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文|睿評(誠言呈語旗下賬號,獨家授權發佈)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在我讀書的那個年代,“快慢班”是個時興的概念。

而所謂的快班,一般也有個流行的名字,叫作“實驗班”。

在當時,我是沒明白這實驗班到底“實驗”了點什麼。

但是一場小升初的考試,卻顛覆了我的認知。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九十年代的時候,小學升初中,還是需要通過考試來擇優錄取的。

説白了,除了考試科目少點以外,跟中考也沒什麼區別。

我所在的學校,雖然一直沒建實驗班,但是在小升初的考試中,全班80來號人考上了20多個一中。

這就算是相當不錯了!

但是到了一中之後,我才發現自己的“老同學”明顯比別人少。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身邊那些陌生的同學,幾乎都來自各小學的實驗班。

而這些實驗班的錄取率,高達90%。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我這個貼着分數線考進去的人,雖然在自己班裏還算得上是優等生。

但要是放在他們那些重點班裏的話,怕是得常年倒數。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實驗班的厲害。

也是第一次知道,一個班裏,並不是非得有標準意義上的“綠葉”。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在重點初中的三年學習生活,算得上是“神仙打架”一般的日子。

畢竟,這8個班的590多位學生,應該説集中了全市的尖子了。

但也許是年齡普遍比較小,也許是整體水平還不夠高。

一場中考,讓全校接近一半人無緣高中部。

取而代之的,是包括整個地區下沉到鄉鎮初中的狀元、榜眼和探花。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我算是幸運的,跌跌撞撞“混”進了高中部。

但是説實話,這些來自農村的同學,讓我很不習慣。

我沒想過“黃挎包”居然還被他們拿來當書包,也沒想過還有人不知道電腦是幹嘛使的。

更難以忍受的,是他們雖然好像沒怎麼進過城,但是一雙眼睛裏仍然只會盯着書。

他們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書呆子。

而且是成績一般的書呆子,學“傻”了的典型。

甚至覺得他們雖然曾經貴為金字塔尖最“扎人”的那一段,但那終歸只是鄉鎮裏的“金字塔”,沒多高,也沒多扎人。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平心而論,當時的我,有些得意。

甚至,還有點飄。

我一度認為,這樣的對比,才能凸顯一中初中部走出來的自己,才是德智體美勞無所不能,工農商學兵樣樣精通的典範。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但這時,我似乎忘了初中入校時,我這個“雞頭”是如何逐漸超越的“鳳尾”。

在相同的老師,相同的學習環境下,“狀元”們沒用多久就展現出了自己異於常人的一面。

幾乎每個星期,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迎頭追趕。

而每一次考試,也都像是在“走過場”一樣,刷新着我的排名新低。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不到一個學期,我就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如果説初中的時候,市裏的尖子聚在一起還叫“神仙打架”。

那麼高中這三年,你可能都看不清那些鄉鎮尖子的“出招”過程。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雖然自己連如何追趕都不知道,但是標杆就立在那。

至少還算是在提醒着我,自己沒考及格的原因,不是因為老師出錯了題。

逐年下滑的排名,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智力有問題。

但是想想農村同學動輒學到後半夜,一天只睡5小時的操作,似乎也沒什麼可抱怨的。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自我增壓帶來的,是自我提升。

雖然一到晚上10點,我就恨不得倒頭便睡。

但是即便是看不下去書,熬也得熬到跟他們一樣的時間再休息。

雖然晚自習前,還是想出去軋馬路逛大街。

但是總當最後一個進教室的人,時間久了臉上也是真的掛不住。

雖然我依然想去質問常年有事的體育老師,你到底去忙活什麼玩意去了。

但是考試下滑後,也確實希望副課老師都“辦事”去吧。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直到高中畢業,我也沒能超越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

而真正實現更進一步的,是那些“什麼都不會”的農村娃。

他們絕大多數都喜提了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方面是因為個人學習能力本身就極強,另一方面,是環境促使他們不可能滿足於曾經的“尖子光環”,唯有不斷精進。

在他們的無形的“監督”下,我壓根就不敢給自己找任何藉口。

即便是超越不了他們,也至少得超過一週前的自己。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高考的結果對我來説,不太盡如人意。

一個二本里算是排名靠前的大學。

雖然我有些沮喪,但是當我看到了三年前,被擋在高中部門外的初中同學,為了考上了二本而大擺宴席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人和人之間不相通的悲喜,是“平台”造就的。

説實話,三年前的那道“分界線”,對他們中的一些人來説也不算太客觀。

畢竟有些落選的人,平時成績都比我好。

但是在不同的平台上,不同的環境中,不同的標準下,讓同等水平的人之間拉開兩個世界的差距,也僅僅需要三年。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這些年,一些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奇談怪論滿天飛。

很多人斷言“鳳尾”會自我否定,進而放棄進取心。

反而是能把去普通學校普通班當“雞頭”,當做板上釘釘的方向正確。

但是他們可能沒想過,讓一米三的人去看一米五的人,也像是在看“巨人”。

而“鳳尾”自閉的推論,我到現在也沒聽説過可以佐證的案例。

別忘了,鳳尾終歸是“鳳”,假以時日終能翱翔。

而失去了正確標杆的學生,即便是自信心爆棚,又何嘗不像是個井底之蛙,在那妄談“我上我也行”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15 字。

轉載請註明: 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親身經歷告訴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