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別讓孩子活在“魚缸”裏,你給孩子的空間,決定着孩子成長速度!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經典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如今不比過去,獨生子家庭越來越多,家長們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這唯一的孩子身上。

許多爸爸媽媽們逐漸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們的重要性,於是他們都主動擔起了老師的角色。

但對於如何去教育孩子們,卻有些束手無策。為了孩子們可以“有出息”,爸爸媽媽們對孩子們做了什麼呢?

有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的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的孩子每天都圍繞着作業、補習班、興趣班,每天都在被迫學習。


有的爸爸媽媽們只相信金錢是萬能的,對孩子們的獎懲一律與物質利益掛鈎;有的爸爸媽媽們只知道去幹涉孩子們的獨立與自由,根本不尊重孩子們。很多的爸爸媽媽們為了能夠讓孩子成材,孩子們的每一件事情都被爸爸媽媽們“包辦”。

爸爸媽媽們認為只要是我認為對孩子們好的事情,那麼就不需要去過問孩子們的意見,慢慢的留給孩子們的空間就越來越少。

但是爸爸媽媽們要知道不可以對孩子們管的太多,隨着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們要有意識的剋制自己。不要什麼事都為孩子們做主,要儘可能的讓孩子們獨自去接觸社會、去體驗各種經歷。

學會尊重孩子們的想法、信任孩子們的能力、給孩子們一個自由自主的空間,讓孩子們在人生的天空裏自由翱翔。


能不能別煩我了,你在替我活着嗎?

寶媽美美在朋友圈吐槽到:“孩子這次模擬考試又是倒數,自己補習班、學習班報了一大堆,什麼都用沒有!看來要試試家教了。”

馬上就有人給美美出謀劃策説:“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名校,做的哪些試卷,碰到了一樣的題。”又有人評論説:“孩子的學習不一定要補課,自己家的孩子就沒有怎麼上過補習班,可是成績還是照樣名列前茅。”

太多意見充斥在美美的腦海裏,她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才是對孩子最有利的。在生活中,美美對孩子的教育很上心。

美美認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美美每天早上都按時按量的給孩子準備營養早餐、煮雞蛋等等,每天晚上一定要喝牛奶才能睡覺。


學習上也是一絲不苟,一回到家就是做作業。作業寫完了便在房間裏看課外書,寫一下最近買回家的練習題。

看電視這件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在美美家卻是一個“大忌”,美美認為看電視一來會影響孩子學習使孩子分心,二來美美覺得自己沒有起到一個好榜樣的作用,不利於家庭教育的開展。

所以只有在週末的時候,美美一家才能選擇一天來看一個小時的電視,並且美美還限制孩子觀看電視的類型。

那天在看電視的時候,美美的孩子找到了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這個時候美美卻嚴令禁止了孩子並且告訴孩子:“你應該去看動物世界或者百家講壇,這樣有營養的電視節目。”

這個時候孩子狠狠的把遙控器摔在了地上,對美美大吼説:“別煩我了!好嗎?是我活着還是你替我活着?”美美聽到孩子的話後,呆呆地站在地上,不知所措。


家長過度緊張孩子的生活,會造成哪些影響?

1. 孩子變得沒主見

小時候爸爸媽媽們給孩子們安排各種興趣班,從不過問孩子們是否喜歡;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們私自把孩子們送到當地最好的學校,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長大後,爸爸媽媽們讓孩子們考哪個學校、哪個專業,孩子們就只能照着辦……在孩子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爸爸媽媽們都會“包辦”所有事情。

但是爸爸媽媽們這種過度緊張、干涉孩子們的生活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們變得沒有任何主見。

2. 離開家長“活”不了

現如今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爸爸媽媽們對孩子們的關注也與日俱增,很多孩子們都被爸爸媽媽們寵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或“小王子”。

當這些孩子們離開爸爸媽媽們獨自生活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自己沒有任何的自理能力。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任何的家務,也不知道該怎樣去照顧自己。

那麼這個孩子將來離開爸爸媽媽們去上大學的時候,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樣獨自生活、也不知道怎麼樣好好的照顧自己。


3. 情緒容易變得暴躁

在生活中,如果爸爸媽媽們過度緊張孩子們的生活,那麼孩子們就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如果孩子們處在極大的壓力下,那麼孩子們的脾氣就會變得十分的暴躁、易怒。

