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同濟大學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在四平路校區一·二九運動場和嘉定校區操場舉行。今年,同濟共有來自全球各地的4753名本科及預科生、6177名碩士研究生和2001名博士研究生新生。
校長陳杰發表了題為《同濟天下,追求卓越,書寫不負時代的靚麗青春》的講話。
陳杰説,大學,是追求真理的地方,通過研究學術發現真理;大學,是師生的學術共同體,以一流的學術研究支撐一流的人才培養。“我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要打造的是一流的師生學術共同體,要建設的是以學術與育人作為第一價值追求的師生共同家園。”
在新的人生旅程開始之際,他寄語新學子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仰望星空、志存高遠。他認為,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僅在科學研究領域,就還有很多原始創新的難題需要解決,還有很多“卡脖子”的技術需要攻克。青年是永遠的創新生力軍,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新一代同濟青年要勇擔比同齡人更多更高的社會責任,要通過現在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實現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類的文明進步。
二是希望大家格物窮理、勇於創新。他提出,大學的使命就是以基礎性、交叉性、綜合性的研究,為培育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夯實根基。不管是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還是人文學科,創新已成為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希望大家執着堅守、追求卓越。陳杰説,通向理想的道路從來都不平坦,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困難和挫折將是前行中的常態,未來求學生涯中的難題可能會接踵而至。因此,進入新的學習階段後,每一位同學都面臨着思路的轉換和行動的改變,都需要在前進的道路上練就更強大的內心,都要把執着堅守、追求卓越的精神,作為錘鍊品格、完善自我的強大支撐。
以下為演講原文。
同濟天下 追求卓越
書寫不負時代的靚麗青春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
早上好!
秋風和煦,天朗氣清,在這個美好的日子,我們迎來了2021級的新同學。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方守恩書記、代表全校師生,對來自全球各地的4753名本科及預科生、6177名碩士研究生和2001名博士研究生表示熱烈的歡迎!歡迎大家成為新同濟人!同時,也向辛勤培育你們成長的家長和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學們,你們朝氣蓬勃、各有精彩,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你們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通過努力如願來到同濟求學。你們的到來,讓同濟這所擁有114年曆史的巍巍學府更加充滿活力、熠熠生輝。你們是同濟校園中嶄新的靚麗風景!
大家初進同濟,遇見的是清新靜謐的校園、風格各異的建築、琳琅滿目的美食,還有熱情的“紅馬甲”志願者、親切有愛的師長,校園處處散發着純淨的美麗。而這些純美的背後,則是悠悠百年的同濟文化積澱,是代代相傳的同濟精神特質,是深深內化的同濟價值追求。
大學是什麼?如何認識同濟?怎樣在同濟度過寶貴的求學時光?這些問題,我想借此機會與各位新同濟人做一點交流。
作為教育機構,育人是大學的根本任務。而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打好堅實的學術基礎。大學,是追求真理的地方,通過研究學術發現真理;大學,是師生的學術共同體,以一流的學術研究支撐一流的人才培養。在當下,同濟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任。我們建設一流大學,要打造的是一流的師生學術共同體,要建設的是以學術與育人作為第一價值追求的師生共同家園。
在悠久的辦學歷程中,同濟人始終根植祖國大地,以科教興國為己任,用開放的胸襟和全球的視野培養人才,開展學術研究,在科教園地百花齊放中獨領風騷。建校初期,常務校董袁希濤曾勉勵同濟學子:“中國之大患,曰貧曰弱,救貧莫若工,救弱莫若醫,務望諸君,各求深造,以養成將來救國之人才”,學校教授當時最先進的醫學和工程科學知識,為中國培養了諸多急需的醫生和工程師。抗日戰爭時期,即使在學校西遷到四川李莊辦學的艱難歲月裏,同濟師生仍然不廢研求,攻克了“麻腳瘟”等疑難病症,獲得了學術獎勵一等獎;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教授藉着窗外積雪反射的亮光,在顯微鏡下堅持着胚胎學的前沿研究;學校在此期間培養學生30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就有20多位。新中國成立以來,同濟師生不斷推進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中國大地處處留有同濟人的智慧結晶和奮鬥身影。
