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自《墨梅》的這兩句詩句大多用來讚美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眾所周知,一直以來中央打虎拍蠅從不手軟,把權力關進籠子裏,打擊一切以權謀私,濫用職權的貪官污吏,剷除一切國家蛀蟲,讓老百姓大快人心,屢屢叫好。
但是,也不乏很多為國為民的好官。他們不爭不求,澹泊寡欲,奉公守法,視富貴為過眼雲煙,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做貢獻。
歷史上,有這樣一位開國將領,中將軍銜,建國以後身居要職,卻從未利用職權謀取一絲一毫個人利益,在親人眼中甚至是一個“不近人情”的人,他就是開國中將餘秋裏。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在工作崗位上大公無私,兢兢業業為建設祖國出力,為人民羣眾服務。
開國中將餘秋裏餘秋裏生於1914年十一月,“秋裏”這個名字其實是在參加紅軍以後部隊的領導為他起的。因為家裏窮,父母都沒有什麼文化,餘秋裏的本名並不雅緻,就連入伍時領導詢問其出生年月,也只知道是割穀子後的秋裏生的,於是領導為其取名餘秋裏。
入伍六年以後的餘秋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吉安永陽軍事部任職。其參加過抗日戰爭,1935年,其隨大部隊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爆發時期,餘秋裏身負要職,多次親率部隊前往北平、天津、保定等地開展游擊戰。
戰場上,遇到彈盡糧絕的危機時刻,他就帶來戰士們一起上刺刀、肉搏,搬家窩一戰大捷,就是他帶領戰士及人民羣眾拿起手中的武器奮勇反抗,最後才得以取得勝利,這場戰役不僅重挫日本侵略者,還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
戰場上的餘秋裏是一名不怕流血、不懼犧牲的戰士,還是一名極具軍事領導才能的將才,他通過科學整頓部隊,提高軍隊作戰能力,不僅利用作戰間隙時間進行政治培訓,發展黨員,建立健全的基層組織,而且充分動員羣眾.
在很短的時間裏,餘秋裏帶領的抗戰隊伍就從最初的三百餘人發展到了五千多人的規模。並且,多次受到領導的表揚及認可。在抗戰的八年歲月中,餘秋裏帶出了一隻驍勇善戰的部隊,由他帶領的部隊而後被收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軍第1師第1團。賀龍將軍曾欣喜的讚賞到:“八年抗戰,餘秋裏打出了個天下第一團。”
知曉餘秋裏的人都知道他在戰鬥中曾失去自己的左臂,所以也有“獨臂將軍”的威名。餘秋裏失去臂膀的事情需要追溯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中,那個時候紅軍隊伍可謂是腹背受敵,既要克服在長征途中面臨的糧草短缺的問題,還要實時提防後方的追兵。
1936年,紅軍在一次撤離中不幸被大量敵人包圍阻截。在一次戰鬥過程中,餘秋裏的左臂不幸被一排子彈擊中,因為形勢所迫,餘秋裏僅僅是做了簡單的包紮就拿着武器和戰士們一起上場殺敵。
在撤離的時候,餘秋裏的左臂已經是肉眼可見外露的白骨,哪怕是這麼嚴重的時候,他仍舊是選擇繼續用繃帶將受傷的臂膀簡單綁好繼續與戰友一起並肩作戰,堅持在一線指揮戰鬥。
加上當時行軍條件簡陋沒有醫療條件,待後方支援部隊趕到時,餘秋裏左臂的傷已經十分嚴重,並開始壞死危及到了生命。無奈之下,餘秋裏進行截肢手術。
餘秋裏術後醒來以後的第一句話,他對賀龍將軍説:“老總,敵人打斷了我的左臂,我還有右臂,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在痛失左臂之後的餘秋裏並未因此消沉,而是在身體康復以後第一時間回到前線繼續戰鬥,用他的話來説就是要和敵人幹到底!這樣一位鐵骨錚錚的戰士,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
建國以後,餘秋裏先後擔任西南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軍委總財務部部長等重要職位。
作為一名身居高位的開國將領,無論在什麼崗位,他卻始終保有軍人最簡單的那一份質樸。他堅持嚴於律己,對待家人更是嚴格要求。從不允許家人利用自己的名義“撈到”一點兒好處,“沾到”一點兒光。
餘秋裏的兒子從小就被其送到部隊中去磨鍊,並且不準兒子轉業,當他得知兒子被任命為軍區機關的參謀,他大發雷霆。餘秋裏的兒子在父親的“阻撓”之下,一氣之下上了越戰前線。
除此之外,他對自己的親戚也都是公事公辦。1983年,餘秋裏回到家鄉探親。家中的小輩們紛紛慕名上門,想要與這位“了不起”的親戚見面。結果誰曾想,親戚一進門,餘秋裏就先開口道:“你們不要想從我身上沾什麼光。”
他的弟弟餘財發聽了哥哥的話表示不滿道:“你當了那麼大的官,還從來沒給家鄉辦點事。”餘秋裏馬上回復:“我是當過副總理、國家計委主任,但我不是江西省的計委主任,更不是吉安縣的計委主任。”
餘秋裏將軍是一位可敬的軍人,他為革命、為祖國的統一哪怕是失去一條臂膀也依舊是奮戰在最前線,新中國成立以後,作為開國將領的他從未因為自己身居要職而搞什麼“特殊化”。他對自己“狠”,對家人也“狠”。
面對親戚的質疑,他絲毫不怯懦,他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深知為官是為“大家”,絕不是為“小家”。他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為祖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