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長投訴作業多,學校推出減負政策,有的家庭歡呼,有的提高警惕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經典

文|秘籍君

各位家長們,你家孩子多大了?你有為孩子的作業頭疼過嗎?

我家樓上有位鄰居,孩子上小學前母子一直和和睦睦,一派歲月靜好的模樣。但等孩子上了小學,晚上會不時地聽見樓上傳來呵斥聲和哭泣聲。跟鄰居聊起來,她每次都説因為孩子寫作業的事。

果不其然,等我家娃上了小學,也遇上了跟鄰居一樣的情形,每天為孩子的作業而發愁。如果下午放學給孩子報了課外班,等晚上回家,作業基本要寫到9點到10點。

好在我們上的學校是所公立小學,一學期沒上完,就有家長投訴説作業太多,孩子寫完作業再睡覺時間太晚。於是班級召開家長會,老師在會上出了這麼一個對策:如果父母覺得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可以不必寫完,到點睡就好。老師第二天不會批評作業沒完成的孩子,一切全靠自覺。

這下家長羣裏炸開了鍋。有的家長對此拍手叫好,説這不就相當於給孩子減負了?多好的事。還有的家長則打出“警惕”的表情,耐人尋味。

從表面上看,學校推出這樣的政策,的的確確是在給學生減負。但這樣的政策對家長到底是弊是利,還真不一定。

作業減負,對家庭的影響呈兩極分化

有位本身就是中學校長的家長跟我説,這樣的減負政策,其實是讓差生更差,好學生更好。我深以為然。

有些作業做不完的家長認為,不強調作業一定要完成,孩子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學習壓力,學生生涯就會更輕鬆,這是好事。其實這事到底是好是壞,取決於家長。

如果家長本身無暇也無意在家庭教育上用力,他們每天的職責就是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那麼這項作業減負政策對他們來説看似有利,實則影響孩子的後續學習。

作業是對當天學習內容掌握程度的反映。有些同學因為做作業有困難而拖拖拉拉,本來是因為內容掌握得不牢。如果沒有了“老師明天要檢查”的壓力,他們很可能乾脆就不做了。再加上家長的忽略,很可能孩子不會的內容越來越多家長也沒法發覺,從而導致孩子後續的學習越發吃力。

而對於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來説,不必非得完成當日作業,就讓他們有了選擇作業內容的權利,針對重複性的、孩子已經掌握內容的作業,他們可以不寫,因此而節省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很多事。

比如給孩子查缺補漏,或者針對性地加強孩子某方面的能力,甚至用來更廣泛地進行閲讀、邏輯思維訓練等等。

這樣一來,同樣是沒有完成全部作業,有的孩子因為家長的不管不顧,把省下的時間都用來瘋玩,而有的孩子則得到了家長針對性地“加餐”“開小灶”,時間一長,這兩類孩子的差距就更大了。

正因為兩類家長不同的思維意識和認知,才導致在學校“作業減負”政策下發時,兩種不同的反應。

在小學階段,孩子們之間的差距其實也反映了家庭之間的差距,並且更多地體現在意識層面。重視教育的家庭,不會輕易對學校和社會上推出的各種看似“減負”的動作鼓掌歡呼,相反,他們會提高警惕,更加審慎地考慮這樣的措施究竟會帶來什麼長遠影響,進而調整自己的雞娃節奏。

説到底,在校學習看似是在拼孩子,其實是在拼家長自己。

【話題討論:針對作業減負,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分享。】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