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知識春天的准考證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着一張劉學紅的北京市高等學校招生准考證,時間為1977年。這張准考證,重啓了停滯11年之久的高考。當年,全國570萬考生參加高考,錄取新生27.3萬。我國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高考恢復了!1977年10月21日的《人民日報》,被人們爭相傳閲。這個好消息猶如春雷,讓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激動不已。他們在田間、在工廠、在牧場、在礦山重拾書本,看到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

1977年的中國,人才青黃不接。沒有人才,怎麼實現現代化?鄧小平同志果斷決策,恢復高考!

恢復高考的決策還要從1977年的一次座談會談起。那年8月初,中央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一大早,時任武漢大學化學系副教授的查全性便來到會場,他在一張紙上打着草稿,也許是因為太激動,鉛筆尖被寫斷了好幾次。“招生,是保證大學教育質量的第一關。它的作用,就像工廠原材料的檢驗一樣……”查全性的話,引起了全體與會者的共鳴。

座談會上,鄧小平問道:“今年是不是來不及改了?”

大家表示:“今年改還來得及,最多招考時間推遲一點。”

於是,鄧小平當即指示,今年就要下決心恢復高考。他還在會上講了關於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這篇講話,使教育戰線成為當時全國各條戰線撥亂反正的先鋒。

可是,此前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已決定繼續維持“自願報名、羣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的招生辦法。怎麼辦?8月13日,根據鄧小平指示,教育部再次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9月19日,鄧小平和教育部主要負責同志談話,希望教育部門的同志解放思想、爭取主動。在他的大力推動下,遲遲定不下來的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終於有了結果。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了招生工作文件。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和《關於高等學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見》兩份文件,宣佈當年立即恢復高考。

“高考恢復了!”整整11年,上山下鄉的年輕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國570萬考生走進了高考考場。這場來之不易的考試,讓無數人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

北京考生劉學紅,以99分的作文成績成為當年的文科狀元,她的作文《我在這戰鬥的一年》還登上了當時的《人民日報》。最終,她被北京大學新聞系錄取,畢業後任職於中國青年報。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標如今已經成為現實,而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各條戰線上,也處處活躍着高素質人才的身影!

舉報/反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7 字。

轉載請註明: 迎來知識春天的准考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