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見證辛亥革命風雲
在距今100多年前的那些歲月裏,人們時常會看到幾隻小船在湖上泛遊,最終都集結在歷下亭下。原來,船上坐的不是別人,正是同盟會山東分會的一些重要領導成員——當年策動山東獨立的功臣們。
他們中有徐鏡心、丁惟汾、謝鴻燾、劉冠三、王樂平等,他們是借遊湖消遣之名,避開敵人視線,實則到歷下亭開會策劃山東獨立大計的。
那時,大明湖北岸的楊家莊,有革命黨人劉冠三創辦的著名的山左公學;大明湖南岸,由西向東一字兒擺開:山東獨立運動的發祥地省諮議局大廈;辛亥志士劉溥霖設在鵲華橋東的革命聯絡點“宜春軒”鐘錶鋪;集中着丁惟汾、王樂平等眾多革命者的山東政法學堂。尤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湖中央的湖心小島歷下亭,那其實是濟南革命黨人的議事廳,革命黨的秘密會議大多在這裏舉行。所以,稱大明湖為辛亥革命山東獨立和濟南革命鬥爭的策源地,一點兒也不為過。
而在國內,集風景勝地與革命基地於一身的處所,實不多見。
北岸的山左公學傳播革命思想
清末,革命黨人為推翻清朝統治,採取多種手段,如辦報和興學。
丁惟汾在《山東革命黨史稿》中特意指出:“黨人其章皇主義而傳佈之者,莫急於辦報;其爬羅豪英而陶鑄之者,莫急於興學。學校非獨人才所自出也,始事之艱難,往來潛伏,唯學校能容焉;聲氣互達,唯學校能通焉;發謀舉事,唯學校能秘焉。”
當時革命黨人利用清廷提倡私人辦學之機會,專門創辦諸多新式學堂,這其中最著名者,當數劉冠三的山左公學。
山左公學最初在趵突泉附近民舍。後來人數增加很快,學校遷往大明湖北楊家莊張宅,又稱張家花園。
山左公學有學生四五百人,分為師範部和中學部,學生散居於附近各村落,都是一些追求新思想、新知識的進步青年,而教師隊伍更有“一時羅致,號稱多賢”之稱。徐鏡心、齊樹棠、左汝霖、周樹標、鄧文翰等同盟會員熱情來校任教,大力傳播革命思想。
當時在山左公學任教的,還有積極投身山東獨立的同盟會會員、被稱為山東四大教育家之一的鞠思敏(1872—1945)。據他的學生林治文回憶,鞠思敏於1936年夏由英武廟街的茅屋裏,遷入大明湖畔的縣東巷住宅(今105號);而這所四合院,則是他的學生不忍他的窮困捐款所建的。在日寇佔據濟南時,他堅辭省教育廳廳長的高位,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
當年的山左公學不僅有着如此出色的教師隊伍,劉冠三等還將《民報》《革命軍》和《晨鐘》等革命書刊帶入校內,廣為傳閲,激起革命思潮,師生們意氣風發,不少人蔘加同盟會,投入反清革命鬥爭,其後公學學生為革命獻出生命者甚多,其中佼佼者如劉溥霖、邵霖勳、周希文、鍾孝先、林登弟、毛守樞等,都是同盟會員。山左公學成為革命的搖籃。
然而,正當學校蓬勃發展之時,清政府察覺到山左公學的辦學情況,山東巡撫楊士驤聞報大驚,便立即命令提學使方燕年暗中監視,尋找藉口懲辦關閉山左公學。為保全學校,劉冠三將校務委託同盟會會員周樹標,於1907年冬悄然離校。但劉冠三的離去也無法解除清政府對山左公學的恐懼與仇視,不久學校便被廢止。
“大鳥籠子”見證山東近代獨立風雲
清末民初的大明湖畔,洋樓畫閣與漁莊蟹舍同在,草冠革履與畫船蕭鼓並存,傳統與現代融合在水光山色之中。
而這其中最耀眼的所在,莫過於那個洋味十足的穹窿圓頂的建築,它是民國時的山東議會大廈、晚清時的山東省諮議局。
諮議局坐落於原抱廈街3號,位於今日大明湖路西段路北、山東省政府北門對面。因為它的外形遠看酷似鳥籠,所以濟南人都稱其為“大鳥籠子”。
然而,大鳥籠子被歷史牢牢地記住,不僅因為它那新穎獨特、別具一格的幽雅造型,更重要的是,從晚清到民國,濟南和山東近代史上許多的重大政治事件都發生在這裏。
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為了挽救其封建統治的危機,被迫接受立憲派的要求,通令各省成立諮議局。宣統元年至二年(1909—1910),各省諮議局和北京資政院相繼成立。立憲派在其中佔據了優勢。
諮議局具有地方議會的性質,“為各省採取輿論之地”,它對打破專制局面、活躍民主空氣,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諮議局受地方督撫控制,沒有半點實權,還不能説是完善的近代意義上的地方議會。
