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返校學生餐桌:留校就餐學生增多,有走讀學校供應一日三餐

5月16日起,濟南市小學、幼兒園和特教學校返校復課,校外培訓機構符合復課條件的也恢復線下培訓。在濟南市全學段符合返校條件學生返校復課後,確保讓孩子午餐吃得及時、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是家校關注的重點,此外,不少幼兒園將復園“過渡期”前置,預想中的“小哭包”少了。

探訪返校學生餐桌:留校就餐學生增多,有走讀學校供應一日三餐

##_FORMAT_GT_####_FORMAT_GT_##吃飽篇

留校就餐學生多了,有走讀學校供應“一日三餐”

“中午11點半,看着班主任在班級羣裏發的午餐視頻和照片,孩子們吃得挺香,心裏的石頭算是落了地。”王女士的孩子在歷城區雙語實驗學校上二年級,因為離家近,往常中午都是由老人把孩子接回家吃飯午睡。這次復課復學後,在校午餐的孩子數量陡增,孩子能否吃得好成了全家人最關心的事。

記者經過採訪瞭解到,5月16日濟南市全學段符合返校條件學生返校復課後,確保讓孩子午餐吃得及時、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是不少學校的重點工作。為此,學校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考察、招聘員工、調整食譜等諸多舉措,守護學生們“舌尖上的幸福”。

探訪返校學生餐桌:留校就餐學生增多,有走讀學校供應一日三餐

提前兩週摸底,家校聯合選定配餐公司

“我們小學部共有1500多名學生,以前每天也就一兩百人在學校吃午飯。今天返校復課後,幾乎全員選擇在校就餐,壓力確實不小。”據歷城區雙語實驗學校辦公室主任劉壯介紹,為了讓全校師生復課首日都能吃上熱乎乎又幹淨的午餐,學校提前兩週就進行了摸底,學校領導還和家委會代表一起去配餐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這個過程是學校主導,家長全程參與,考察回來後綜合規模、距離、供餐能力等再開會討論、打分,最終決定使用哪家配餐公司,並通過各種方式告知了家長。”

劉壯介紹,經過復課復學前的準備,原有的4家供餐企業保留了家長滿意度較高的3家,並根據配送距離、菜品特點等安排在不同的年級。“這樣一來方便嚴格管理,同時也讓他們之間形成競爭,確保飯菜品質和服務水平”。

與歷城區雙語實驗學校面臨類似問題的,還有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面對留校午餐學生人數增加一倍的現狀,該校迅速確定了“一演練兩落實三培訓”工作方案。復課前一天,學校與配餐公司聯合組織了“午間配餐工作演練”活動,工作人員都要全面熟悉進校流程、班級佈局和定點分餐位置,確保午餐供應又快又好。“為了上好‘雙保險’,我們又組織了班主任培訓、午餐值班教師培訓和服務人員培訓會,全員齊上陣,守好學校內部關卡。”

據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就餐時,在落實校長配餐制度的同時,還有中層領導巡視制度,確保配餐流程精細化,午餐時間無死角。

招聘增加工作人員,有走讀學校提供一日三餐

5月15日一早,歷城區里仁學校校長苗本臣在朋友圈裏分享了幾張學生在校吃早餐的照片,並配文:“孩子們都説一個多月沒吃,太想念學校的飯了。”學校有自己的餐廳,該校從開學起就面向全體學生提供一日兩餐:早餐和午餐,實惠的價格、豐富的菜品和安全的品質贏得了不少家長們的好評。

隨着這次疫情後的復課復學,歷城區里仁學校的午餐就餐人數從800多增加到1700多人。副校長陳茹介紹説,摸排好就餐人數後,學校餐廳馬上招聘增加了工作人員數量,制定了完善的分流就餐方案,並根據校情對部分年級的課程表進行了調整,將午餐時間從上午11點拉長到12點半,餐廳兩層同時供餐,保證學生單向和安全距離就餐。

