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閲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説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楊羅耿兵團,就是華北軍區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羅瑞卿、參謀長耿飈,是由晉察冀根據地的主力部隊改編而來,戰鬥力非常強悍。在解放戰爭中,華北野戰兵團發動的清風店戰役,殲敵1.7萬,俘虜國軍第三軍軍長羅歷戎,一舉扭轉了華北戰場的局面,隨後進行的石家莊戰役,華北野戰兵團首開攻克大城市之先例,取得了又一次輝煌的勝利。
在華北軍區取得的一系列勝利中,以楊得志、羅瑞卿、耿飈為代表的華北軍區第二兵團(19兵團)居功至偉。到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19兵團政委羅瑞卿被授予大將軍銜,司令員楊得志卻僅被授予上將軍銜,參謀長耿飈甚至沒有被授予軍銜,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來看羅瑞卿將軍,羅瑞卿是知識分子出身,後來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武漢分校),資歷可以説相當老了。在武漢時,羅瑞卿思想進步,傾向革命,逐步向我黨靠攏。大革命失敗後,羅瑞卿欲前往南昌參加起義,卻未趕上起義部隊,於是便趕赴上海尋找組織。功夫不負有心人,羅瑞卿最終成功與組織取得了聯繫,入了黨,開始了自己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之路。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羅瑞卿做過紅四軍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紅11師政委、紅一軍團政治保衞局局長等職務,除了從事政工工作外,羅瑞卿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保衞中央機關的安全。這個職務不顯山不漏水,沒有軍事指揮官那麼拉風,但卻是非常重要的。羅瑞卿在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主要就是負責這項工作,可以説是功勳卓著了。
解放戰爭時期,羅瑞卿被組織上派往晉察冀軍區,重新幹起了政工工作,他先後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第二兵團政委、19兵團政委等職務,與司令員楊得志、參謀長耿飈一起,指揮了19兵團的一系列勝仗,楊羅耿三人,也成為華北軍區著名的鐵三角,19兵團也被稱為楊羅耿兵團。
按照羅瑞卿紅軍、抗戰、解放戰爭時期的資歷,上將是保底的,大將也是合適的。到了建國後,羅瑞卿成為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長,1952年評定級別時是軍委委員級,軍委委員級,就是大將的標配,所以説羅瑞卿的大將軍銜是沒有爭議的。
再來看楊得志將軍,楊得志紅軍時期就是著名的飛將軍,他指揮過強渡大渡河、強渡烏江天險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戰鬥,做到了紅二師師長的職務,是雙紅幹部的標杆人物,妥妥地上將標配。抗戰時期,楊得志擔任過115師343旅685團團長、344旅副旅長、旅長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晉察冀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19兵團司令員,1952年被評定為正兵團級。
從楊得志的履歷看,他是妥妥的上將級別。雖然解放戰爭時期,在19兵團內楊得志和羅瑞卿平級,但是羅瑞卿還兼任晉察冀軍區的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實際上是比楊得志高半個級別的,到了1952年評定幹部級別時,羅瑞卿是軍委委員級,楊得志是正兵團級,也確實是羅瑞卿高了一級。所以説,楊得志授上將,羅瑞卿授大將,是很合理的。
耿飈是參謀長的標兵式人物,要論起參加革命的時間,耿飈在楊羅耿三人中是最早的。羅瑞卿1928年入黨,楊得志則是1928年的湘南起義時參加革命的,而耿飈早在大革命時期就組織農民赤衞隊,進行革命鬥爭了,秋收起義前的十萬農民打長沙,耿飈就是組織者之一,可見他的資歷之老。
大革命失敗後,耿飈在瀏陽組織武裝力量,與反動派決一死戰,進入紅一軍團後,耿飈先後擔任過紅四團團長、紅一師參謀長等職務,1936年時還被派往紅四軍擔任參謀長(接替張宗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做到軍參謀長,又是雙紅幹部,耿飈的資歷不可謂不高。
抗日戰爭時期,耿飈擔任過129師385旅參謀長、晉察冀軍區副參謀長等職務,輔佐聶帥很好地發展了晉察冀根據地。鼎盛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擁有雄兵三十萬,實力強勁,令日寇寢食難安,耿飈的功勞是不可忽視的。
解放戰爭時期,耿飈作為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參謀長,與司令員楊得志、政委羅瑞卿一起,指揮了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等一系列勝仗,論戰功,論資歷,耿飈都是妥妥的上將級別。但是因為耿飈於新中國建立後即轉向外交方面的工作,在授銜時已經不再擔任軍事幹部,所以未能授銜,實在是一件遺憾的事。如果參加授銜的話,耿飈肯定會是上將軍銜。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