了五大戰役,此時的六十三軍同樣也面臨疲憊不堪、供給消耗殆盡的問題。

其次六十三軍全員只有兩萬四千人,要面對近五萬人的美軍部隊,無異於以卵擊石!軍令如山,更何況六十三軍的阻擊無論成敗,對美軍形成打擊是必然的,這也將會為撤退部隊贏得一點時間,可以説63軍撐得時間越長,志願軍重振旗鼓的時間便越充足。

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但是或許要以六十三軍全體將士的生命作為代價……可六十三軍沒有後退,緊急開拔至鐵原,因為戰情突然,六十三軍就連簡單的防禦工事都沒有搭建。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而沒有防禦工事,無異於全員暴露在敵人的火力攻擊之下,想要完成拖住美軍十五天的任務更加不可能。所以軍長傅崇碧命令主力師189師留在最前方,負責阻擊美軍,為其餘隊伍搭建防禦工事提供時間。

如果説63軍阻擊拖延的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這對於一個僅有一萬四千人的189師更是天方夜譚!這種差距在189師與美軍交手伊始便展露無遺。美軍為了準備這一次戰役,準備了超出平常五倍的彈藥儲存量

在美軍指揮官範弗裏特的指揮下,美軍發動了堪稱傾瀉式的彈藥轟炸,一位美軍士兵曾説:“在這種轟炸下,恐怕沒有對面早已沒有了活物。”但189師還是堅持了下來,並迅速找到了應對方法。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軍事差距實打實地擺在了189師面前,既然戰略目標是爭取時間,也不求擊退美軍,那麼就將隊伍分散,畢竟美國的陸空轟炸目標較為集中,分散不僅有效避免了集中火力,更會讓美軍一個個地去應對,要用更高頻次的戰鬥,最大程度的減緩美軍前進的腳步!”

這就是189師代理師長蔡長元反其道而行之的決定。他將所有作戰成員分散成兩百多個小型阻擊陣地,分佈在美軍的必經之路上,每當美軍進入阻擊範圍,那麼小型據點中的戰鬥人員便會繞至美軍後方,形成騷擾。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美軍要想順順利利地前進,必須花時間做出應對。而兩百多個小型據點,在無形之中拖住了美軍的步伐,這種作戰方式運用到任何一場其他戰鬥之中,都算不上良策,畢竟每一次的小型騷擾不求制勝,只為拖的更久。

但放在這樣一次關乎生死的時間搶奪戰之中,卻成為了保全撤退部隊最妙的方子。就這樣,二百個據點的戰士們硬生生地堅守了三天,在每一個據點被拔掉的同時不僅拖延了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美軍的力量。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歷史不會忘記,祖國更不會忘記

就這樣,六十三軍前赴後繼的在血與火中拼殺,旅長犧牲團長頂上,團長犧牲營長頂上……六十三軍堅守了十三天,為志願軍大部隊撤退爭取到了充足的時間,美軍也失去了進攻的力量,無奈撤兵。

據統計鐵原阻擊戰之中,志願軍擊殺美軍21654人,而63軍則死傷慘重,僅存不到萬人,有的連隊甚至全軍覆沒。彭德懷戰後第一時間趕往六十三軍駐地,傅崇碧身受重傷昏迷醒來之後,看見彭德懷吼出來的第一句話僅有三個字:"我要兵!"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彭德懷環顧六十三軍,看到正在休整的戰士們神情呆滯、疲憊不堪,擔架隊與醫務隊忙得不可開交,哀嚎聲不絕於耳。

有的戰士身上甚至只剩下了一條褲衩,手裏的槍中更是沒有一發子彈,不由地落淚:

“不!給你們補兩萬!你們打得好,打得好!你們吃了不少苦,我們犧牲了不少好同志,祖國人民忘不了你們,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

的確,這樣一支鐵勇之軍歷史不允許我們忘記他們!首先六十三軍的頑強抵抗大大改變了朝鮮戰爭的戰局。六十三軍的浴血十三天,為大部隊的撤退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同時攔住了美軍的戰甲機車的步伐,這讓志願軍保留了繼續作戰的資本。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美軍看到自己的戰術失敗,也開始釋放出求和信號,畢竟朝鮮戰爭被杜魯門總統定義為一場“有限戰爭”,所以在鐵原阻擊戰後的一個月朝鮮戰爭宣告結束。其次,鐵元阻擊戰的勝利保全了我國的領土安全。

美國發動朝鮮戰爭的目的本質上是對抗蘇聯,但朝鮮緊挨中國,如果成功佔領朝鮮,對於中國來説無異於唇亡而齒寒!如果就戰爭層面而言,鐵原阻擊戰改變了戰局,就國家層面而言,鐵原阻擊戰的勝利實際是保全了我國的領土安全。

所以這樣的歷史“軍功章”不允許人民、不允許歷史忘記這一支鐵血之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64 字。

轉載請註明: 鐵原阻擊戰:旅長犧牲團長頂,團長犧牲營長頂,63軍堅守13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