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這屆年輕人追求快樂,卻依然不太快樂。

他們自稱打工人、空心人、工具人,他們從青年變成斜槓青年,他們談戀愛的標準是對方不能影響自己加班,他們從“佛”走到“喪”,又從“喪”走到“糊弄”,他們一邊拒絕內卷,一邊加入內卷。

又是一年青年節,在這個全國人民連打6天工後終於集體解脱的小長假,讓我們放輕鬆,聊聊當代青年精神,和青年人的自救之道。

想要搞清楚青年羣體的精神內核,首先得搞清楚,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正過着怎樣的生活。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諮詢師徐凱文提出“空心病”一詞,呼籲人們關注一種“感受不到活着的動力、甚至找不到自己”的狀態。

徐凱文曾在演講中分享過一位前來諮詢的學生的感受:學生覺得自己生活彷彿在一個四分五裂的小島上,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要怎麼做,並時不時感覺到恐懼。

這不是一個人的困境。在這個人與信息都極度碎片化的時代,源源不斷的最新事物和每天都會遇到的新問題,要求人們不斷提升效率,打散自己。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這屆年輕人顯然需要面對和他們的父輩截然不同的時代命題了。

這些命題強調自我實現,也有真有假。想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更豐富的價值,首先需要找出時代與自我的“真命題”。

比如不久前興起的,起源於人與人之間低效和不信任交流的“糊弄學”。仔細想想,在和同事、朋友的溝通中,糊弄真的可以帶來無心理負擔的暢快的溝通體驗嗎?再比如“佛系”,即便嘴上喊着都行、都可以、看心情,這屆年輕人當真就個個與世無爭、無慾無求嗎?還有那些成功學講義,這些看起來省力的路,真的不會通向那個讓人後悔的選擇嗎?

我們當然不希望青年做出後悔的選擇——這可是承載着全部寄託的青年人啊,每個人都希望青年更好,更早擔起責任,但如果不能承認時代的困境,不能瞭解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切膚之痛,這種希望只能淪為一種單方面的喊話。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而對青年來説,想要抵消空虛,則必須用清醒的頭腦認識世界、克服自己,找到並盡力實現自我價值。

100年前,赫爾曼·黑塞就在《德米安》裏寫過,對於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迴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

只是按照別人預期考學、工作、升職、結婚、買房的人容易空虛,而一個空的軀殼,往往難以承受大的風雨,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任何脱離這條軌道的選擇,都可能製造強烈的碰撞和痛苦。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一件殘酷卻常常被忽略的事情是:一切想象都是人對頭腦裏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選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也因此,從根源上,人無法成為自己從未見過的人。

在這種意義上,很明顯,最近幾年出現的博主、Vlogger、知識問答答主,他們能夠為青年生活提供的幫助,遠不止於消費的層次——有時你不知道事情還可以這樣看,人還能夠這樣活,這些大方的分享者則為你展示了“另一種生活”,正是這些更新的對於生活的美好想象,讓你產生“抄答案”的慾望,指引着你的前進和上升。

而在各類博主中,知識型博主又顯得格外不同。

今年五四,小紅書就和7個知識博主一起,發佈新青年宣言《走着瞧》,為年輕人的“迷茫”發聲:他們尊重知識,他們相信,尋找答案有時需要與別人理智地討論,但過去的“知識”,解決不了現在疑問:一定要選熱門專業嗎?興趣要為工作讓步嗎?去大城市就業還是留在老家?所以在知道前行方向是星辰大海時,他們也更想知道,如何停好自己這艘小船。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他們明白,時代的泛濫常常對應着個人的匱乏,綜藝、遊戲、吃播、磕cp……不過是短暫的止痛劑,並不能幫人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所以,世界越複雜越喧囂,青年的內心才越孤獨越迷茫,他們懂得,痛苦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他們知曉,讓你你痛苦的事,也是曾經自己成長經歷裏走過的路、摔過的跤、吃過的虧。所以他們決定分享自己。視頻中HR小宏哥和PR暮色裏是人大畢業和央企背景的兩口子。自身經歷告訴他們,在30歲轉換職場跑道會面臨很大的問題和挑戰,也是許多同齡人和後輩必將面對的棘手難題,兩人將各自經驗歸納總結後,分享給了更多人。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網絡安全從業者腹黑,高中就開始參加網絡安全競賽CTF(Capture The Flag,中文一般譯作奪旗賽,在網絡安全領域中指的是網絡安全技術人員之間進行技術競技的一種比賽形式),曾有過從黑客到反黑客的身份轉變,目前,他在小紅書宣傳反網絡詐騙,幫助提升網友的網上衝浪安全意識。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和他們一樣的人,小紅書上還有很多。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他們在小紅書討論內卷、英語口語、30歲轉換職場跑道的問題。作為一羣非標準(職業、經歷等)知識博主,他們在小紅書分享着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專業知識。這些分享既承襲着過去的知識,也傳遞着更加豐富、多元、新鮮的消息。這些博主的知識和真實生活,展示了一種常規教育路徑之外的視野。由此引發的引發真實、大規模的討論,則幫助了更多人。一個讓人温暖的事情是,雖然在決定講述自己時,每個知識博主有其各自不同的初心,但大家都默契地共同感覺到,從自己的個人經歷中總結的經驗,是其他地方很難接觸的、感覺到"我"的分享或許會幫到更多的人。他們也真的幫助了別人。當你想去的方向,和身邊人期待的標準答案不一樣時,他們的答案有時給你勇氣。或者,有時,即便提供不了直接的回答,陪伴亦能產生足夠的能量。他們用自己的視頻,拍了拍受困於內卷、糊弄社交、北京流調中的你的頭,告訴你,人如何擁有穿過風暴、爬出低谷、向前一步的勇氣。他們提供了榜樣的力量。人常常處於變化之中而不自知。千年之前,蘇軾就在孤舟上感慨,“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在這個被濾鏡、表情包、抖音、網課重新定義這個世界,知識早不只存在於課堂和書本,前人的規訓也不一定依然適用於當下的環境,許多問題,就需要今天的年輕人自己實踐,自己解出答案。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不要再為那個還沒出現的標準答案而無限糾結了,像詹姆斯在《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裏講的那樣,去生活,去犯錯,去跌倒,去勝利,去用生命再創生命吧。這個時代,出發和抵達同樣重要。去發去,去尋找,與自我、自然、智識、他人的聯結,感受比我們自身龐大數倍的存在,畢竟,有些問題,並不急着回答,走着瞧吧!

來源:北京青年週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01 字。

轉載請註明: 大過節的,我想給在小紅書學習的年輕人洗個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