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戰國各個時期的列國實力大排名

由 湯生 發佈於 經典

戰國,以國之力而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亂世之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軍事變革最大的時代。戰國短短二百多年,中國走完了一大半的軍隊改革歷史,這段歷史,雖然讓黎民百姓蒙受了很大的苦難,但是一定程度上,對於中國歷史,卻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中華文明正是在這亂世之間,不斷碰撞,不斷擦出新的火花。

首先,春秋時期的貴族參軍作戰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各大諸侯國擴張野心的需求,於是大量的貧民開始被徵召進軍隊。在慢慢的發展,軍隊需求量越來越大,漸漸開始了全民皆兵的現象,於是就有了耕戰,全國百姓,忙時農耕,閒時打仗。再到後來,因為耕戰的將士訓練水平低劣,戰鬥水平低下,勞民傷財,還影響生產,導致國家後續發展乏力,經不起一場長期消耗戰。於是,就有了職業軍人的出現,從魏武卒開始,各國都訓練新軍,這些軍人長期從事軍事訓練,於是軍隊開始職業化。

戰國七雄

再後來,打仗沒有了最初的儀式感和宋襄公似的老套路。各種陰謀詭計也頻頻出現在軍事作戰中,軍事戰爭漸漸也不講信義,利益為先,你死我活,打仗從君子之爭變成了生死之爭。

所以,戰國這段歷史,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一個跨越式甚至是飛躍式發展的時代。而且不僅僅是軍事,各類治國思想也是百家爭鳴。它們如同天下的列國一般,只有一個最終的勝利者,創下這不世功勳,最終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奠基者。最終秦國和法家成為了勝利者,但是他們並沒有長久的統治天下,天下,最終還是屬於不屈不撓,走出亂世的中國世世代代的黎民百姓。

列國變法

戰國風雲二百多年,風起雲湧,歷經幾次鉅變,而各大諸侯國的實力,也順應着時事的變動,而發生着巨大的變化,總體而言,戰國主要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在馬陵之戰前的近百年,大魏國雄霸天下。馬陵之戰到五國伐齊之間的五十餘年,齊國雄據東方。五國伐齊之後,秦國稱雄諸侯。

那麼我們就來大致對戰國各個時期,列國實力排名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吧。

魏國巔峯

一、吳起變法之前

魏、齊、楚、秦、越、燕、中山、宋、趙、韓、鄭、魯、衞

吳起變法,約在公元前386年,吳起在楚國施行變法改革。

自三家分晉後,魏國曆經文侯和武侯兩代,在李悝、西門豹、吳起等一眾賢臣的輔佐下,國家快速崛起,稱霸諸侯,成為之後數十年內的天下霸主。齊國雖然經歷了田氏代齊,但是政權過度相對平穩,再加上齊國經濟發達,國家富庶,雖然在戰場上屢屢受制於魏國,但是實力不弱。楚國和秦國是大魏國主要兩個欺負對象,實力被壓制得很嚴重。

再往後,列國實力就較弱了,越國作為春秋末代霸主,國力值得一提。燕國偏居北方,地寡民貧。中山常年壓着趙國打,軍事實力頗為強悍。宋國地處天下膏腴之地,歷來都不弱,戰車五千乘,實力頗為強悍。趙韓二國從晉國分出來,本來實力不弱,但是遭到魏國吸了太多血,所以在實力上甚至達不到七雄。鄭國能在數十年內和韓國打得五五開,實力也不弱。魯國禮儀之邦,實力不值一提。衞國只有濮陽一城,更不值一提。

齊國巔峯

二、韓滅鄭之前

魏、楚、齊、秦、燕、越、趙、韓、鄭、魯

魏國實力依舊,秦國被打得更慘,齊國正在等待變革,只有楚國經過吳起兵法之後,快速崛起,加上本身實力就不弱,開始對魏國有了一點點的威脅。而越國在戰國迅速沉淪,趙國在魏國的幫助下解決掉中山之後,迎來了發展的轉機。韓國還在和鄭國拉鋸,其他小國幾乎沒有發展,幾乎不值一提。

