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備守唐國公李淵在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於晉陽起兵,十一月佔領了長安。
義寧二年(618年)五月,唐高祖李淵即位後,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協助自己處理日常事務,成為文官利益集團的代表。
而秦王李世民,作為領兵征伐的統帥,自然成了武將利益集團的代表了。
秦王李世民因戰功赫赫,深受三軍將士及眾將領的擁戴,對以太子為首的文官集團越發的看不起,處處顯示出不服太子,並私下常常有挑撥二人關係,意圖讓李世民取而代之。
對此太子李建成忌憚不已,只能拉攏弟弟齊王李元吉結成統一戰線,一起對抗李世民集團,雙方不斷地明爭暗鬥。
為了維護大唐的穩定,為了皇權長幼有序的傳承,更是為了太子的威嚴不受損害,唐高祖李淵處處為李建成站台助威,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住了局面。
為了鞏固自己太子的地位,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開始想盡辦法削弱李世民的兵權,以減少對自己的威脅。
秦王李世民為了給自己尋找未來的退路,以便抗衡太子李建成,覺得洛陽這個地方能攻能守對自己有利。於是就派秦王府車騎將軍張亮率領親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陽,協助工部尚書温大雅鎮守洛陽。
暗地裏卻出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讓他們結交周圍的各路英雄豪傑,靜觀時局的變化,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
唐高祖李淵為了讓李世民內心得到平衡,先後封他為司徒、尚書令、中書令等職,到最後以至於沒有合適的職位封時,就自己創造出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天策上將之職授予他。位列諸王之首,地位僅次於李淵和太子建成。
這樣一來,更是助長了李世民集團廢掉太子而取而代之的野心,他們開始到處安插眼線,四處活動,收集太子李建成的種種錯誤,然後誇大其詞地上奏給皇帝。
適逢突厥數萬騎兵突入長城邊塞,包圍了烏城,太子李建成便推薦齊王李元吉總督各路軍馬北上以抵抗突厥入侵。
高祖聽從了他的建議,命令李元吉督率右武衞大將軍李藝、天紀將軍張瑾等人援救烏城。
太子和齊王看到機會來了,正是削弱秦王兵權的好機會呀!於是請求皇帝准許讓尉遲恭、程知節、段志玄、秦瓊等人作為行軍大將,並挑選秦王帳下精鋭的兵士隨同出征。
這個時候,一個導致血雨腥風、促成李世民殺兄奪位的關鍵人物出場了!他就是早已被秦王收買,在太子的東宮中任率更丞一職的王晊。他悄悄告訴李世民:“太子要動手了!現在先奪了你的兵權,後面就要逼宮了!”
此人説話的水分太大了!試想一下,要是太子李建成和弟弟商量除掉李世民的計劃,憑他這麼個小官,是怎麼有機會能偷聽的到呢?只能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只聽到了殘言片語,然後憑着自己的想象告了密,否則他立下如此大的功勞,在李世民上台後也沒見給他多大的獎賞?
李世民此話報於唐高祖李淵,當皇帝的父親不相信此話,説道:“建成、元吉雖然頑愚,但建成素來仁義,絕不會做出這等無情無義的事!等明天一早,我召集他們入宮詢問此事,你不要聽信小人的讒言而失了分寸!”
司馬光認為,關於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的史料記載有可能被史官故意渲染、污衊的成份大。歷史學家多懷疑高祖要傳位給李世民,促使建成謀害李世民的傳聞,只是為使自己的政變和即位合法化而製造出來的。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此時,高祖已經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來,一同調查此事了。
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看到李世民設下了伏兵,連忙掉轉馬頭準備回府,卻被李世民從後面趕了上來。
李元吉先下手為強,一連兩三箭都沒有射中。李世民卻搭弓射一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 李元吉受傷落馬,急忙向武德殿跑去,好尋求父皇的保護,但被尉遲恭快馬追上,亂箭將他射死了。
至此李世民的玄武門兵變,在血腥的兄弟相殘中勝出,踩踏着兄弟的鮮血,開創了大唐最為輝煌的“貞觀之治,”成就了李世民唐太宗一時的英明。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內心總感到心虛恐懼,生怕被自己殺死的兄弟的鬼魂半夜索命,於是派尉遲恭與秦瓊日夜擔任門前守衞,保護自己。後來改為將兩人的畫像掛在門口,成為後世門神的由來。
喜歡的朋友請添加關注呀,願和大家一同用旅遊的心態去丈量歷史,謝謝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