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因為家中老一輩在燒香拜佛這件事上比較虔誠,小時候經常能看到鄰里老人們相約着去“寺廟”一遊。那時候對“寺廟”這個詞的定義非常簡單:拜神拜佛的地方。後來才發現,實在低估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講究。不知你是否和我當初一樣?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大部分人都會把“寺廟”混為一談,這多半受電視劇影響。插個題外話,前段時間我看《鹿鼎記》,鰲拜的家門前赫然掛着“鰲府”的牌匾,殊不知自古以來中國人最重一個禮,明清時期百官的家是不能以“府”相稱的,只能稱“第”或“宅”,假設你是親王郡王,那用“xx府”,沒問題。

雖然是句題外話,但這也説明現在很多人瞭解歷史都是從電視劇開始的,一旦電視劇不嚴謹呢,就容易跟着誤會,把錯的當對的,把對的當錯的。

就像這“寺”和“廟”的不同,電視劇可不會講,同樣是求神拜佛,電視劇一會兒説“去寺裏”一會兒説去“去廟裏”,能不把大家弄糊塗嗎?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弄清楚了“寺”字和“廟”字的區別,你就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究竟有多細緻、多講究(別人來搶的時候也知道運用知識反駁了,懂的自然懂)。

先説寺吧,聽到這個字,想必大夥都不會陌生:少林寺、靈隱寺、寒山寺、金山寺......個個都很出名,而且全都與佛教文化有關。那麼,寺在中國,就是佛教僧眾所居住屋宇的專屬詞嗎?不不不,並非如此,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我們這兒就有了“寺”一稱。

“寺”這個字,現在最早能找到的版本是西周(公元前1046年至前771年)金文版,它本來的意思是持取(通俗點説呢,你可以理解成拿、守、握、支持、幫助),就是“持”的古字。後來,先民們的生活越來越進步,王朝出現了,有了君主,就有了臣子,這臣子辦公的地方,也就是官署,稱為寺。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説文解字》寫得很清楚:“寺,廷也。有法度者也。”甭管夏商周那樣的奴隸制王朝,還是秦、漢那樣的封建君主專制王朝,哪個王朝不要靠法度約束臣民?寺拆開來就是“寸土之地”,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官員們辦公的地方雖只是寸土,但也屬於君王,必須守法按制辦事。

所以唐朝人註解《左傳》時説:“自漢以來,三公所居謂之府,九卿所居謂之寺。”清朝人也表示,我們的大理寺、太常寺什麼的,都是學古人設立:“今九卿自大理、太常已下宮署皆名曰寺,沿東漢之舊也。”

在中國漢字史上,但凡和法度相關的字很多都帶個“寸”,這就叫“言法度字多從寸”,你看這對、導、將哪個不帶“寸”?更別説大臣辦公室這麼嚴肅的地方了。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一句話總結,“寺”在中國原本是官署名稱的專用詞,秦朝的官員任職之所就通稱寺,趙高這樣的近侍小臣,也稱為寺人。

那麼問題來了,寺怎麼會變成佛教廟宇的專用詞,跟宗教扯上關係?很簡單,大約2000年前,佛教傳入了中國,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漢明帝修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官方佛教建築,因為漢明帝的引入,西方佛經和高僧都來到中國,當時負責安置高僧的部門就叫鴻臚寺。

所以,高僧們居住的地方也被稱為“寺”,漢明帝修的那座佛教建築,就是現在河南洛陽著名的古剎“白馬寺”,用“寺”相稱是對佛教建築的一種尊重。從那以後,寺就多了一重意思,除了繼續指官舍外,還指佛教僧侶們講經唸佛之處,這二者是可以並存、不衝突的。

現在沒人把辦事機構稱為寺了,所以,寺通常就只指佛教建築了。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再説“廟”字,“廟”的文化內涵比寺更本土一點,如果你經常看古裝劇,一定聽裏面的人嚷嚷過“宗廟社稷”這個詞(現在我們説國家社稷),能和社稷相連的詞,意義怎麼會弱?

“廟”字,和中國人從古至今的祖先崇拜、宗廟制度緊密相連。它和寺一樣,如今能找到的最早版本也是西周金文版。

廟原本是中國人供祀祖宗的地方,“廟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見,但以生時之居立宮室 , 象貌為之耳”,先人雖然逝去了,但可以設廟供奉,按東漢鄭玄的解釋,“廟”有諧音“貌”的意思,就是指你在廟裏可以看見先祖的面容長相。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要知道中國人在原始社會就有了圖騰崇拜,後來父權制社會出現了,就發展成祖先崇拜,不然為什麼幾千年過去了,我們還是自稱“炎黃子孫”,奉炎帝、黃帝、伏羲氏等人為中華文明始祖?這就是中國人的文化根,也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作為炎黃子孫是應該明白的。

所以《説文解字》表示:“廟,尊先祖皃也。”古人相信,先人死後靈魂可以庇佑後代的子孫,因此,作為子孫,必須虔誠地供奉祭祀祖先,然後,“廟”就出現了,你看漢字,跟房屋有關的字,一大批都是用“廣”為部,廟也不例外!

那什麼叫宗廟呢?宗廟,就是指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專用房屋了,古代等級森嚴,庶民不能設廟,而且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來臨前,宗廟制度規定相當嚴格,《禮記》説“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幾廟就是指往前推幾位父輩,比如一廟就供父親,三廟就多出祖父、曾祖父,以此類推。

古人對宗廟不是一般的重視,“戰國四君子”之一的魏國公子信陵君,一度在趙國不肯回魏國,但有人告訴他:“現在秦國打魏國,要是魏國宗廟被毀,你身為魏國公子,還有臉繼續活在世界上?”這話可謂抓住了痛點,信陵君立馬收拾行李光速回魏國,再不用別人催了。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所以你看古裝劇就知道,天子(皇帝)的奉祖祭祀之地叫“太廟”,而皇帝死後入太廟起的名號叫“廟號”,什麼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都是廟號!

廟字含義也沒這麼單一。漢朝後,廟漸漸和神社聯繫在一起,除了可以供奉帝王,還用於供奉一些重要人物,表示他們有貢獻,應該和帝王一樣受到尊重,比如在中國文有“孔廟”武有“關帝廟”。北京有“歷代帝王廟”,北京人可能聽過有關順口溜:“有橋沒有水,有碑沒有馱;有鐘沒有鼓,有廟沒有佛。”

所以在中國,把廟和佛教建築劃等號是錯誤的,佛教傳入中國後,“廟”確實和“寺”一樣被加上了宗教含義,但嚴謹來説,佛教建築應該稱“寺”,廟更多指祭祀、供奉有功德的聖賢英雄、神明、或帝王的地方,古代一般人是不能入廟享受香火供奉的,必須有功業在身。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我們在口語中會把“寺廟”融在一塊講,但其實這2個字差別挺大,不可混為一談。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有6000多年曆史,試想“寺”和“廟”要是一個意思,中國人創造倆字幹嘛?很多像“寺”和“廟”一樣常聽常説的漢字,看着不起眼,其實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從漢字角度去了解中國歷史與文化,有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不經意間就能懂得很多知識。正所謂,一撇一捺,俱是華夏風骨;一點一鈎,亦有如縱橫江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83 字。

轉載請註明: 寺為何稱寺,廟為何稱廟,寺和廟有何不同?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明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