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民不聊生。太平道的創始人、鉅鹿人張角趁機向民眾宣揚"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的思想,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信眾多達數十萬。
公元184年,張角號稱"天公將軍",與弟弟張寶、張梁在冀州起事。他們與信眾頭綁黃巾,稱為"黃巾軍",起義軍勢如破竹,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出現了黃巾軍的身影。他們連敗漢朝大將朱儁、皇甫嵩,聲勢席捲全國。但是黃巾軍面對的敵人太過強大,他們面對的是整個地主階級的瘋狂鎮壓,加上起義軍中缺乏有戰略頭腦的軍事領袖,最終寡不敵眾,被東漢政府鎮壓了下去。
以張角兄弟為代表的黃巾軍主力雖然失敗了,但是不少黃巾起義餘部仍然打着"黃巾軍"的旗號,活動在青、徐、幽、冀等州,堅持鬥爭了二十多年。在黃巾起義的影響下,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從此揭開了序幕,腐朽的東漢王朝最終走向了滅亡。
一、黃巾餘部的構成
1、白波黃巾
這支黃巾餘部的首領叫做郭大,在張角失敗後,與楊奉、韓暹、李樂等人在山西地區的襄汾白波谷建立了"白波軍",最盛時擁兵十萬,是黃巾餘部中組織最嚴密、規模最大、持續最久、歷史影響最強大的黃巾餘部。
黃巾主力失敗後,一些黃巾餘部在張燕的領導下,活躍在山西太行山區,形成了一支強大的"黑山軍"。郭大與楊奉、韓暹等人與黑山軍取得了聯繫,雙方合兵一處,在太行山區修建了防禦工事"白波壘",於公元188年正式復起,成為後黃巾軍時代最強大的農民起義力量。
白波軍的戰略意圖是聯合匈奴南單于,與青州的黃巾餘部匯合,但是這個戰略意圖被曹操識破。曹操相繼擊敗了匈奴南單于的胡騎,又接連在泰安、壽張擊敗了青州黃巾餘部,逼迫白波軍只能在東郡一帶活動。
漢靈帝死後,董卓專權,與漢朝的世族產生了激烈的矛盾。東漢豪族推舉袁紹為盟主,與董卓集團展開了廝殺。雖然董卓本人被殺,但其手下的涼州軍事集團仍然控制了漢獻帝。白波軍決定趁地主階級內部矛盾大爆發時,參與爭奪漢獻帝的鬥爭之中,進而掌握東漢政權。楊奉、韓暹、李樂等人擊敗了董卓集團的李傕、郭汜,控制了漢獻帝和在洛陽的東漢政權,白波軍的聲勢也達到了頂點。
但是白波軍在實現了戰略意圖後,產生了嚴重的內部矛盾。楊奉、韓暹等人產生了分裂,最終被劉備、袁術等人剿滅,威震一時的白波軍就這樣敗亡了。
2、青徐黃巾
青徐黃巾是活動在青州和徐州的黃巾餘部,這裏民風強悍,任氣尚俠,人民勇於反抗官府。這裏又是張角創立"太平道"的大本營,在張角等人失敗後同,這裏的黃巾餘部擰成一股繩,在張繞等人的率領下,屢次擊敗了孔子的後代、北海相孔融,勢力發展到三十萬之眾。
青州和徐州當時處在公孫瓚、袁紹、陶謙和曹操等幾個軍閥的勢力範圍之內,四面受敵,沒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這支黃巾餘部聯絡了白波軍,準備進入山西合兵一處,並於初平三年攻入兗州,殺死了東漢的兗州牧劉岱,取得了重大勝利。但是由農民為主的黃巾餘部最終被曹操所破,曹操乘機在其中挑選了精壯之士收歸麾下,號為"青州兵"。其他的老弱殘兵被曹操安排在範縣、東阿等地屯田,青徐黃巾也失敗了。
3、臧家軍
徐州的黃巾餘部進入青州後,部分堅持留在徐州的黃巾軍推舉臧霸為首領,在徐州地區建屯立堡,堅持鬥爭。後來徐州牧陶謙死後,臧霸與呂布聯手,對抗積極圍剿黃巾餘部的曹操。後來呂布為曹操所殺,曹操不計前嫌,將臧霸收歸帳下,利用臧霸在黃巾軍中的聲望去穩定徐州局勢,以便自己在官渡與袁紹決戰。
據《三國志》載:"時太祖方與袁紹相拒,而霸數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專事紹,不以東方為念"。從此之後,臧霸成為曹操手下大將,他手下的臧家軍也成為曹操平定天下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黃巾餘部的特點
