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詩和遠方”,來一場説走就走的畢業旅行;不忘“假期充電”,報一個英語培訓班;擴大“行動半徑”,考一個駕照……據媒體報道,在翻過高考這座高山之後,很多學子瞬間進入到一馬平川般的“後高考時光”。這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像一個特殊窗口期,後高考經濟也悄然升温,很容易出現井噴式消費現象。
對於成績優秀的考生,不少家長開啓了“重賞”攻略。在知乎上看到一位高考生的媽媽提問:女兒感覺自己考得不錯,打算用獎給她的5萬元買一個奢侈品牌包包,該怎麼辦?這個帖子走紅背後,證實了家長痛並快樂着的真實心態以及所承受的經濟壓力。
面對後高考經濟的消費,不可盲目追捧、過度買單,而應秉持理性、冷靜對待。不用重獎獎賞孩子,而是以理性引導孩子,這恐怕是後高考經濟熱中,家長們應當補的一課。家長對考生進行正確的消費觀引導,才能推動其迴歸理性,形成健康的財富觀。
也有不少考生在高考後開啓了躺平模式,“想怎麼嗨,就怎麼嗨!”畢竟之前的學業佔據了絕大部分時光,而課堂―家庭單調的生活軌跡,也騰挪不出太多的想象空間。然而,一旦躺平,可以“躺贏”嗎?都説高考就像一場十二年的馬拉松,堅持下來,着實不易。但是,幾乎所有馬拉松運動員衝到終點後,都是隨着比賽的頻率再往前跑上一小段,正是這種慣性趨勢,才讓運動員能夠得到身體上的機能保護。
這一階段要調整好作息和心態,適度安排娛樂時間,循序漸進增加娛樂項目,豐富活動內容、鍛造活動品質,如將聽音樂、做運動、玩遊戲、讀經典、學外語等活動結合,防止過度“撒歡”。
諸如技能培訓、畢業旅行等,只要適當並全力確保安全,也是“後高考時光”正確的打開方式。類似烹飪、樂器、美術等能為將來加分的項目也可以考慮。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技能,為自己的未來積蓄能量,“後高考時光”賦予了年輕人更多的選擇。當然,進入社會之後,也需要時刻警惕價格欺詐、醫美騙局、留學陷阱等。
在漫漫求學路上,學子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面對即將展開的未來藍圖,在特殊的窗口期避免真空狀態的產生,定下一個個目標,做好一項項規劃,讓自己在未來之路上更加自信、從容、堅定,從而完成精神上的“軟着陸”。高考就像是成長舞台上的一幕告別演出,需要用理性告別懵懂輕狂的青澀歲月,用自信鑄就充滿機遇的“未來之夢”。(作者:姜姝,系南京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