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華北大不再招收復讀生是不是一件好事

今年江蘇的高考文科第一名,因為選修科目有B+,無法報考清華北大等名校,此事引發熱議,很多人替她惋惜,希望清北能破格錄取。但顯然不可能,因為規則擺在那,破格就是踐踏規則,應該不被允許。但如果該考生復讀,再考清華北大,應該是允許的。因為清華北大沒有不接受復讀生的規定。

如果清華北大不再招收復讀生是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清華北大不拒絕復讀考生,所以,這些年來,從清華北大等名校退學然後復讀再考這些名校的情況不少見。比如,曾廣為人知的四川考生張非,4次參加高考,2次被清華大學錄取,1次被北京大學錄取,1次被複旦大學錄取,因此被媒體稱為“四川考霸”;湖南考生杜同學,是從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退學的復讀生,今年高考裸分698分,還有20分加分,考上清華北大應該沒什麼問題;去年湖北理科第一名的常同學,也是大三時從北大退學後考上清華大學的;還有2017年考上清華大學的湖北鄖西的柯同學,他曾於2014年考入清華大學,在清華學習兩年後選擇退學復讀再考的。

如果清華北大不再招收復讀生是不是一件好事

清華北大是國內頂級名校,為何考上了不珍惜,還要退學復讀再考呢?難道對中國考生而言,國內還有比清華北大更好的去處嗎?説起來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被學校無情退學;有的宣稱是不喜歡所學的專業。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呢?

如果清華北大不再招收復讀生是不是一件好事

近日,有網友爆料,廣東一中學為吸引“高分復讀生”,推出了重獎措施,如果復讀生“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獎勵人民幣108萬元”。一些學校包括復讀培訓機構,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實行重獎,是不爭的事實。比如2017年河北衡水中學平湖學校宣佈,對該校考取清華、北大學生每人獎勵50萬。筆者在福建泰寧一中的官網看到,對考取清華北大的學生,縣政府獎勵每個考生10萬元。可以説,很多地方考生如果能考上清華北大,絕對是名利雙收,且獲利不菲。

如果清華北大不再招收復讀生是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當前一些已經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選擇退學重考?為什麼很多高考超過600分的考生選擇復讀?一方面可能與本人的志向抱負有關,“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飲”,不考上心儀的學校,沒錄到自己喜歡的專業,絕不將就;另一方面,一些教育培訓機構不遺餘力地把高考推向商業化、營利化,這些機構製造的重獎誘惑,對高分考生復讀或者已考入名校的學生退學復讀,有沒有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相信大家對此是心中有數的。

現在社會確實在製造一種畸形的高分崇拜和名校崇拜。對所謂“狀元”的過度關注和追捧,對高考成績的極端追求,對清華北大等部分名校的畸形投入與崇拜,都是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儘管當前教育部門規定不得炒作所謂“狀元”,各學校不得炒作高考成績,但是一些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還是在花式炫耀高考戰績,炫耀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人數,還是在打“擦邊球”炒作高分考生。比如,廣東省教育部門為了防止炒作高分考生,從2012年開始使用屏蔽技術,對高考成績全省前若干名的考生,其成績會被查分系統技術屏蔽。不過,事情很快演變成炒作“高分屏蔽生”,姓名、學校、生源地甚至學習生活細節等還是被曝光。

如果清華北大不再招收復讀生是不是一件好事

不適當的高分考生炒作,畸形的名校崇拜,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讓一些考生及家長變得浮躁焦慮,同時,也讓高考背離常態,背離人才選拔的航向,變成一些機構、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名利場。當然,孩子有追逐夢想的權利,若考得不理想,選擇復讀也無可厚非。但若復讀是為了追逐名利,顯然在浪費教育資源,不值得提倡。

有人説,規則允許,復讀生憑本事賺錢,有什麼不可以?當然沒什麼不可以。但還是不宜引導孩子將復讀當成“生意”。因為高考是對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其中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具有稀缺性,容不得有人擠佔和浪費。

給高分復讀或考入名校後再退學復讀現象降火,同時也為引導孩子以平常心對待高考,需要讓高考迴歸常態,迴歸起點公平。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高校招生規則。比如,中國一流的藝術院校不接收復讀生,那清華北大是不是也可以做這樣的規定?

若清華北大等名校不接受復讀生,高考超600分考生可能就不會再選擇復讀,而是會以良好的心態去填報志願了;若清華北大等名校不接受復讀生,這些學校的學生退學再重考這些學校的情況就不復存在了;若清華北大等名校不接受復讀生,那些復讀培訓機構,再炒作清華北大就失去了意義;當清華北大等名校不接受復讀生,在高中出類拔萃的學生,就不再被清華北大等名校壟斷,可能會因高考發揮不佳而流入其他一些學校,這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5 字。

轉載請註明: 如果清華北大不再招收復讀生是不是一件好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