黃巾軍多由苦大仇深的農民階級組成,他們對地主階級極為痛恨,在與地主階級的鬥爭中表現異常堅定。史書上説他們"燒官府,劫聚邑",這只不過是佔統治地位的地主階級的一面之辭。
黃巾軍餘部堅持鬥爭,對當時地主豪族的打擊極大。東漢不得不建立地主階級的統一戰線來圍剿黃巾軍餘部,鼓勵地主建立私人武裝、修建據點,配合朝廷去對抗黃巾餘部。
為了堅持鬥爭,黃巾餘部在自己的根據地建立了堅固的堡壘和工事,並且在自己的根據地進行生產,發展力量。山西襄汾縣的汾城鎮永固村,還有當年白波軍建立的"白波壘"遺址。這裏瀕臨汾河西岸,佔據河東戰略要道之上,又是山西重要的小麥和棉花產地。白波軍在這裏一方面能夠組織生產,另一方面又能切斷地主階級的南北聯繫,進可攻太原,退可據河東,因此才能在此與地主階級的武裝相持十餘年。
《三國志-武帝紀》中説道青州黃巾軍"為賊已久,數乘勝,兵皆精悍。"他們前後堅持鬥爭達二十餘年,得益於黃巾軍的"世兵"兵制。在黃巾軍中,沒有服役年限,往往是一人蔘軍,全家老幼皆從之。黃巾軍戰鬥力的強大,來自他們數量龐大,兵源充足,往往父死子繼,可以堅持長期鬥爭。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水旱頻仍,人口損失很大。無論是東漢政府還是各路軍閥,都面臨着兵源不足的問題。因此黃巾軍中這種"父死子繼"的世兵制,被很多軍閥所採用。特別是收編了大量黃巾軍餘部的曹操,手下的"青州兵"縱橫三國時代三十餘年,旗號不變,明顯是父死子繼的世兵制的功勞。
黃巾大起義是張角利用宗教去發動羣眾、組織羣眾的結果。張角創立的"太平道"宣揚了一個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飢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的太平世界,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以善道教化百姓,以推翻黑暗的東漢反動統治為目標,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這是在東漢末年那個政治黑暗,經濟凋敝的時代,發動羣眾進行鬥爭的一種手段。
但是黃巾大起義失敗後,黃巾餘部們面臨的形勢發生了轉變。他們主要的敵人不再是那個搖搖欲墜的東漢政府,而是各地割據的軍閥,是掌握槍桿子、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所以黃巾餘部們不再把宗教信仰當做最主要的鬥爭手段,而是進行了適時的調整,準備控制住東漢的皇帝,去發展革命力量,這是一種正確的鬥爭策略。
在這一時期,黃巾餘部們收斂了部分宗教宣傳,也不再把東漢政府視為魔鬼和最大的敵人,而是把堅決與老百姓為敵的封建割據勢力當作主要敵人,甚至黃巾餘部們會為了鬥爭的需要,去聯合一些對黃巾餘部有一定同情心理的軍閥。這並不是黃巾餘部們模糊了階級界限,而是為了生存和鬥爭採取的策略。所以不能以黃巾餘部曾經和一些軍閥聯合,就否定他們的革命性。這恰恰是他們學會了向地主階級學習有用的鬥爭方式和戰鬥策略的結果,是他們相對黃巾前期起義軍的一種進步。
三、黃巾餘部失敗原因
雖然黃巾餘部採取了靈活的戰略戰術,但最終還是失敗了。雖然這些餘部的結局各不相同,有投降軍閥的,有依附軍閥的,但更多的是戰鬥到最後一刻的。
東漢時期的農民以自耕農為主,也有一些土地被地主階級兼併掉的失地農民。對於廣大自耕農來説,他們是自然經濟的實踐者,生產的產品基本都是自己消費,是由處在自給自足這樣一種小農經濟之下的一個個家庭組成的。而統治者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不斷的強化他們的生產方式,使他們能交納更多的賦税;同時又將自耕農們一個個的通過三老、宗族等管理都進行儒家思想的教化,將尊卑觀念和等級觀念深深的植入這些農民階級的內心深處。這些自耕農很難認清自己的階級,也很難去創建一個新的體制。這就是農民起義的侷限性。