“我們還在音樂教室等功能室鋪上了地墊,部分班級也提前告知家長給孩子帶來了瑜伽墊等,讓學生中午不光吃得好,也能休息好。”陳茹表示,雖然疫情給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不少壓力,但本着擔當和為家長分憂的初衷,學校還是堅持面向全校提供自願的早餐、晚餐服務,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名。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除了讓學生們吃好,部分學校還充分利用午餐時段,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和勞動教育。歷城區港溝中心小學利用午休前時間,為學生開設了特色課堂,孩子們利用這段時間可以鞏固上午所學知識,可以閲讀,還可以玩喜歡的益智類玩具,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雙重認可。歷城雙語實驗學校則讓孩子們輪流擔任值日生,負責午餐時的分配、舀粥和衞生工作。學校還在各班級後門位置安放了回收桶,每天對學生們的剩菜剩飯稱重,每星期數量最低的班級可以得到蘋果、牛奶等獎勵,相反數量多的班級則要被罰參加義務勞動,以期培養學生們的勞動儀式、奉獻意識和節儉意識。

##_FORMAT_GT_####_FORMAT_GT_##吃好篇

復課首日“蓄能”,師生創意滿滿

鮮豔的紅毯、喜慶的拱門、“歡迎同學們回家”的醒目標語,再配上歡快的入校背景樂……16日早上,各式復學禮在長清區實驗小學、濟南市明星小學、槐蔭區潤元實驗學校、濟南市長清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校上演。在給復課首日“蓄能”上,師生創意滿滿。

探訪返校學生餐桌:留校就餐學生增多,有走讀學校供應一日三餐

有班級每人領到一根大葱,寓意“聰聰明明”

小學復學當天,濟南市歷下區歷山雙語學校玩轉“諧音梗”,小學部校長孫青在校門口與學生一同敲響大鼓,寓意一“鼓”作氣。伴隨鼓聲,孩子們依次走過“勝利歸來”“心想事成”“陽光自信”“守住綠碼”“光芒萬丈”“智勇雙全”和“做最好的自己”的地標,走進教室開啓新的學習生活。

有的老師拎來一捆大葱,給班裏的每一名學生都發了一棵,寓意“葱”聰明明。還有象徵“蘋”平安安的蘋果、大“桔”大利的橘子,身體倍“棒”的棒棒糖,未來“旺旺”的旺仔牛奶……這些小禮物寄託着老師們美好的祝福和希冀。

“為了讓孩子們回校感到更親切,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三年級6班班主任晉偉早早來到教室門口,當孩子們進入教室前,晉偉給每一名學生都送上了一份盲盒小禮物。“我的是鉛筆!”“我的是尺子!”“我的是小護士玩具!它還能發光呢!”隨着晉偉的“一聲令下”,學生們迅速拆開了手中的盲盒。

冷清了一個月之久的教室再次熱鬧了起來。晉偉説:“今天,孩子們再次返校,我希望通過拆盲盒的方式,快速點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忘記疫情的影響,享受學習的樂趣,對學校更有親切感。”

繪製“能量瓶”、手寫“朋友圈”,讓學生心理復位

16日上午,久違了的校園課堂,重新煥發出蓬勃的朝氣,單調的口罩遮不住孩子們的笑臉,為更好地幫助學生及時調整適應復學後的校園生活,平穩度過復學初的“心理緩衝期”,章丘區第二實驗小學各班級召開了以心理疏導為主題的班會。

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杯子”,當心裏的“杯子”被愛、關心、熱情、尊重等填滿時,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力量。“聽歌、寫小説、做美食、發呆、拆卸零件、看動漫、串手鍊……”孩子們的“快樂能量瓶”五花八門,裏面裝滿了居家期間開心、快樂的點滴小事,用生活中的小確幸為自己蓄能,為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相信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們體驗積極情緒,挖掘自身的支持力量,從而增強孩子們的抗壓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幫助孩子們在復學後健康快樂成長。”章丘區第二實驗小學心理教研組組長張開玲説。

