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上海9月26日電 題:接棒“黃金一代”中國“數學新生代”得金獎、發頂刊、願一輩子與數學為伴
記者李佳佳
“數學是比幸福稍微高一點的東西。”26日,2022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公佈獲獎名單,全球77位獲獎者之一、來自廣西貴港的北大數學博士周勝鉉在線上這樣説道。
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阿里巴巴公益聯合達摩院共同舉辦的公益賽事,報名零門檻,比賽純線上,首屆競賽就走出了像青年數學家韋東奕這樣的數學界“大神”。今年,本屆大賽吸引了55000餘人報名,最終獲獎者有一半是“00後”。這些大賽史上最年輕的“數學新生代”,將共同分享400餘萬元獎金。
本屆金獎產生了4位全新面孔,分別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盧維瀟、北京大學的陳澤坤、布朗大學的饒正昊、麻省理工學院的姚遠。四位金獎得主平均年齡25歲,都正攻讀數學博士學位。其中,生於1998年的金獎得主姚遠與2020年的銀獎得主張盛桐,本科階段就聯合團隊攻破了困擾數學界70多年的難題——高維空間等角線數量最大值問題,成果發表於數學四大頂刊之一的《數學年刊》。
“一代數學人有一代數學人的使命,期待冉冉升起的你們。”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説,“全社會都在期待中國數學新的‘黃金一代’,各位年輕人,此時此刻,你們正處在自己人生的黃金時代。”
21世紀初,中國數學界出現一批優秀的年輕人,如北大數院的劉若川、劉一峯、肖梁、許晨陽、袁新意等。他們年紀輕輕就屢創佳績,在國際數學圈嶄露頭角,被譽為數學舞台上的中國“黃金一代”。
20年後的今天,“黃金一代”的弟子也開始顯露鋒芒,他們中很多人,都願“一生與數學為伴”。“我很小的時候,大概兩三歲,就對數字很感興趣,小時候喜歡數街道門牌號、車牌號,我爸媽發現了也有意識地把我往數學方向培養”,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數論方面研究的盧維瀟説,現在看來我覺得當時的選擇還是非常正確的。
盧維瀟坦言自己在數學方面有着強烈的興趣和好勝心,他説:“這些年學數學,我發現數學比我想象中的要廣闊得多。數學就像一座精巧搭建起來的大廈一般,具有深沉而厚重的美。這種觸及靈魂的感動,也許只有真正的數學工作者才可以真正體會。”
作為中國數學“黃金一代”代表人物劉若川的學生,陳澤坤謙虛地説自己“從小到大,從來就不是那種最頂尖的學生”。
“做研究的日常就是在死路和死路之間溜達,所以也需要非常好的心態”,談及未來,臨近博士畢業的陳澤坤錶示自己還是想接着做研究,“倒不是因為做數學非常偉大而去做,而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收穫很多能讓你‘哇’一下的快樂”。
説到數學這門學科的吸引力,目前正在布朗大學攻讀基礎數學博士學位的饒正昊認為,儘管有時思考問題時沒有得到結果,但嘗試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非常美妙,能夠帶來很多啓發。“我以前就覺得做幾何題很有趣,比較具象,我也很享受畫圖的過程,有時候一個直觀清晰的圖也能開拓我的思路。這也是我後來選擇幾何拓撲作為研究方向的原因之一。”
在本科階段就和張盛桐攻破過困擾數學界70多年難題的姚遠則着迷於組合數學帶給他的奇妙感受,“組合數學對我來講最美的地方,就是可以從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找到聯繫,簡單的定義也可衍生出複雜而優美的結構,這個讓我非常着迷。比如卡特蘭數是組合裏特別基本的數列,但可以表達特別多的東西,又可以有特別多的應用。”
姚遠笑稱自己有點臉盲,所以沒有什麼特別印象深刻的數學家,“公式定理裏的人名我都記不住”。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對數學的喜愛,“數學就是好玩,即便現在做研究比較辛苦,但也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
周勝鉉也在本屆大賽中取得了銀獎的好成績,在他眼中,數學提供了日常世界另外一個方向的入口。“常常有人説,數學是更本質的東西,數學要揭開生活中的迷霧。但我不這樣想。我覺得數學更像是某種濾鏡,就像我戴的眼鏡一樣,它可以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重新看待日常生活。”
他覺得,選擇數學實際上選擇的不僅僅是快樂的瞬間,它還包括在做出問題之間的很長一段時間的痛苦、煎熬,看不到突破希望。“在數學家共同體裏,我們做數學,是因為數學是比幸福稍微高一點的東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