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大畢業的俞敏洪:“越是名牌大學的學生,精神問題越多。”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經典

在一次學習力大會上,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這樣評價高校學生:

“高考制度到今天為止不管怎麼變,都是分數決定學生能不能上北大清華,不考慮心智問題,越是名牌大學,精神出問題的越多。”

那麼他的這個結論成立嗎?

哈佛大學博士朱莉·海姆斯在研究了十年多年的學生問題後,發現“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有這樣的家長,知道何時牽手,更懂得何時放手。”

而那些只懂得追逐成績,忽略心智成長的家庭,養育出的孩子只是在年齡上成年了,在精神上卻沒有成人。

讀完今天的文章,你就清楚年輕人精神問題的鍋,到底該由誰來背了。

1. 一項調查

“你是寧願孩子在劍橋大學鬱鬱寡歡呢,還是在一所普通大學開開心心呢?”

對於這個問題,八成父母會選擇前者。

而這個選項,就是孩子產生心理危機的根源。

2013年,美國大學健康協會調查了153所學校中10萬名大學生的健康狀況。

結果,84.3%的人在為必須要做的事情感到不知所措;

79.1%的人感覺自己力不從心,精疲力竭;

60.5%的人感到每天都很沮喪;

57%的人感到非常孤獨,沒有朋友;

甚至還有46.5%的人覺得毫無希望。

上述比例是基於多選題產生的。也就是説,不少人擁有好幾種負面情緒,無處安放。

在參與實驗的153所學校中,囊括了全美各種類型的高校。

因此,心理健康危機在全美各類高校中,都有體現。

究其原因,很多孩子表示自己不是沒有愛好,也不是不想找朋友玩,只是父母太過干預自己的生活。

出於對未來的過分擔憂,軍備競賽式的學習生活成了每一個家庭的選擇。

社會標準的財富單一化,極大限制了人們的認知。

在對孩子來説什麼是“最好的”這一問題上,家長一味跟風考學,沒了自己的主見。

壓縮活動時間、減少朋友圈、縮小行動半徑,家長把孩子的認知牢牢束縛在自己的認知之下。

2. 一種生活

叫醒起牀、接送上下學、提醒作業、付學費、參加課外班,越來越多的家庭把孩子的生活打造成了一個模樣。

為了節省孩子的時間,父母習慣什麼都替他們做好,甚至一手包辦他們的生活。

可是,直到他們在高校獨立生活,或者走上社會,才發現自己欠缺的太多太多,產生心理失衡。

比如,國民革命軍將領張學良。他在接管父親張作霖的統軍大任後,發出的感慨是:“您是怎麼堅持過來的?”因為他以前從未接觸過。

生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扛起了一切,他們沒有應對各種問題的經驗,太容易鑽牛角尖了。

比如,如何跟舍友相處?跟別人發生矛盾後怎麼應對?如何面對小挫折?如何化解和女朋友的矛盾?

這些每天都可能遇到的“非學習”問題,成了他們難以找到答案的情緒困擾。

可能在別人眼裏,一個看起來懂規矩、懂禮貌的乖孩子,卻是在家長的過度介入中長大的。由於不懂人情世故,而屢屢碰壁;由於不懂正確處理人際矛盾,而壓力滿腹;由於不懂決策,而走了不少的彎路;由於性格怯懦,而對未來糾結自苦,這是嚴苛家庭下,孩子們表現出來的共同特質。北大弒母者,可以算是家長過分介入下的極端體現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倫·埃布爾博士,根據自己的臨牀經驗指出:“過度介入的養育方式嚴重損害了青年的心理健康,他們不能在父母和獨立做決定之間,獲得平衡。”

也就是説,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才是他們精神健康的關鍵。

3. 三種養育方式

在大多數家長眼中,成功是一條直線:正確的中學、正確的大學、正確的公司、正確的崗位、正確的家庭。

他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可實際上,數據統計,能按照這條直線走人,只佔到人羣的1%~10%。

大多數人的道路都是迂迴曲折的。

這就是家長的理想和孩子的現實之間,最客觀的落差。

心理學家瑪德琳·萊文博士説:“家長總是把孩子們保護得很好,從來不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掙扎和失敗,孩子們會天真地認為生活就是一帆風順的。”

是的,家長過分介入的愛不是愛,而是負擔。

孩子生活中潛伏的最大危機,不是被騙,或者被陌生人責罵,而是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導致他們認為生活不順利之事只有十之一二。

父母掙錢的辛苦、職場的心酸、生活的磨礪,從來都不讓孩子看到。

調研數據顯示,以下三種養育方式,最容易讓孩子變得軟弱:

為孩子做他們已經能做到的事;

為孩子做他們幾乎能做到的事;

家庭管教全憑父母的心情和父母的需求。

一旦你的家庭教育中,經常出現這三種養育方式,那麼你就是在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這之後,孩子將不再關注自己的興趣、不再思考自己的方向、不再主動嘗試解決問題。因為,父母早都給他們安排好了。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內容。“放手”不是對家庭教育的建議,而是要求。孩子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困難和障礙,這都需要他自己面對,自己闖。父母的過分干涉,到最後其實不是對孩子的愛,而是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