“重返校園,看到了久違的花壇生機勃勃,見到了日思夜想的老師和同學,心情無比激動。”五年級三班王凡瀟在卡片上的“朋友圈”描述了重返校園的心情和感想。“不負青春,上課認真,樂於助人,爭當榜樣。”顧笑薇的“朋友圈”裏,認真寫下期待,為自己設立目標、向新目標出發。

立好新學期的flag,孩子們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朋友圈”,交流着接下來的心願,為小夥伴點贊加油。“孩子們比較喜歡發朋友圈,我們就把微信的朋友圈搬到了課堂上,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在紙上。”章丘區第二實驗小學政教副主任侯傳科説,孩子們不僅分享了復課的心情,也對接下來的校園生活找到了方向。

“復學第一課,我們從‘心’開始,以積極心理學為引領,為孩子們提供了一些復學的心理適應的‘法寶秘籍’,指導學生從心理狀態、身體狀態、學習狀態三個方面調動積極情緒,重拾優良狀態。面對疫情下的開學復課,心理健康教育為全面培育學生的積極陽光的心理品質、激發學生內心的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撐。”章丘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李枝新説。

探訪返校學生餐桌:留校就餐學生增多,有走讀學校供應一日三餐

製作成小扇子、立體書,創意核酸貼紙秀寄託祝福

“扁鵲是中醫的開山鼻祖,而中醫在這次抗‘疫’防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濟南市經十一路小學學生蘇冠衡對核酸檢測小粘貼上的漫畫人物如數家珍,有心的他還在家人的幫助下,將這些小粘貼和荷花、荷葉等卡紙造型粘在一起,製作成了一本立體書。他希望自己心中的泉城抗“疫”天團能幫助泉城早日擊退新冠病毒,“疫”散花開。

經十一路小學政教處主任劉震介紹,按照學校規定,學生復學首日要攜帶居家學習期間的所有核酸貼紙,來展示自己的核酸檢測情況。心靈手巧的經十一學子們,為了方便老師檢查,各出奇招:二一班學生張議瑾把居家學習期間所做的14次核酸檢測小粘貼都貼在了一張紙上,自己寫上了“中國加油!”字樣,其他班級的孩子也各出心裁,製作了自己的花式核酸檢測大全:有製作成小扇子形狀的,還有粘成花朵形狀的……創意核酸貼紙秀也變成了學子們的特殊復學第一課內容。

##_FORMAT_GT_####_FORMAT_GT_##吃開心篇

“小哭包”少了,“過渡期”前置讓萌娃快樂返園

5月16日,“疫”別多日的萌娃們終於回到了幼兒園,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有序入園、快樂遊戲,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印象中的“小哭包”少了,這讓家長們欣喜不已。

探訪返校學生餐桌:留校就餐學生增多,有走讀學校供應一日三餐

將“過渡期”前置,開學首日鮮見“小哭包”

“一開始還擔心孩子哭鬧,看來是我們多慮了。不管是復園前的心理疏導,還是復園當天的歡迎儀式,幼兒園將工作都做到了孩子心坎兒裏去了。”槐蔭區清致幼兒園的家長李女士表示。記者採訪了多所幼兒園瞭解到,復園第一天,除了個別孩子出現哭鬧的情況之外,大多數孩子都跟着老師的節奏順利開啓了歡樂的幼兒園時光,究其原因,與幼兒園將“過渡期”前置有關。

據瞭解,為了避免幼兒因長時間的疫情居家生活而導致“好習慣歸零”,各幼兒園在濟南全面開啓線上教育教學後,紛紛制定了《幼兒居家一日活動時間安排表》,將一天當中7:30-21:30的這段時間進行規劃,給幼兒的居家生活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非常感謝幼兒園為我們制定的一日活動時間安排表,才讓孩子居家這一個半月的教育沒完全丟下。”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跟着一日活動安排表開展教育活動,讓家庭變成了“第二個幼兒園”,極大避免了因長時間“放羊”而導致的復園焦慮。