馬陵之戰

三、馬陵之戰之前

魏、齊、楚、秦、韓、趙、燕、宋、越、魯、中山

大魏國人才流失,國家開始衰弱,四面受制於敵,但是憑藉數十年積澱,大魏國仍然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不過也到了強弩之末。齊國自桂陵之戰後,國家實力和士氣驟然增強,已經取代了楚國成為了最接近魏國的強國。秦國也正經歷着商鞅變法,國家機器開始高速運轉。韓國吞併鄭國,實力陡然提升百分之六七十,正式名列戰國七雄的行列。趙國,開始掃平混亂,萌生一次大變革,將要迎來趙肅侯和趙武靈王兩代雄主。還有中山短暫的復國了,但是國力卻大不如從前。

燕國巔峯

四、雕陰之戰前

齊、魏、楚、秦、韓、趙、燕、宋、中山、魯

齊國自馬陵之戰,一舉殲滅魏國龐涓的十萬大軍之後,士氣高漲,齊威王也開始成為一位成熟的君王,齊國國力大增,在西線對魏國形成了全面的壓制。魏國在馬陵之戰慘敗後,國家實力急劇下滑,面對四面的強國,只有防守之力。楚國不温不火的發展着,實力穩步提升。秦國變法已經比較成熟,國家實力大增,有開關東出,逐鹿中原的宏圖理想了。趙國迎來一代雄主趙肅侯,能征善戰,打出了趙國的士氣,趙國也進入了正確的軌道。韓國經歷了申不害變法,實力猶在趙國之上,燕宋實力差不多,這時都不算強國。

樂毅伐齊

五、五國伐齊之前

齊、秦、楚、趙、魏、燕、韓、魯

齊國經歷了齊威王和齊宣王時期的盛世,垂沙之戰敗楚,匡章攻破函谷關,幾乎滅亡了燕國;內有鄒忌主持改革,實力大增;到了齊愍王時期,更是霸氣外露,公然吞併了當時最富有,人均GDP最高的宋國,實力凌駕諸侯。

秦國經過雕陰之戰,重創大魏,奪回河西,實力驟然增強。在應對列國的圍攻之戰中,也是勝多負少,並且,秦國還拿下了巴蜀之地,國力超越魏楚,躍升至第二。楚國仍舊不温不火,雖然在東邊開疆拓土,但是在西邊,漸漸被秦軍壓制住了。三晉中,魏國衰落一蹶不振,趙國倒是逆風崛起,趙肅侯和趙武靈王時代來臨,收回了中山,已然成為三晉新的領袖。燕國內亂平定,迎來了賢王。韓國連戰連敗,漸漸不值一提。

趙國巔峯

六、長平之戰前

秦、趙、楚、燕、魏、齊、韓、魯

五國伐齊,樂毅連破齊國七十城,正因為此戰績,燕國得以躋身戰國七雄的行列。而齊國盛極而亡,多年記載下來的土地和財富,被列國瓜分,連宋國故地也被秦國所取。秦國一躍成為天下最強的諸侯,而且與其餘列國差距很大。趙國通過胡服騎射,軍事力量大增,儼然已經是大國,堪與秦軍一戰。楚國雖然屢敗於秦,但是隨着在東部的開發,實力還行。魏國繼續沒落,曾經的霸主淪落為人見人欺的小弟。韓國更是被秦國壓制得抬不起頭。

秦軍

長平之戰

七、秦國一統之前

秦、楚、趙、齊、燕、魏、韓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傷了國家根本,從此再無爭天下的可能,成為一個只尚能自保的國家。秦國自長平之戰後,實力已然凌駕於列國之上甚多,一統已經是必然。楚國經過黃歇等治理,國家實力有所恢復,成為秦國最大的絆腳石。趙國隨着名將一個個凋零,實力慢慢衰弱下去。齊國在田單復國之後,經過一代人的發展,經濟已經恢復,臨淄仍然是天下第一大都市,但是齊國可能是被打怕了,從此不再管天下戰事和局勢,悶聲做生意。燕國在北方,屢屢受制於趙國,實力也就還行。魏國只剩下東部疆土,軍力還能勉強一戰。韓國只剩下一隅之地,只能靠討好秦國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