同學們!我們正身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的時代。今年,我們熱烈慶祝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宣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面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生逢其時,又使命在肩。大家來到同濟,理應懷揣超越學歷與求職的高遠理想,把追求科學真理、探索事物本質、淬鍊精神品格作為奮鬥目標。我衷心地希望你們能夠繼承同濟人的優良傳統,踐行“同濟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同濟文化,希望經過同濟的學業培養和文化浸潤,每一位學子都能夠為將來“立一等學問、成一流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學校期待每一位學子傾情擘畫美好未來,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努力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擎天之柱、棟樑之才。
在新的人生旅程開始之際,我想對同學們提三點希望,並與大家共勉。
希望大家仰望星空、志存高遠。目標決定方向,要想翱翔天際,須有鴻鵠之志。我們講“同濟天下”,彰顯的既是放眼全球的廣闊視野,更是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僅在科學研究領域,就還有很多原始創新的難題需要解決,還有很多“卡脖子”的技術需要攻克。青年是永遠的創新生力軍,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志向不同,表現出的行為方式就不同,產生的結果更不同。作為新一代同濟青年,從現在起,希望同學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釐定前行方向,樹立遠大學術志向,敢於挑戰科學難題,用高遠的目標引領求學生涯和人生航向。作為新一代同濟青年,你們要勇擔比同齡人更多更高的社會責任,要通過你們現在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實現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類的文明進步。
希望大家格物窮理、勇於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支撐。大學,以創新為永葆活力之根本;大學,也是推動創新的重要主體。時代在不斷髮展中提出了諸多舊模式下難以解決的問題,大學的使命就是以基礎性、交叉性、綜合性的研究,為培育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夯實根基。不管是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還是人文學科,創新已成為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不同學科,也正在以其各自不同的方式塑造着我們的創新理念、創新品格、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方法。儲備知識、汲取經驗是創新的基礎;發現問題、敢於探索是創新的動力;勇攀高峯、創造未來是創新的目標。對於各位孜孜求索的青年學子而言,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無論身處哪個學堂、哪個學科專業,都要以求真為目的,學會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都要夯實寬厚的學術根基,樹立強烈的創新探索意識;都要培養強大的思辨能力和敏鋭的創新思維,培育崇尚科學、格物窮理的精神;都要努力從本源上弄清問題的實質,尋求破解的路徑。同學們,相信同濟“嚴謹、求實、團結、創新”的校風定能不斷浸潤和塑造你們,讓你們形成終身受用的良好習慣,在求真與創新路上行穩致遠。
希望大家執着堅守、追求卓越。個體的成長、學校的發展、國家的強大,都離不開我們執着堅守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行動。大學時代,最適合播撒理想的種子,我們要將國家和民族的期望牢記在心中,要把個體的價值追求融入時代潮流,要讓追求卓越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通向理想的道路從來都不平坦,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困難和挫折將是前行中的常態。以如何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為起點,未來求學生涯中的難題可能會接踵而至:在高中階段如魚得水的同學,進入大學後若是“放飛自我”,可能會遭到挫折;曾經得心應手的學習方法,若不及時根據新的學習要求作出調整,可能會遭遇瓶頸;原本優秀的你進入全新的優秀羣體後,可能還面臨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和重新定位;努力爬坡、追求卓越的過程可能也是不斷經受磨鍊、遭遇失敗的過程……因此,進入新的學習階段後,每一位同學都面臨着思路的轉換和行動的改變,都需要在前進的道路上練就更強大的內心,都要把執着堅守、追求卓越的精神,作為錘鍊品格、完善自我的強大支撐。同學們,同濟的先輩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看到今年錄取通知書中同濟老學長們手寫的筆記,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觸。希望先輩學長們這些良好的習慣和優秀的品質,能照亮你們在同濟前行的路。
同學們,新的征程已經開始,希望大家在“同濟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同濟文化薰陶下,繼承和發揚“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的精神,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在同濟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國家、無愧於自己、無愧於未來的靚麗青春。我期待着更好的你們!
謝謝大家。
作者:吳金嬌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同濟大學供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