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7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世界漢學大會舉行。大會原計劃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舉辦,鑑於疫情態勢,組委會臨時決定將會議全部改至線上進行,並在中國人民大學中關村校區和蘇州校區分別設立視頻會場。這是自2007年首屆世界漢學大會以來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大會,來自三十四個國家的近百名漢學家與中國研究學者“雲端”相聚,圍繞“理解中國:漢學之新義(Understanding China: The New Relevance of Sinologies)”的主題展開對話。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馬箭飛、副主任靜煒等出席開幕式,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發表視頻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世界漢學大會理事會主席杜鵬主持開幕式。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管委會副主任、國際學院、中法學院院長黎玖高在蘇州校區視頻會場參會。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在致辭中指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雖隔萬水千山,但我們中外對話、文明互鑑的共同初心未曾改變。上屆世界漢學大會以來,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格局不斷髮生變化,世界始終面臨着嚴峻的挑戰。人文社會科學如何應對時代挑戰、彰顯自身效用、增進多元交流與理性對話,已經成為中外學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漢學和中國研究同樣如此。
本屆大會力圖從“漢學之新義”的角度講述中國故事,推動世界文明對中國的理解,同時借“理解中國”去發現“漢學之新義”。中國人民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有着綜合獨特的學科優勢,是國內外學術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國人民大學希望同世界各國學者加強溝通、密切聯繫,增進友誼、促進理解,共同為世界漢學的發展貢獻智識。劉偉表示,“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讓我們用文明的對話助力開放的春風,用交流互鑑使世界更加温暖。
大會設有四組主旨演講,均採取中外學者就同一主題展開對談的形式。前兩組演講從《周易》和“生生哲學”聚焦於傳統漢學的當代闡釋,後兩組演講則通過多語種的西域學和跨學科的當代中國研究,再度展示了“理解中國”的“漢學之新義”。
本屆大會設有“漢學的譯介與對話”“漢學的傳統與現代轉型”“漢學與跨學科研究”“漢學發展與人才培養”“海外漢學與本土學術”五個平行論壇以及兩場“拉美論壇”。其間,中國人民大學雷立柏教授(奧地利)、柏林自由大學羅梅君教授(德國)、復旦大學魏明德教授(法國)、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畢嘉宏教授(阿根廷)等四位專家分別作主旨發言。四十三位發言的青年學者或在讀博士生大部分來自“新漢學計劃”中外人文交流項目,組委會為他們的學術報告安排了資深學者予以點評和指導。國際青年漢學家與中國研究人才的崛起,當成為本屆大會的突出亮點。
世界漢學大會理事會理事、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教授主持閉幕式。中國翻譯家協會黃友義教授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楊慧林教授、董正存副教授,哲學院温海明教授,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曉京研究員,社會與人口學院林丹講師分別對五個分論壇作出總結。
漢學與中國研究最突出的特質,在於跨語言、跨文化、跨古今與跨學科,數百年來不斷在現實中煥發“新義”。漢學不僅是文化對話的天然媒介,也必然啓發人類對自身發展的進一步思考,必然通過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鋒、交融,推助人與人的相識、相知、相通。十四年來,世界漢學大會始終致力於跨越歷史傳統與文化身份的隔閡,倡導當今世界由對話而增進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異,從差異而達致和諧。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婧
編輯/高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