山東諮議局成立於1909年10月,內部形成了兩個派系:“六二黨”與“清流黨”,而權力則被封建頑固派的六二黨所把持。六二黨系議員62人,他們大多為有功名的官僚士紳,當時被社會戲稱為六二黨。另一派人數較少而思想較新,傾向革命,被稱為清流黨。1910年初夏,農民羣眾抗拒地方官府苛捐雜税的“萊陽曲詩文事件”發生後,清流議員認為是“官逼民反,罪在鄉紳”,而六二黨則助紂為虐,偏袒、附會甚至柔媚山東巡撫孫寶琦動用軍隊鎮壓農民的暴行,於是,丁佛言、王志勳、周樹標、張公制、尚慶翰五位議員憤而辭職。山東省諮議局在社會輿論下身敗名裂,為世人唾罵不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全國10多個省宣佈獨立。武昌起義的消息振奮了山東的革命黨人,曾在日本留學的山東同盟會員紛紛向省城濟南集中,打算抓住時機一舉促成山東的獨立。
山東獨立,首先是拿諮議局開刀的。
當年的風雲人物,同盟會的徐鏡心、丁惟汾、謝鴻燾等是策動山東獨立的決策者。
清流議員有丁佛言、曲卓新、侯延爽、周樹標、王志勳等,其中周樹標、王志勳也是同盟會員。
丁佛言是山東黃縣人,與徐鏡心是同鄉並交往甚密。他曾東渡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學習,當時已是頗有聲望的政治活動家和法學巨擘,而他卻久惡清廷腐敗且以立憲欺世,欣然同意與革命黨人同心協力,推翻清廷,共謀大業。時人這樣評論他:“世嶧(丁佛言名字)以議壇清望,響應革命,羣相依附,如水就下,使山東易幟,乃得事半功倍焉!”
當年山東獨立的中堅分子,在學界還有頗有威望、熱心桑梓的王訥和莊陔蘭,他們均已暗中參加了同盟會。
1911年11月7日,革命黨人丁惟汾、謝鴻燾等聯絡各界人士,集會於這所註定被歷史銘記的諮議局會議廳。
當場議決一舉取締勾結官府、徹底成為革命絆腳石的山東省諮議局,成立了山東各界聯合會,作為全省立法和監督行政的最高機關,會議推舉夏繼泉為會長。
夏繼泉(1883—1966),字溥齋,號蓮居,山東鄆城人,清末名宦登州總兵、雲南提督夏辛酉之子。由他出任會長一職,是同盟會、立憲派和其他各界人士一致協商的結果。其原因主要是:夏在京津任職時,於同鄉中“頗負廉能之望”,夏與新舊人物均多交往,山東軍界將領又多其父昔日下屬。這樣,他便可以遊刃其中,即可與舊勢力相抗衡,又便於應付社會各方面的事務。
推翻山東諮議局的五天之後,即是山東獨立日。歷史會永遠記載下這個日子:1911年11月13日;而事件發生的地點,依然是大明湖邊這座被濟南人稱作大鳥籠子的美麗建築中。那一天,許多徵兆都在預示着將有大事發生,革命派事先安排武裝人員在各大門口把守,會場氣氛嚴肅而緊張。與會者情緒熱烈,發言踴躍,一致譴責昏庸腐敗的清政府,要求立即宣佈山東脱離清廷而獨立。
大會從早上8點一直開到晚上9點,而孫寶琦卻始終不肯表態贊成山東獨立。原來這孫寶琦非是等閒人物,他曾任清廷駐法公使、駐德公使等職,思想比較開明,但其父孫詒經做過侍郎等要職,他又與慶親王奕劻及袁世凱均為兒女姻親,這些脱不掉的干係都使他不能斷然割捨與清廷的關係。
此時,被革命黨人爭取的新軍第五鎮參謀黃治坤忍無可忍,向孫寶琦聲言:如不贊成獨立,將以武力相向,會場內有二百支手槍……他説到這裏,掏出手槍大聲喊叫,贏得現場羣眾“聲震屋瓦”般的高聲附和,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此後,在夏繼泉、丁佛言等人的大力斡旋下,這才迫使孫寶琦宣告山東獨立。
然而,由於當時山東反動營壘的相對強大,革命黨人缺乏自己的武裝力量等諸多原因,這場山東獨立的革命運動有點兒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它只堅持了10余天便被反動勢力所扼殺。儘管如此,它依然對全國革命形勢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和影響,更是在山東近代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民國成立後,大鳥籠子迎來了它生命中至為光輝的一頁。1912年9月27日下午,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來到這裏,連續參加了濟南(山東)學界和各團體分別舉辦的兩場歡迎會,並且發表了重要演説。孫中山在演説中,談到“以人民為民國主人”“政府為人民之公僕”的真正民國的政治內涵,更多地談了“民生”“建設”等現實課題,特別是建設“二十萬裏鐵路”的重大意義和“持開放主義”的興辦鐵路政策,受到與會者的熱烈歡迎。會後,孫中山還乘興遊覽了大明湖和千佛山。這段偉人與濟南的因緣際會,在孫中山的革命歷程和濟南的城市發展史上,都留下值得人們永久銘記的光輝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