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功高震主卻得以善終的四大名將:秦朝一人,唐朝有三位
功高震主的典故出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的記載:“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意思很容易理解,那就是臣子功勞太大甚至威脅到皇權,君王忌憚和猜忌之下往往會起了殺心,歷史上因此被殺的功臣比比皆是,比如秦昭襄王逼殺白起、呂后殺韓信等等。
功高震主未必一定會被殺,歷史上功高卻安然無恙的例子也不少,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臣子識時務懂進退;二是皇帝有足夠的胸懷,他們雖有猜忌卻只是不予重用而不會殺之以絕後患,今天就來説一説歷史上功高震主卻得以善終的四大名將:秦朝一人,唐朝有三位。
秦朝一人:王翦
秦王嬴政登基後秦國的統一已經不可逆轉,而完成這一偉業的最大功臣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韓趙魏燕楚齊六國有一半以上都是由王翦和其子王賁攻滅的,從功勞來看,王翦絕對是功高震主,不過王翦很聰明,一方面自污以減少秦王對他的戒備之心,比如他在李信敗退楚國後手握60萬大軍再次攻楚,仗還沒開打就連續五次求秦王賞賜田宅,其目的就在於向秦王表明自己只愛財物不戀軍權。
另外一方面在秦滅六國統一之後,王翦急流勇退不理軍中事務,這是王翦雖立下蓋世奇功卻能全身而退的原因之一。
不過説到底還是秦始皇有足夠的胸懷能容得下王翦,秦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善待功臣的朝代之一,只從這一點來看,秦始皇都堪稱千古一帝。
唐朝三人:李孝恭、李靖、郭子儀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榜中李孝恭高居第二,李靖位居第八,同時李孝恭是武廟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而李靖則是武廟十哲之一。
如果説大唐北方一大半是李世民打下的話,那麼南方的半壁江山則有一大半是李孝恭打下來的,可以説大唐立國李孝恭的軍功足可和李世民並駕齊驅,《舊唐書》毫不諱言的説:“自大業末,羣雄競起,皆為太宗所平,謀臣猛將並在麾下,罕有別立勳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聲名甚盛。厚自崇重,欲以威名鎮遠,築宅於石頭,陳廬徼以自衞。”
李孝恭軍功太盛足以引起皇帝的忌憚,他也因此曾被人誣告謀反,所以他晚年好奢侈,以聲色犬馬自娛,其實這未嘗不是他自保的一種手段;李孝恭五十歲得急病而亡,李世民為之痛哭不已。
李靖堪稱大唐軍神,一生戰功赫赫: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和竇建德、輔佐李孝恭平定南方的蕭銑和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不過李靖也逃脱不了被人誣陷謀反的命運,雖然李世民還了他的清白,但是李靖自此“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
李孝恭和李靖功高震主卻能善終雖然和他們自身急流勇退不再參與朝政有關,但是不得不説李世民在善待功臣這一方面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殺的只有張亮和侯君集兩人。
安史之亂後,郭子儀有再造大唐之功,以唐朝中後期藩鎮的強勢,皇帝沒理由不猜忌,郭子儀卻能得以善終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郭子儀對大唐始終忠心耿耿並無二心;第二,皇帝需要郭子儀,所以對他大加籠絡,雖然郭子儀屢受讒言所誣幾次被罷兵權,但是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始終還是信任和重用他,比如唐代宗就説:“朕不德不明,俾大臣憂疑,朕之過也。朕甚自愧,公勿以為慮。”
第三,郭子儀不僅懂進退、恃寵不驕,而且還以聚斂奢侈和縱情聲色自污,此舉更讓皇帝對他放心。
郭子儀是歷史上功高蓋主卻得以善終的典範,他死後備受哀榮,朝廷追贈他為太師,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並陪葬建陵,唐德宗甚至廢朝五日率羣臣親自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