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小幼連貫”賦能農村幼教
自實行“小幼連貫制辦學”後,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偶裏鄉賽村小幼連貫制學校的一些教師,不但能把小學的課上好,還能去幼兒園“客串”當教師了。“小學與幼兒園不能各自為政,只有聯起手來,才能給孩子創造更多有利的學習條件。”黔東南州錦屏縣教科局班子成員歐隆藻説。
黔東南州是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貴州省少數民族學前教育提升項目”試點地區。接受試點任務後,州里以“小幼連貫制辦學”為切入點開展研究,錦屏縣被定為試點縣。歐隆藻帶着專家團隊緊扣“小幼連貫制辦學”中的“連”字,在作息時間、師資水平、活動開展、教學研究和督查評估等方面進行探究,成效明顯。
“小幼連貫制辦學,不但解決了偏遠地區適齡兒童入園問題,還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的農村教育改革發展之路。”黔東南州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光宏説。
探索“小幼連貫制辦學”
天柱縣鳳城街道潤松村小幼連貫制學校距縣城13公里。因為辦學持續向好,附近家長都把孩子送到小幼連貫制學校中的幼兒園,目前在園幼兒62人。
“我校在2018年1月拉開‘小幼連貫制學校質量提升項目’試點序幕,縣裏投入20萬元改造並擴大校園,還投入20萬元添置設施設備、教玩具、圖書和遊戲材料,初步搭建起了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平台。”校長王繼宇告訴記者,尤其是把小學與幼兒園之間的圍牆拆除後,“小幼連貫”就上升到了抓落實階段。
記者在該小學一、二年級教室看到,室內佈置與近在咫尺的幼兒園活動室差不多。“我們就是要讓孩子升入小學後也能繼續在玩中學、學中玩。”數學教師龍康竹説。
凱里市爐山鎮中心幼兒園和爐山一小是小幼連貫制學校,小學與幼兒園的教師互相觀摩學習並對教學問題進行了多次研討。有一次,小學教師用遊戲化方式給幼兒園大班孩子上一年級語文課,結果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在場的校長感慨:“不是幼兒園孩子習慣不好,是我們小學教師教學方法太死板了。”
小學教師為此開始轉變觀念。現在,爐山一小低年級段學生學習興趣很濃。黔東南州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龍巧説,通過開展小幼連貫制或小幼銜接辦學,讓孩子們學得好、學得高興的學校(幼兒園)還有不少。
“一個原本利用閒置校舍及通過開展放手遊戲解決偏遠地區農村孩子就近入園問題的項目,經試點探索後成為2019年全國基礎教育優秀案例,這是我們沒想到的。”龍巧説,截至目前,全州參與小幼連貫制試點的縣(市)已從剛開始的兩個增加到16個,試點學校達34所。全州創建小幼連貫制學校191所,在校(園)生共4.2萬人。
到2020年秋季學期,黔東南州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91%,與推進試點項目以前相比提高了3.83個百分點,更多偏遠地區農村適齡兒童在家門口上了好幼兒園。
小學向下研究幼兒園教學方法
“原來,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也可以這樣在玩中上!”看到凱里市爐山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張亞茜帶着木棍、卡片等教玩具,給爐山一小一年級孩子上數學課受到熱烈歡迎,爐山一小數學教師韓代香就慢慢沉浸在對幼兒園教學方法的探索中了,這就是“方法向下”。
黔東南州“小幼連貫制學校質量提升項目”專家、凱里市第八幼兒園園長羅釗介紹,“方法向下”就是指在小學低年級特別是入學初期,順應孩子的學習特點,學習借鑑幼兒園“在遊戲中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孩子在親身體驗和感知中學習並運用知識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為落實“方法向下”,凱里市組織民辦園和優質公辦園一起開展教研活動,並完善與相關小學“手拉手”、幼小結對等機制,研究雙向銜接教育,讓幼升小“接得好”。研究入學準備教育,讓幼兒園“跟得上”;研究入學適應教育,讓小學生“有信心”。
施秉縣試點小學與幼兒園的教師互學《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與課程標準,幼兒園教師把數學、語言等內容融入幼兒一日活動各環節,並帶幼兒到小學參觀或活動。小學教師把學生帶到幼兒園的區角或沙池上語文、數學課。
“通過在教學方法上的探索,幼兒園教師對學前教育的信心更足了,小學教師也更能理解幼兒園教師的工作了。”施秉縣教科局學前辦主任周松梅説,該縣計劃2021年逐步推廣“小幼連貫制辦學”,助力學前教育提質增效。
龍巧認為,教育部在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的同時,還配發了《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和《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還就建立聯合教研製度、完善家園校共育機制等作出明確要求,這將更加激發小學教師對“幼小銜接”工作的探索熱情。
完善“小幼連貫”頂層設計
2017年,黔東南州政府出台文件,提出積極探索小幼連貫制學校建設。2020年,黔東南州州委實施“小幼連貫制辦學”工程,針對農村校點多面廣的實際,在資源整合上把保留的村小或教學點向前延伸三年,變成小幼六年(學前三年+一至三年級)或小幼九年(學前三年+一至六年級)連貫制學校,整合利用閒置教育資源辦好公辦學前教育,實現居住分散山區學前教育全覆蓋。
為讓“小幼連貫制辦學”更順暢,黃平縣將中心幼兒園園長列為鄉鎮中心小學校級領導班子成員,兼任中心小學副校長,負責管理轄區內幼兒園和小幼連貫制學校。並且,小幼五年連貫制學校編制以小教3個、幼教2個為常規數量進行核定,兩類教師同屬一個校長管理,從學校管理和學段捆綁上進一步推動小幼銜接,讓兩類教師業務進行融合。
“這能促進兩類教師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方面進一步互通。”黃平縣教科局招生考試中心主任羅雲召説。
為促進小幼連貫制學校在管理上形成共同體,錦屏縣對小學、幼兒園實行綜合管理,將小幼連貫制學校教研工作機制、教研工作成效、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提升等,納入評價內容和年終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表彰獎勵依據。該縣還探索幼兒園教師持小學教師資格證、小學教師持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複合型教師成長道路。
在凱里市,全市179所公辦及民辦園都要與小學結對子。幼小銜接已從剛開始的幼兒園與小學低年級段銜接,轉向與整個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效有序銜接。
目前,黔東南州從農村到城市(縣城)已形成校中園、混齡班、校園相鄰等多種“小幼連貫制辦學”模式。“今後,我們將本着‘兒童為本,雙向銜接,系統推進,規範管理’的工作原則,在成功試點的基礎上賦能更多農村幼兒園。”唐光宏説。
《中國教育報》2021年06月13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景應忠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