舉一個例子,如果孩子們在做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不停的進行干涉並且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有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的感覺,那麼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就容易產生暴躁的情緒。

4. 性格更加叛逆

在當今社會,很多的爸爸媽媽們都會和朋友吐槽自己的孩子一點都不聽自己的話、十分叛逆。其實孩子們出現叛逆的情況,往往都是由於爸爸媽媽們的錯誤行為引起的。

很多的爸爸媽媽們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為了保護孩子們都會過度的干涉孩子們,更有甚者還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們的身上。

當孩子們長期處於這種情況下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想方設法去反抗爸爸媽媽們,以此來贏得自己的自由。在贏得自由的過程中,孩子們就會慢慢的形成叛逆的性格。


為什麼孩子需要一定的自我空間?

1. 給孩子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爸爸媽媽們經常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們,從來不會去過問孩子們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是什麼。

其實爸爸媽媽們的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爸爸媽媽們應該給孩子們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們用來想象和創造。

舉一個例子,當孩子們在幫助爸爸媽媽們做家務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應該放手讓孩子們去做,讓孩子們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來完成家務。

當孩子們在做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應該讓孩子們自己去接觸和發現事情當中的規律,不要讓自己的思維固化了孩子們的思維。


2. 精神上的滿足

很多的爸爸媽媽們都會發現,當孩子們完成一件事情之後,孩子們會覺得非常的興奮。

其實這是因為當孩子們努力完成事情之後,他們的精神上就會得到充分的滿足,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超人”,覺得自己有很強大的能力。

例如,當孩子們獨立完成事情之後,孩子們就會不停的問爸爸媽媽們:“爸爸媽媽們,寶寶是不是很棒?寶寶是不是最厲害的?”

當孩子們説出這種話的時候,就代表孩子們的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如果爸爸媽媽們可以給孩子們足夠的自我空間,那麼孩子們的精神上就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孩子們也會更有自信。

3. 讓孩子更加獨立堅強

很多的爸爸媽媽們為了讓孩子們“少走彎路”,他們經常會私自干涉孩子們的生活,並且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們身上。

其實爸爸媽媽們的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們對爸爸媽媽們的依賴性更強,所以這時候爸爸媽媽們應該給孩子們足夠的自由,讓孩子們去主宰自己的生活。長時間下來,孩子們就會在實踐中變得更加獨立堅強。


別讓孩子活在“魚缸”裏,家長都需要這麼做!

1. 不干涉孩子的想法

很多爸爸媽媽們為了保護孩子們,讓孩子們更快更好的接近成功,這些爸爸媽媽們都會干涉孩子們的想法並且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們。

爸爸媽媽們的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們活在“魚缸”裏,永遠都不會真正的長大。所以爸爸媽媽們就應該親手打破這個“魚缸”,讓孩子們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

如果孩子們對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那麼爸爸媽媽們就應該鼓勵孩子們,並且不去幹涉孩子們的想法。讓孩子們充分調動自己的大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2. 鼓勵孩子去嘗試未知

很多被爸爸媽媽們過度保護的孩子們都會具有同樣的特點,那就是“膽小”。因為這些孩子們從小的每一件事情都被爸爸媽媽們“包辦”,從沒有自己去獨立做過事情。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們想讓孩子們突破這種桎梏,那麼爸爸媽媽們就要鼓勵孩子們去勇敢的嘗試未知的事情,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逃離”出爸爸媽媽們為他制定的“魚缸”。

3. 不包辦孩子的生活

一項研究表明,現如今很多的爸爸媽媽們都會“包辦”孩子們的生活。而過度的“包辦”孩子們的生活,只會讓孩子們慢慢的失去自理能力,不懂得如何獨自生活。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們想讓孩子們跳出“魚缸”,那麼就要對孩子們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學會生活、懂得生活。

隨着孩子們的成長,爸爸媽媽們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自由,讓孩子們學會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孩子們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裏。

如果爸爸媽媽們想讓孩子們快快樂樂的學習、健健康康的成長,那麼爸爸媽媽們就要給孩子們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而不只是把孩子們侷限於“魚缸”中。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