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時評丨五年級小學生指出數學教材錯誤,編輯咋比不上孩子?

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數學書上東灘保護區的名字和麪積,好像不太對?”新學期伊始,寶山區楊泰實驗小學五(7)班的白碧鴻同學,發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級課本有個小問題。記者求證獲悉,教材上的“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正確名稱應為“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也有出入。(據9月7日《新民晚報》)

極目時評丨五年級小學生指出數學教材錯誤,編輯咋比不上孩子?
五年級數學課本上引用的是舊數據,名字也錯了(圖片來源 新民晚報)

厲害了少年!

問題出在哪裏呢?就是“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2020年時,經科考、專家論證及相關部門批准,保護區的功能區曾有調整,三區面積已改變。而該課本為2017年7月第4版,引用了舊數據。換言之,是沒有依據新數據更新教材。

當然,要發現這兩個問題也並不容易。不管涉及的是保護區的名稱還是保護區的面積,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去質疑。當然,這也正恰恰説明了這位小學生的厲害之處。據報道稱,白碧鴻同學還曾獲環球自然日“2021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但教材編者應該關注才行啊!按理説,保護區名稱的錯誤尤其不應該。編書的時候,對名稱的使用應該高度重視,不説打電話發郵件核實,就是到官網上去看一眼的事。

客觀來説,這本數學教材編進上海的很多鄉土內容,裏面還涉及到野生動物的保護,非常值得肯定,編輯的視野很開闊。但越是這樣,就越應該準確。2017年的書,使用到現在也沒有進行修編,這也不正常。因為,一些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和名稱,真有可能三兩年一變,保護級別也有可能會提高,教材應該與時俱進。

説起來,這屆小朋友的學識還真不一般。

在2021年,上海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吳葉凡,發現二年級下冊美術教材中,有一幅配圖不正確。這是一副名為《樹葉》的現代陶藝作品,但其實並非如標註那般是樹葉,而是古生物“海百合”。後來經過專家鑑定,吳葉凡是對的,相關出版社也已經對錯誤進行追溯並上報修改,還對吳葉凡的行為表示了感謝。

也是2021年,瀋陽一名初一學生崔宸溪,在小升初預習知識時,崔宸溪就發現教材中標註“Bee”的圖片是一隻食蚜蠅,並不是蜜蜂,而是蒼蠅的一種。經過諮詢,專家證明小崔同學的發現是真的,配圖確實弄錯了。

那麼,為什麼學生能發現的錯誤,教材編輯卻發現不了呢?其實這也不奇怪,囿於學識和專業的原因,教材編輯也不是萬事通,肯定有知識的盲點。比如説把海百合化石認成樹葉那個,很多人都會以為海百合是植物,其實它是一種海生動物。

所以,教材在編寫和修訂中,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內容進行審核,務必準確。另外,如果涉及到動植物、歷史等各方面的知識點,還真應該給相關的專家看一看。編輯知識的盲點,專家們一下就能發現,這樣馬上就能及時修正,以免出版時出現錯誤。

總而言之,教材事關重大,不應該有錯誤。教材應該與時俱進及時進行修正,對涉及的一些專業問題也應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審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4 字。

轉載請註明: 極目時評丨五年級小學生指出數學教材錯誤,編輯咋比不上孩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