黃巾餘部一度控制住了漢朝皇帝,也獲得了短期的軍政大權。但是他們不能提出系統可行的、能維護農民階級根本利益的綱領和政策,對自己要打擊的階級對象也不是很明瞭,所以很容易被地主階級所利用,進行自相殘殺,從而削弱本身的力量。
客觀的説,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也沒有經濟基礎,很難得到當時佔據社會統治地位的世族大家的支持。而這些世家大族支持的,只能是能夠維護他們利益的豪族的代表。曹操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位。
曹操出身地方豪族,又吸收了士族的精英,獲得了豪族和士大夫集團這兩大支柱力量的支持。加上曹操本人軍事素養極高,所以在對黃巾軍的戰鬥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黃巾軍和黃巾餘部,都帶有農民階級的歷史侷限性,都無法在封建社會內部形成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才是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
四、黃巾餘部的歷史影響
初平三年,曹操收編了青州黃巾餘部。這些餘部加上家屬,人數高達百萬之眾。他們的吃飯問題成為擺在曹操面前的大問題。曹操接受了毛階的建議,將這些打仗時都隨身帶着農具的黃巾餘部安排去屯田,大大充實離自己的力量。
對於青州黃巾餘部中的精壯者,曹操將他們與那些老弱病殘分離開來,另立户籍,將他們的家屬集中安置在一起充做人質,併發給田地耕作。而這些精壯者則必須父死子繼,世代為兵,這就是曹魏集團的"士家制度"。這種制度的好處在於士兵常年在外征戰時,家屬被集中管理,形成了實質上的人質,可以防止士兵的逃亡與反叛,讓士兵更加忠於自己的主將。
兩漢時期,徵兵制是兵源的主流,但是東漢末年戰亂不息,人口散失,户籍制度也遭到破壞,無法再進行按户籍的徵兵。在這種特殊歷史條件下,想要保證自己的兵源,只能對原有的兵制進行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募兵制代替徵兵制,職業兵的出現以及士兵對將領的依附便成為軍閥們壯大力量的首選。從初平三年曹操收編"青州兵"開始,世兵制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對東漢腐朽政權的打擊是致命的,但是對人口的損耗也是空前巨大的。黃巾起義之後,加上軍閥混戰,東漢的人口鋭減了六成以上,有幸活下來的人民很多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土地,成為居無定所的流民。這些流民四處流蕩,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只有將他們束縛在土地之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流民問題。
所以曹操在收編大量黃巾餘部後,設置了軍屯和民屯,將流民用軍事管理的辦法安置在土地上,解決了這些人的生存問題,很好的解決了流民的積弊,為人口的恢復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結語
黃巾餘部在黃巾大起義失敗的低潮下,採取不同的策略堅持與地主階級的鬥爭,體現出了農民階級頑強的階級鬥爭的革命性。雖然他們最後失敗了,但是他們為屯田制和士家制的形成,為"世兵"登上歷史舞台,起到了奠基作用。
在主要領導人犧牲、敵人異常強大的情況下,黃巾餘部也學會了向地主階級學習,發展出農戰結合的新的鬥爭方式,勇敢的保衞自己的根據地和勝利果實,他們中的很多人戰死在與地主階級鬥爭的戰場上,體現出了革命者的堅韌和不屈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氣節。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他們仍然是歷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