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早教誤區把孩子越教越笨!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一直帶着一種恐慌,怕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的沒有,怕別的孩子會的自己的不會,嘴上説着不在乎輸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潛意識裏仍然不允許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好。但是往往就是這種激進式的攀比導致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不知不覺地“跑偏”,把孩子“越教越笨”。今天就為大家分析4種普遍存在的錯誤早教方式。
4個早教誤區摧毀學習力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下家長們的確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大部分新型家長們也都意識到了早教的重要性:2歲教孩子識字、3歲送去早教班、4歲報名興趣班、5歲花錢送上學……生怕一個心軟和鬆懈孩子就會落於人後。
但是相信家長們身邊肯定也都有親戚或者朋友家的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孩子最初在同齡人中顯得出類拔萃,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笨”,他們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在玩耍和社交上也不如同齡人優秀,性格不如別人活潑,創造力也很欠缺……
4個早教誤區把孩子越教越笨!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家長們以前的“笨教育”法造成的。
孩子在上學後學習任務會逐漸增加,在“笨教育”法下成長的孩子在學習遇到困難時會很容易對學習產生一種無助感,喪失自信心,同時失去了最為驕傲的成績也會導致他們在感情和行為上表現出一種消極狀態,而此時不明所以的家長們會以為是孩子變“笨”,或者不夠努力。
那麼到底是哪些“笨方法”呢:普遍表現為以下4點;
1、過早地進行知識傳授,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
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於是本着“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打着“早期教育”的旗號過早地強迫孩子進行讀、寫、算等訓練,在不瞭解孩子心智發展的情況下一味地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制定學習目標,對孩子進行“高標準、嚴要求”。
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危害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很多知識並不符合該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能夠在強逼下死記硬背,但是卻並不能真正理解,所以這種學習並不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相反的會給孩子帶去很大的精神壓力,讓孩子失去快樂童年的同時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另一方面,有些家長誤解“孩子潛力是無限的”觀念,為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並且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幫助,導致孩子屢試屢敗,從而喪失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
2、單純地要求孩子死記硬背,不引導孩子自己探索
也有不少家長,單純地要求孩子死記硬背,唐詩三百首、詩經、論語等等。而孩子不理解其含義背起來就十分的困難。雖然孩子在一些時候會表現出超強的“背誦”能力,比如他們會模仿電視廣告詞等,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適合去死記硬背大量的書本知識。
這種做法一般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小學時成績名列前茅,但是一到初中就快速下滑。這是因為小學的知識可以靠粗暴的死記硬背來解決,但是初中課程難度突然增加,需要很多理論和邏輯上的思考,必須靠舉一反三才能理解完全。而如果孩子依然只有小學時的學習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思考的能力,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差”。
4個早教誤區把孩子越教越笨!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3、只顧言傳,沒有身教
這是當下80%的家庭都存在的問題。家長只知道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要求孩子玩具要擺放整齊,自己卻把衣服襪子隨處亂丟。這樣“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教育方式勢必會讓孩子感到“不服”。一方面會失去家長的威信,另一方面也無法成功養成孩子的好習慣,會讓孩子變得“打一下動一下”,一旦脱離家長的管教就會放飛自我,果斷拋棄以往的好習慣;同時孩子長大些自我意識強烈的時候也會出現嚴重的叛逆現象。
4、把“笨”字掛嘴邊,給孩子過多負面暗示
“小笨蛋”是很多情人之間的愛稱,但是有些家長如果把這種愛稱用到孩子身上,那麼孩子很可能感受到的不是你濃濃的愛意,而是被一個“笨”字打擊得十分沮喪。很多時候家長無意的負面語言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當有人誇自己的孩子時,很多家長就會隨口接到“哪有,平時笨着呢”“哪有,在家的時候也特別不聽話呢”“哪有,跟你家孩子比差遠了”……
如果家長總是給孩子這樣的負面評價,那麼孩子勢必會形成一種自我暗示:我已經盡力了,我已經覺得自己做的很好了,可是實際上好像並沒有,媽媽依然覺得我很差勁,我永遠都做不好,不能讓別人滿意和喜歡,我想我應該就這樣了。這樣的孩子會自卑和嚴重的自我懷疑,這對他以後的工作、學習和社交產生的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
3個正確方法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那麼摒棄之前的錯誤做法,家長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3個教育方法,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1、適當設置目標,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悦
研究表明:人在成功時大腦會釋放快樂激素“內啡肽”,並且這種激素會“上癮”,會刺激孩子去重複這一體驗。所以只有讓孩子體驗成功,孩子才會願意不斷去嘗試,去努力,做學習新的技能,去把一件事情做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當孩子要求一起幫忙做家務時家長不要直接拒絕,分配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去做,併為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導,讓孩子成功完成一項家務,這樣家長也會慢慢培養起自己的小幫手,讓自己輕鬆很多。千萬不要把自己和孩子明確分工:“你去玩你的去,你去看你的書去,這些都不是你該乾的事!”
同時如果孩子做的不是很理想,比如孩子捏的老虎像一隻兔子,那麼家長也不要以任何心態(認真或玩笑)去嘲笑孩子,應該去指導孩子,辨別兩者之間的差異,抓住兩者的特點,再次一起嘗試,把它做得更好。
如此,孩子通過行動和努力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並因為愛上成功的感覺而不斷進行新的學習和努力,那麼孩子勢必會在這種自主的良性循環中取得健康快樂的成長。
4個早教誤區把孩子越教越笨!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2、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如果對一件事情感興趣,那麼就自然願意投入精力,旁人看起來再辛苦自己也是樂在其中。所以如果家長們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愛學習,就應該把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作為早期教育的主要內容。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觀察事物的特點,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多向孩子提出啓發性的問題,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知識點,比如為什麼會有風,為什麼會下雨等等,培養孩子主動探索的興趣。
同時對於孩子主動表現出來的興趣愛好家長一定要給予鼓勵和支持。要知道,一個長期堅持的愛好對一個人的性格培養、品質形成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孩子會在自己的興趣中養成堅持、專注的品格,這對他以後的學習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
4個早教誤區把孩子越教越笨!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允許孩子失敗
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那麼他就是一個失敗者。這就需要家長放棄完美主義,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着幫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放到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要保持平常心,安慰孩子,陪孩子共同反省。反省的方法是先聽孩子的想法,正確的及時讚揚,錯誤的委婉提醒,切忌斥責、嘲笑。
發展心理學家指出,孩子還不具備自我評價的能力,大多是靠他人的態度來認識自我。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失敗經歷要給予足夠的包容,不要用憐憫的態度對待孩子,也不要劈頭蓋臉地責罵,而是要讓他明白:每個人都不是“常勝將軍”,都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失敗人人都會碰到,勇敢、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努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 我們將及時處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4 字。

轉載請註明: 4個早教誤區把孩子越教越笨!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