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強制戴口罩,熟悉的校園生活回來了 | 新京報快評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經典

理想中的校園,是學生們認真學習、盡情歡笑、暢快奔跑,重現這樣的場景,摘下口罩是重要的一步。

▲資料圖。學生參加運動會。圖/新華社

| 柳早

3月13日,教育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發佈《關於印發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技術方案(第七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高校、中小學、幼托機構開學後不強制要求師生佩戴口罩。

正常的校園生活就要回歸了。在新形勢下不強制戴口罩,意味着校園大體回到了疫情前的狀態,學生們的歡聲笑語可以盡情釋放而不必再有“遮擋”,青春洋溢的校園也本該如此。

校園不強制戴口罩,和學校活動本身的特徵有關。學生一天的在校時間長達數小時,長時間佩戴口罩上課必然會帶來憋悶的感覺,會給學生的上課質量帶來影響。

除了課堂教學外,校園還有大量室外活動、體育運動的需求,而戴口罩本身不利於這些活動的展開。早有專家解釋,運動時人體對氧氣的需要量會迅速上升,同時肌體組織產生的二氧化碳量也會顯著增加,但佩戴口罩會導致攝入的氧氣減少,同時二氧化碳無法及時排出,從而造成肌體失調。

此前也有很多學校考慮到了這一點,甚至於調整了教學計劃,減少了室外運動的安排。但對於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説,體育運動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應當加強的。不強制佩戴口罩之後,也更便於學校迴歸正常的教學秩序,各類體育運動可以迅速“安排”上。

當然,眼下也有些家長、學生擔心諸如甲流或其他疾病,依然有佩戴口罩的需求,但這和“不強制戴口罩”本身也不矛盾。

《通知》明確,“可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和意願選擇是否佩戴口罩”,也就是説“不強制”是針對新冠疫情的整體性安排,至於個人依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防護措施。

此外,不強制戴口罩目的是根據疫情形勢更科學地防控,並非撒手不管。《通知》在其他方面也有詳細的安排,比如要求高校要建設健康驛站,按需為校內輕型病例提供照護、臨時健康監測或適當對症治療;中小學就餐場所合理分配空間,師生適當錯峯就餐;托幼機構加強保健室建設,位置相對獨立,為有發熱等症狀的教職員工和幼兒提供臨時留觀等。

這些都意味着,教學場所仍需要從其他方面完善校園內的健康管理。當強制佩戴口罩、封校管理等措施不再施行,那麼如何配備相應的醫療資源,如何做好設施消毒保潔,如何加強日常的健康教育等,又都成了新的課題。

從這個角度説,各級學校的任務依然不輕,仍然要承擔大量的管理工作,保障師生的身心健康。現如今《通知》已經下發,那麼接下來各級學校也應該按照新的要求及時調整措施,讓《通知》儘快落地,同時也補上相應短板,讓學生可以享受更加輕鬆愉快的校園生活。

人們理想中的校園,是學生們認真學習、盡情歡笑、暢快奔跑,重現這樣的場景,摘下口罩是重要的一步。而全社會也應當共同努力,保障好疫情新形勢下的校園秩序。

學校是重要的社會景觀,學校的精神氣質也會向外輻射,當校園裏春意盎然,社會自然也會生機勃勃。

撰稿 / 柳早(媒體人)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