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宮秘史》到《甄嬛傳》,影視屏幕裏有關清朝歷史的宮斗大劇幾乎總能在各大平台上佔有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並且這種題材的影視劇往往都能獲得極高的評價。那麼,為什麼以清朝宮鬥題材的影視劇能夠受到大眾的歡迎呢?爾虞我詐的背後,究竟是歷史的黑暗和悲慘還是另有隱情?縱觀大清200多年曆史,所有的公主幾乎都沒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人性對待”,這也造成了另一個局面——清朝公主生育率非常低。而這一切離不開特定的歷史環境。
01
早在努爾哈赤決心征討大明之時,歷史記載當時為了籠絡草原和東北地區部族勢力,努爾哈赤將10個公主遠嫁他鄉,其中有4人嫁給蒙古王公,6人成為滿洲其他部族的妃子。
到了皇太極統治時期,與同盟部落聯姻成為了維護滿清政治利益的主流方式,他在位時期曾一口氣將15名公主遠嫁,其中11人遠赴蒙古草原,3人嫁給滿族王子,1人成為漢人貴族的妃子。
但是歷史記載這些遠嫁他鄉的滿族公主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沒能善終,過於強調聯姻來維護利益的滿人宮廷內部,也由於公主的大量出嫁而導致生育率極低,統治階級內部對於這種愈發嚴重的生育率問題始終沒能找到有效解決的方法。滿清建立之初,由於其內憂外患的局面,爭取外部盟友的支持遠遠大於貴族生育率的問題,也正是如此,由於公主大量輸出,導致其統治內部出現嚴重的危機。
02
另外,滿人在關於結婚的觀念上與漢人和其他民族有着很大差異,滿人強調“旗,民不通婚”和“婚嫁則不擇族類,父死而子妻其母”的混亂家庭觀念,這種色彩濃厚的封建氏族婚姻使得滿人通婚的條件非常之高。首先,滿人通婚強調門當户對和族內聯姻。其次,滿人根深蒂固的父系家族觀念使得家庭內部成員之間關係十分複雜,甚至可以説到了荒謬的地步。
這種倫理道德的缺失一直到皇太極時代,由於受到漢族先進的倫理道德教育,使得這種內部之間亂倫的情況得到了有效遏制。眾所周知,近親結婚帶來的惡果便是下一代基本生存能力和技巧的先天性迷失和極低的生育率。
03
權力的爭奪使得貴族內部着重於“內鬥”,國家的安穩似乎只和皇帝有關,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清朝歷史中,女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和明爭暗鬥也是其獨特的民族主旋律之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隨着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女人的地位有了顯著提高,加之受到漢族先進思想的同化,清朝貴族勢力普遍醉心於權力內部的爭奪。
另一方面,滿清的民間信仰中,關帝和娘娘神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關帝即關羽,是義的化身。而這個所謂的“娘娘神”則是滿清尤其是旗人婦女對神明的精神寄託,在眾多“娘娘神”中,滿人對於主管生育和疾病的“痘疹娘娘”情有獨鍾。
中國人常説“缺什麼,補什麼。”執掌生育和疾病的“痘疹娘娘”或許從側面反映出滿清建立之後,子孫生育率低的歷史現實。
結語
如果説明朝歷史是一部戰爭片,那麼清朝歷史則完完全全可以用“宮鬥劇”來概括。歷史上,受制於經濟條件,文化信仰和生存環境等客觀因素,造成了滿清統治階級從上到下幾乎每一任皇帝都要面對其男女生育率低下和後代質量的問題,清朝在中國歷史存在不到300年,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過於強調內部爭鬥,無節制的部族通婚和落後的生活方式以及信仰都是造成其清朝公主們難以誕下合格的帝國繼承人的原因。
在這種環境下,即便生下皇子也要時刻提防來自宮廷內外的暗算和陰謀,或許之前大火的《甄嬛傳》將這段歷史描繪得過於誇張,但在絕對的歷史事實面前,又有人能否認這一“規律”呢?因此,清朝的公主能順利地活下來已經是萬幸了,至於生育實在太過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