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俠霍元甲》評分再降:為什麼我們總也拍不好“霍元甲”?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經典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作為大俠,霍元甲的光環中附帶了很多家國情懷的東西。歷來的編劇大都把霍元甲的生平跟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聯繫起來,賦予了他很多政治上的職能。

一般的套路是,霍元甲跟大刀王五相交,感於譚嗣同捨身成仁的壯舉,之後在好友農敬蓀的引導下,接受了進步思潮,一路打怪升級、匡扶正義,屢次打敗外國拳手,以武衞道,捍衞民族尊嚴。

最後被奸人所害,死於宵小之手。

這是個兼具成長性和悲情色彩的傳奇故事,既符合我們對大俠的幻想,也是國家羸弱屈辱加身時的某種安慰。

但是關於霍元甲的影視作品,其口碑大都不太理想,這從豆瓣的評分上也能看出來。

黃元申、高雄、李連杰、鄭伊健、趙文卓等眾多明星都在不同的影視劇中塑造過這個經典形象,但是口碑都不是特別好。

在豆瓣上,只有1981年黃元申那一版的《霍元甲》拿到了8.3分,但這個分可能更多也是出於情懷,出於那首《萬里長城永不倒》。

以今年這版《大俠霍元甲》為例,武打設計不可謂不豪華,服化道也不可謂不精緻,但它的評分卻只有6.5分。

隨着網絡播放進度的持續,這個評分應該還會下調。

這又是為何呢?編劇們難道都寫不好霍元甲的故事?

霍元甲的生平

亂世裏總有傳奇。

清末民初,突然地出了很多武術家,孫祿堂、黃飛鴻、李書文、董振堂、王五、董百川、杜心武、霍元甲等等,他們在民間各有傳奇。

霍元甲是其中為數不多被冠之以“大俠”名號的武術家,他出身於鏢師家庭,祖傳武藝“迷蹤拳”,後被其改良為“迷蹤藝”,並在“精武體育會”中向眾人傳授。

精武體育會是霍元甲在同盟會倡導下開辦的體育團體,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精武門,其早期會員都是同盟會的骨幹成員,甚至陳立夫陳果夫兄弟都跟霍元甲學過武術。

1910年,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在上海既打敗過列強大力士,又成立了精武體育會,風頭很盛,遂從國內選派十幾名武術高手,由柔道會長親自帶領,來上海找霍元甲比武,但日本人俱都不是霍元甲和劉振聲的對手。

這時,日本人改變了策略,在比賽後舉行宴會招待霍元甲。席間聽聞霍元甲患有嗆咳症,並在此次比武中也有外傷,就介紹一名叫秋野的醫生為霍元甲治病。霍元甲服藥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逐漸惡化,於1910年9月14日病逝於上海精武體育會,年僅42歲。

霍元甲武功高強,任俠好義,打敗過列強的力士,救助過貧苦的百姓,還為革命貢獻過力量,他的故事裏滿是傳奇。特別是死於日本人的下毒,更容易激起同仇敵愾的情緒,在民族感情上,有天然的親近感。

所以,關於霍元甲系列的影視化改編,一直經久不衰,特別是在我們國家崛起的這些年裏,大俠霍元甲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義。


相關影視劇中存在的問題
  • 處理不好講原則和迂腐的關係。

霍元甲既是大俠,必然是正義並講原則的。但講原則沒有了底線、正義變成了老好人、有擔當變成了魯莽、熱血變成了暴戾,就有些過猶不及了。

李連杰的霍元甲好勇鬥狠,雖然後來在與洋人的擂台上完成了救贖,但這個故事在立意上就落了下乘,沒什麼內涵,套路太low了。

趙文卓的霍元甲則有些不太成熟,總也成長不了,吃一塹也不長一智。

在《大俠霍元甲》中,霍元甲新婚日啥交代都沒有,就跑去救王五。明明是個容易招禍的事情,偏又搞得眾人皆知,最後害得父兄慘死,閤家流浪。幫人送鏢,居然被一個人以同樣的套路連坑兩次,害得幼徒慘死,自己也深陷囹圄、染上毒癮。

劇情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反正呈現出來的霍元甲好似一個迂腐愚笨、不通人情世故的老夫子一樣,他總是在被誤解、被陷害、被搭救中不斷的循環着。

  • 過分追求完美

為了表現大俠的完美,編劇往往都安排他是後發制人的一方。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再忍忍!

以德報德是必須的,以德報怨也不稀奇,不解釋是常態。

為了表現霍元甲的完美人設,編劇還設計很多小故事來展現他的忠孝仁義,但是實際效果卻並不理想,免不了為義而奪孝,為孝又奪情,為情又奪理。

李雪健老師在《少帥》中飾演的張作霖,有一句很經典的台詞: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趙文卓這次的霍元甲就是典型的不通人情世故的人,雖然他看起來高大上的多。

以劇中霍元甲的經歷,到上海之後,還能發生那麼多的事情,實在是人情世故這方面修煉的太差了。最起碼他跟榮先生的誤會是不應該存在的,是霍元甲自己失了禮數。

霍元甲的主要功績有兩點,一是在武術上打破了門户之見,向外人傳授了迷蹤拳(霍家拳);二是表現了勇於反抗的民族精神,帶動了一時的尚武風氣。

但是,這樣的人為什麼一定要是完美的呢?

殊不知,越是追求完美,越容易留下破綻。

觀眾對俠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謂為國為民的大俠,一般都會附加反抗侵略抵禦外辱的屬性,比如郭靖抗元、喬峯擊遼、霍元甲打擂台。

大俠們既不能私德有虧更不能張揚跋扈,必須是忍無可忍之時才奮起反擊。這種情況,在積貧積弱時是無可厚非的。

就像我們玩《紅警》遊戲的時候,一開始一定是一門心思謀發展的,只重防守,到處採礦。等隊伍壯大了,那就得挨個打回去。

現如今,無論是國家實力還是民族的精氣神,都發展到了新的高度。忍讓換不來寬容也換不來和平,所以我們在新聞或者短視頻中看到有理有據懟外國人的,總是容易產生共鳴,瘋狂點贊轉發。

今天的時代精神,並不主張忍讓和謙卑,老百姓要學會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懂得用法律武器保障權益,國家也是如此。

以武犯禁固然不可選,但空有實力卻瞻前顧後,同樣難以獲得認同。

試問,在暴力和壓迫面前,霍元甲這樣的人都要選擇蟄伏,那麼普通人又如何自處?

偌大的精武門,拿一個造謠生事混淆視聽的報館毫無辦法,屢次三番受制於人,這為國為民的招牌能立的穩嗎?

結語

類似霍元甲、黃飛鴻、葉問等等武術名家在那個時代所表現出來的反抗精神,當然是永不落伍的。但是在具體表現手法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是應該有所區別的。

霍元甲的任俠好義,不見得非得通過殃及家人來表現;他的正直善良,也不必以犧牲自己來成全,熱血不是魯莽,成熟也不見得就是圓滑。

讓霍元甲多一些普通的人性,懂一些人情世故,多一點城府,也未嘗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