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一方聖地,究竟衍生出多少風光旖旎,陪伴着時間見證朝代的更迭,又目送了多少能人異士相繼於此綻放和隕滅。這方淨土,匯聚了須臾溢彩,留下了萬千風光。
在偌大的北京城內,無數的宏偉建築、歷史傳説、人物傳記等等都令人為之神往,無論是延綿壯闊的萬里長城,還是悠然逸彩的頤和園,又或者是莊嚴震撼的天安門廣場....而這其中最令人所熟知的就是危襟四方的紫禁城了。
紫禁城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不僅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 更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佼佼者,諸多歷史保護文獻被世人擁護着。
紫禁城還是我國收藏最好最豐富的文物博物院。收藏過眾多珍貴稀有文物,據粗略統計,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祖國從世界各地收集回的流失文物便已達到數百萬,其中包括玉器、青銅器、繪畫書法、文房四寶等等,這其中絕大多數文物代表着中國歷史文化藝術的最高水準。
無論是悠久震撼的紫禁城的奇妙建築,還是名震四方的奇珍異寶,又或是聞名於世的時代峯峻,北京紫禁城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都是屈指可數、無法撼動的。
在這爭奇鬥豔的北京城內,有這樣一座宅子,歷經朝代的更迭、風霜的摧殘,卻仍然風華絕代,保存的十分完整,它的珍貴程度甚至可以説不亞於當今的故宮。這便是中國第一豪宅"恭王府",哪怕是現如今數一數二的富豪風雲人物,也不能妄想擁有它的絕代風華。
起初,"恭王府"是由和珅於乾隆四十一年修建,時稱"和第"。在建造時,也是嚴謹觀摩了故宮的建築風格,奢華程度甚至可與天子地位的象徵媲美。
其前半部是富麗堂皇、奢靡無比的府邸屋堂,後半部為幽深秀麗悠然綿長的古典林園,總佔地面積將近六萬平方米。其府邸房屋建築風格大氣磅礴,同樣府後的萃錦園也不失好風光,依山傍水的絕妙風景確實為中國園林建築值得參考借鑑的典範。
而這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銜接這"豪宅"所用的奢華無比的金絲楠木,早在1962年便有專業知識人員預估了這座中宅子現存的價值,在當時竟然達到了三千多萬,着實令人震驚。
況且屋內絕大部分製品都是用極其奢靡珍貴的金絲楠木所打造,加之格局都是按照當年故宮的樣子鑄造,華美程度絲毫不遜色,由此到今天這價值更是不可估量、無法言説的。現存的金絲楠木本就極其稀少,現在在世界上的價值更是被推到了極致,令人可望可不可及。
現如今一顆完整的原木價值早已高達了27個億,因此有人笑稱,世界首富也買不起恭王府。當這隔斷都是用的金絲楠木所鑄,那麼其他的器件兒可想而知該有多麼名貴。
在這恭王府府邸最深處有一座兩層的後罩樓,後面的牆共開了88扇窗户,裏面有108間房,據説這裏是和珅的"藏寶樓",當年放滿了奇異珍寶,富可敵國。
作為世界首富都買不起的豪宅,恭王府為何如此之貴呢?據説嘉慶帝在此藏寶閣所蒐集到的真金白銀價值約為當時清政府十五年的總收入。此外,據民間傳説,和珅十分中意"福"字,"編織福氣,護我芳華",便在自己的府邸內建造了9999只蝙蝠樣式的雕刻和裝飾。
且每隻蝙蝠的樣子各有所異,做工材料皆有所不同,但每一個都神態逼真,最令人震驚的是那可在天石門上展翅的蝙蝠,磅礴大氣,神韻豐富,最令人感嘆!此外,恭王府中內還裱有多幅康熙帝親手所寫的牌匾、字畫等等,每一幅都極其珍貴。由此可見這大清最後的豪宅是真真兒的風華絕代。
正是因為這"和第"的珍稀,在這個風水寶地曾經安葬過雍正皇帝的靈柩,且正明清廉的乾隆皇帝也是誕生於此,"龍潛福地"的名號也正式打響,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
然而任何事物都逃不過時間的流逝所帶來的改變,在嘉慶四年,和珅因罪賜死,嘉慶皇帝遂將這座宅子賜給他人,而這他人也不是別人,正是後世嘴中愛宅如命的小弟弟慶郡王永璘。永璘大概算得上歷代主人裏最為鍾愛這座豪宅的人吧。
早在和珅當道時,貪字當形,惹得無數平民百姓乃至眾位皇子不滿,由此乾隆的諸位皇子便早早地湊在一起商訂,將來不管誰當了皇帝,誰有這個能力或權力,都要滅掉和珅,惟這十七皇子永璘説:"將來不論哪位哥哥當上皇帝,只要把和珅的這座豪宅賞給我,我就知足!"
於是,在嘉慶帝集成王位、賜死和珅後,便把這所"和第"豪宅賞賜給了永璘。永璘也是沒有辜負自己"愛豪宅不愛江山"的名號,居住在這座宅子裏也是十分愛護,更是致力於在全國各地不惜重金收集各種奇珍異寶、神奇玩意兒,積極修繕,也是為了這個宅子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後在1851年,恭親王奕?成為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為恭王府。奕?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不僅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更是在其後的重大政治活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果沒有奕?,整部中國近代史,乃至後來的中國歷史都有極大的可能性會改寫,那麼改寫後的世界又該如何又從何知曉呢?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恭王府的評價,這個評價恰到好處,這個宅子見證了半個清朝歷史的發展,它的輝煌與落寞都沉浸在了這座令無數人感嘆的豪宅裏。
這奢靡的恭王府作為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王府建築羣,能夠保存至今,也是足以可見當初建造時的繁瑣和用心。以至於在後來對於恭王府要不要開放、如何開放、何時開放等等都成為了一個"燙手山芋"。
早在30年前,這個問題也早早地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75年,偉大的總理在病牀上仍然念念不忘,交代了這恭親王府的開放問題,由此可見其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文化象徵的不朽。
在紫禁城的風光遮掩下,或許會遮住這座恭親王府的風華,但是絕對隕滅不了它的沉澱光芒。或許它得不到舉世矚目的欣賞,但是卻是獨一無二的輝煌。
或許不能人盡皆知它的不朽,但是卻讓那些在意這些的人慾罷不能。或許無法知曉它,但是總有且一直會有無數的人為之折翼,只為一睹其無限風光!
臨過後海,別處的水便不足為顧,除了錦翠園,別處的花園便也不能再稱其美了。倉促地由繁華大道中走過,卻懶得回頭四處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這恭親王府的流光,一半是因為這裏迷幻又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