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感恩兒時“被支教” 用“積極心理學”啓發學生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經典

梁繼來(中)和學生們在一起

“球進了,12比9!”9月14日下午,清遠佛岡縣湯塘鎮上黎小學五年二班的孩子們正在“教練”梁繼來的指導下開心地打着籃球。22歲的梁繼來今年剛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了共青團廣東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啓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小時候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是支教老師開啓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應該以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説。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

鄉里娃考取華師大心理系

梁繼來老家在廣東省陽江市,後來因為父母去惠州工作,就把他接過去惠州的博羅縣橫河鎮上小學。“那是一所有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學校,在四年級以後,我們學校也開始有大學生過來進行暑期支教,那時我覺得很新鮮,因為平時看到的都是有一定年紀的老師,突然一下子多了那麼多大哥哥大姐姐,那段經歷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梁繼來説,那時候,過來支教的哥哥姐姐教給他們手語、天文、地理、歷史、專業的籃球指導等很多課程,“這些都是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我彷彿一下子被打開了新世界的窗户。孩子的心理世界是非常神奇的,你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他就能去探索很多新奇的事物,我自己想要主動去了解新奇事物的願望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支教老師讓梁繼來體會到了學習的趣味,而雨中的一次家訪更讓他立志要好好學習。“那是我印象中唯一一次老師去我家家訪的經歷。我小時候成績不錯,老師可能覺得我不太需要特別注意,但其實我也很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那一次,支教老師下雨天跟我走了很長的路去家訪,和我爸媽説了很多我的情況。感覺他們很瞭解我,也對我有很多期望,我不想辜負他們,所以那時候暗自立志要好好學習。”初中畢業後,梁繼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陽春市第一中學,隨後又以563分的高考分數考上了華師大綜合文科試驗班,大二專業分流時因為對“積極心理學”感興趣,他進入心理學院就讀。

點亮留守兒童內心光芒

“記得那時候支教老師們教的內容都很陽光,給了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支教老師們那時候教我們‘感恩’這個詞,那時候我沒有深刻的感受,但現在長大了,回想起兒時的那年暑假,覺得自己也需要做一些事情去回報這份感恩。”梁繼來慶幸自己在青春期有支教老師的陪伴,也由此種下了去鄉村支教的種子。在華師大讀書期間,他就曾去過小學進行短期支教,“那時候我就為鄉村孩子的改變而震驚和驕傲,所以畢業了想繼續到基層儘自己所能,給鄉村孩子帶去温暖。”

作為華師大心理學院的畢業生,梁繼來認同“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所以他會用這一方法去引導學生,在支教過程中特別注意鄉村留守兒童“積極心理”方面的訓練。針對性格內向、做事不積極、不自信甚至自卑、容易沉迷網絡等鄉村留守兒童較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梁繼來運用所學的心理訓練方法針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從而點亮孩子們內心的光芒。“現在都還是起步階段,從理論到實踐還是有很多困難要克服。” 梁繼來説。

組建籃球隊培養“向心力”

“想到兒時自己被支教老師的課程開啓了求知的窗户,這次我來支教前也在思考:自己能給孩子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內容呢?慢慢地我開始有了想法。我小時候就很愛打籃球,打球的經驗也在我的人生中一直給我帶來一種‘向心力’。” 梁繼來告訴記者。

作為一個在鄉村小學成長的孩子,梁繼來很清楚:鄉村小學的大部分孩子沒有輔導班可上,所以有豐富的課餘時間可以玩耍。“玩耍其實也是一門學問,玩什麼、怎麼玩、收穫什麼。”梁繼來説,大部分男生都喜歡籃球,他來支教的這所學校也不例外。“很多人玩籃球是出於簡單的快樂,並沒有人指導,現階段他們也沒有能力去探索系統的練習方法,打得很隨意,因此在面對具有誘惑力的手機和電腦遊戲時可能就會‘倒戈’了。所以如何利用好學生對籃球的愛好來填充課餘時間,並使之成為一種向心力,進而促進他們的成長,這是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在推廣基層籃球教育時曾説過的話,現在我希望可以由我去踐行。”

如今,梁繼來每天都帶着班上的學生進行籃球訓練。“重點在兩方面,一是籃球基本功的訓練,二是提供實戰平台給學生。”在他看來,學習籃球與學習課本知識是觸類旁通的,“要想打好籃球,必須狠抓基本功,這是不是和學習知識抓基礎很像?我希望在指導他們訓練的過程中能引導他們感悟這個道理。”

梁繼來表示,打籃球很簡單,但想打好籃球很難。事實上籃球基本功的訓練是枯燥而辛苦的,要想打好籃球就必須沉下心來苦練,久而久之才會鍛煉出學生們的耐心和毅力。“當他們真正感受到訓練帶來的進步,感受到基本功在籃球中的重要性時,他們對籃球的理解將更進一步。讓學生的課餘時間有了為之努力的目標,我想這就是姚明所説的向心力。有了向心力,再稍加引導,學生定能更好地向上生長。” 梁繼來説。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