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不只是教學生做西紅柿炒雞蛋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明確將勞動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分為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及服務性勞動,並根據不同學段設置不同的實踐內容和要求。
勞動對於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我而言,是兒時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6歲起,每天放學回家,我的身份便轉換為家裏的重要勞力,做飯、洗碗、挑水、澆園、放牛、砍柴等家務,基本被我和弟弟包了。農忙時節,父母幹犁田、靶田、挑穀子等重活,我就幫家裏割稻、插秧、撿棉花等。小學三年級至五年級,學校每個月都有一天安排的是勞動課,一般會去5公里外的山裏採茶葉。總之,勞動是那個年代農村孩子的必備技能。
時過境遷,現在的孩子與勞動尤其體力勞動漸行漸遠。在農村,大量人口進城務工,除了老人還在堅持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很多農田都荒廢了,孩子自然鮮有機會接觸農活;在城裏,孩子們大多忙於各種學習,倘一時興起,想參與一些家務勞動,不少家長經常阻止説:“你好好學習、好好玩,這些我來做”“這個你不夠力氣拿,我來吧”。
勞動讓位於理論學習,是人們的普遍認知。殊不知,知識構成很複雜,除了來自書本,很多還源於勞動實踐。一個不參加勞動、不會照顧自己的人,日後生活難免碰壁。長期不勞動或遠離勞動,還可能剝奪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錯失觀察、分析真實社會的寶貴機會。重視勞動課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在德智體美勞五方面齊頭並進,五育並舉,而不是隻會讀書與考試,進而從容面對人生道路上的風雨與坎坷。
我注意到,《標準》針對各年齡層次的學生的學段目標進行了詳細設定,比如烹飪與營養方面,5-6年級的學生要用簡單的炒、煎、燉等烹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紅柿炒雞蛋、煎雞蛋、燉骨頭湯等,參與從擇菜、洗菜到燒菜、裝盤的完整過程。這樣的具體規定看似有操作難度,但菜或湯的出品與味道如何,應該是其次的,重點在於讓孩子體驗勞動過程。
需要提出,各地對《標準》的執行與實施不宜過分地機械複製與照本宣科,而應將“勞動”進行本地轉化,將勞動與地方特色、社區產業、民俗與傳統等進行有效融合,多鼓勵開展一些“因地制宜”與“聯結社區”的勞動與實踐。
在我生活的廣州,有學校邀請周邊醫院的醫護工作者教學生用中藥做美白、祛斑、祛痘面膜;有學校邀請海洋科學家指導學生製作各式精美的貝殼擺件,帶領大家去海灘撿拾垃圾,用實際行動保護海洋環境;還有學校將勞動課與飲食文化進行有效結合,部分2-3年級學生對豬腳醋、雞腳醋、鯽魚醋等地方美食的製作流程如數家珍,不少高年級同學早已是家裏的“大廚”了。
總之,鑑於不同地方辦學條件不同,不同學校的資源稟賦各異,各地在具體推進與實施勞動教育過程中,除了完成“規定動作”,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與地方特點,創新性地推進勞動教育,使其與區域基礎及社區文化有機融合,做到不拘一格,百花齊放。
(作者系廣州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姚華松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