“小班孩子會不會哭鬧着不返園?”“幼小銜接關鍵時期,大班家長是否會有焦慮情緒?”……為了讓幼兒順利實現從家到園的過渡,槐蔭區第三實驗幼兒園踏着“網路”走進每家每户,傾聽孩子的童言童語,舒緩家長的疑惑焦慮。居家期間,結合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幼兒園還通過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四個方面開展幼小銜接活動,並在體驗活動中滲透文明習慣、情緒管理、自我保護、規則意識、任務意識、時間觀念、社會交往等內容,幫助幼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習慣,讓幼兒在家中也能收穫智慧成長。

幼兒園開展的一個個有趣的活動,也讓幼兒的居家生活豐富起來。記者從濟南幼高專幼教集團軒易國際城幼兒園瞭解到,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園通過一系列的“生命主題課程”引導幼兒認識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其中,復園前不久開展的“童心孵蛋”活動,就為幼兒搭建了順利復園的“橋樑”。“哇,蛋寶寶開始成長了!你看,這裏有紅色的血絲!”16日,孩子們滿懷期待地來到了孵蛋室,當拉上窗簾給雞蛋照燈時,受精蛋中出現的一條條紅色的血絲,引發了孩子們對生命的好奇,接下來在孵蛋室即將發生的事情,也成為孩子的最大期待。

儀式感滿滿,“第一課”既新穎又接地氣

“疫”別多日,幼兒園為孩子們準備的“復園第一課”既新穎又接地氣。“這個小麥聞着好香呀,摸着還有點扎手呢。”16日,歷下區錦屏幼兒園給孩子們上了一節別樣的“復園第一課”——讓孩子們通過收割小麥,感受勞動的快樂。據瞭解,這些小麥是去年11月份種下的,今年2月份就已經長得綠油油,“那時候,這片小麥是園裏唯一的綠色,孩子們非常喜歡。”歷下區錦屏幼兒園園長許文娜表示,當下復園,正趕上小麥成熟,幼兒園便將收割小麥納入到復園第一課當中來。據悉,除了收割,孩子們還參與了磨麥、脱皮、揚麥子、品麥子等環節。

讓孩子再次“愛上幼兒園”,濟南高新區金匯瀚玉幼兒園也動了“小心思”。“今天一早,孩子們入園後沒有直接去教室,而是先跟着老師來到了操場。園裏有兩棵大梧桐樹,平時孩子們都喜歡到樹下面撿葉子,抓小蟲子。今天我們就讓孩子和老師一起撿種子,大家玩得可開心了。”班主任王蕊告訴記者,孩子們回到幼兒園,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回和老師、園所的親近感,讓他們到熟悉的地方做喜歡的事情,幫孩子建立起迴歸校園生活的自信。

幼兒園還設置了為期一週的復課復學適應期,這期間,每天的區域遊戲、互動遊戲時間會增多,並將繼續利用好兩棵大梧桐樹,帶領孩子們做樹葉畫,講種子的故事等趣味活動。

結合傳統文化,紫苑幼兒園也在復園第一天上新了手作“盲盒”。這些“盲盒”正面是老師手繪的關於傳統文化故事的圖片,背面則是一個二維碼,掃描後就可以聽到老師錄製的傳統文化故事。“之所以準備這些‘盲盒’,一方面希望給孩子們帶去驚喜,另一方面也想讓孩子們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滋養孩子們精神和心靈的土壤。”園長呂藴數表示。

除此之外,各幼兒園還在入園儀式上下了功夫,比如歷城區鳳凰路幼兒園的“cosplay盛裝紅毯秀”、市中區福景幼兒園的“沉浸式”遊戲等,讓復園首日儀式感滿滿。(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趙世彩 朱曉燕 曹莫 孫墨琦 李鵬 韓曉鳳 冷亞茹 周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397 字。

轉載請註明: 探訪返校學生餐桌:留校就餐學生增多,有走讀學校供應一日三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