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選室友,一定比學校分配“香”嗎?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新生入學可以“自選舍友”,準交大新生們收到了學校的興趣愛好調研,可根據自己的作息時間、運動習慣、愛好等選擇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室友。

上海交大招生辦回應,研究生是今年才開始試行,往年學生也可以跟熟悉的人申請同一個宿舍,今年開始大規模“自選舍友”,新生可以自選興趣標籤、作息習慣,學校會按照同學院相同興趣的進行分配。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寢眠”,網絡上的一句玩笑話可見室友間的親密程度,但親密可能也意味着更易產生衝突。宿舍資源有限,個人空間相對狹小;而電子產品的豐富,使得相互資源佔用不僅限於物理空間。而且現今高校學生中獨生子女居多,如果入學後才開始集體生活,他們在適應獨立生活和學習的同時,還要面對宿舍成員不同的個性、生活背景和生活習慣。一屋幾人三餐四季,確實不是一件易事,最後“宿舍4個人5個羣”的調侃成真也不罕見。

自選室友,一定比學校分配“香”嗎?

而按照興趣標籤、作息習慣“自選室友”似乎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我‘早睡晚起’‘愛健身’‘愛美食’”,“期待的室友‘不吸煙’‘脾氣温和’”,如果符合彼此期待,就可以果斷“選他(她)”。學生提前按需選擇,“私人定製”,利於他們更快建立關係,適應新階段的生活。學校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儘可能的在初次分配時讓大家滿意”,雖然會增加行政管理難度,但也是其基於人文關懷作出的一定讓步。

總的來看,比起學校學院自行主張的宿舍分配,學生有機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意向,按照標籤“自選室友”至少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在這樣的匹配機制中,依然無法完全避免不客觀不全面的自我評價。而且,按照有限的標籤選擇,可能會造成易被“標籤化”、寢室成分單一等問題,況且這也並不能百分百確保大學宿舍生活的平靜和諧。試想,如若大家相處後發現未如當初設想,是否反倒會因為“自選”而更加懊惱?

宿舍作為大學生活中的最小“單元”,同樣擔起了生活層面重要的教育功能。宿舍中私密性與公共性交疊,個人生活與集體生活共存。在這樣一個生活空間,有助於學生個體釐清公共生活和個人權利的邊界,學會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如何尊重他人、包容差異,如何踐行契約精神、履行責任義務,進而幫助自己更好地融入將來的社會生活。

在面向社會的緩衝期,大學給予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更大的選擇權,努力讓大家滿意,自然是用心良苦,學生們也樂見其成。但也應當明白,每個人都處在選擇和被選擇中,而自由選擇的機會終究有限。社會人際往來、應接事務,無不需要個人智慧和相互磨合。如果能提前在校園中學會這樣一課,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原題為《自選室友,一定比學校分配“香”嗎?》 作者 吳亞琦 來源 光明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3 字。

轉載請註明: 自選室友,一定比學校分配“香”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