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中師範大學發佈“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其中的畢業生就業率引發熱議: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未就業率分別為26.22%、15.19%、13.95%,2021屆畢業生未就業人數總體佔比20.95%。相比往常其他高校公佈的高就業率,這組數字或許並不“亮眼”,但華中師大不美化數據、坦誠公開的做法,還是獲得了網友的一片稱讚。
背後原因很簡單,時而曝出的就業率數據造假、學生網購就業證明等新聞,已經讓人們對高就業率產生了一定懷疑。相比有些高校熱衷於攀比就業率的情況,華中師大的做法讓人耳目一新。藉助這個事情,我們要反思,高校如何走出高就業率崇拜的怪圈,從而實事求是地統計就業率,既讓就業率科學反映教育教學的質量,也真正幫助高校從數據中檢視問題,幫助學生就業創業。
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體量、經濟大環境以及學生就業意願等。每個高校的就業統計結果,會呈現出一定的參差。目前,受疫情因素的疊加影響,大學生擇業心態更加求穩,出現了“慢就業”“緩就業”現象。過度追求高就業率,就會忽略這些複雜因素,把就業變成一場學校之間的競賽。“數據遊戲”之下,給學生帶來很多苦惱,也往往不能給他們的擇業帶來實際幫助。
公開報道顯示,為了逼迫學生提供就業證明,不少高校使出渾身解數,除了三天兩頭催問學生擇業情況,有些行政老師還親自“下場”,幫學生出點子,甚至提供一些沒有實質用工關係的就業證明,以此充數。此前,就有學生就遭遇了“被就業”。在此過程中,有些學生可能失去了應屆畢業生資格、出現違約失信行為,為後續求職擇業“埋雷” 。為了避免高校將就業服務、就業統計當成新的政績工程,教育部先前已經出台“四不準”政策,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數據弄虛作假。
“假就業”這件事就像“皇帝的新裝”,社會上都知道就業率可能造假,高校之間雖不明説,但為了數據不至於太難看,也會適當摻水,被裹挾的學生自然更清楚“紙上就業”的荒謬。高就業率或許有利於招生就業、對外宣傳,但如果喪失了公信力,人們便不會輕信就業數據。
當然,這背後還有其他原因。根據《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要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和重點產業人才供需年度報告制度,健全專業預警、退出機制。連續兩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除個別特殊專業外,應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在有些地方,就業率的高低,是教育部門動態調整專業退出與否的依據。這種倒逼機制,是為了增加專業設置的科學性,但部分高校出於維持辦學規模、應付上級考核等原因,採取了就業率造假的辦法。
讓就業率回到評估高等教育質量的軌道上,需要教育系統內部用更多元的指標,來評價學校辦學質量、學生就業質量,這樣方能減輕高校對就業率的焦慮,專心服務學生就業。華中師大的就業報告,有初次就業率和年底就業率之分,這樣的統計口徑,更符合社會就業的實際狀況。中長期的跟蹤統計,更細化的就業去向分類,便於學校精準掌握學生就業實情,為畢業生送去持續而不間斷的就業服務。
面對就業率,高校必須要有定力和主見,真正從辦學育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為一時的好看而粉飾數據,甚至鼓勵、逼迫學生造假。畢竟,大學要以身作則,給學生上好誠實守信的“最後一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