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接力讓“格桑花”綻放玉樹巴塘草原

教育接力讓“格桑花”綻放玉樹巴塘草原

圖為更松尼瑪(中)和同事們一起討論下一階段的教學任務。 張多鈞 攝

  中新網西寧10月18日電 題:教育接力讓“格桑花”綻放玉樹巴塘草原

  中新網記者 李江寧

  今年55歲的更松尼瑪是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第一民族中學校長,從教37年的他,用愛心澆灌着一代代“草原格桑花”,為他們插上知識的翅膀,指引人生的道路,幫助“花兒”們飛出大山,看到更寬闊的世界。

  1985年,剛從玉樹州民族師範學校畢業的更松尼瑪,不顧家人反對自願申請到條件最艱苦的新寨小學任教。更松尼瑪面對的學生全部是農牧民子女,教育基礎薄弱,有的甚至連一句漢語都聽不懂,這為漢語文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那時候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為人師表,不能誤人子弟,努力為落後的民族教育事業儘自己的微薄之力。”更松尼瑪説。

  當時農牧民羣眾送子女上學的積極性不高,針對這一問題,更松尼瑪挨家挨户的為家長講解送孩子上學的重要性。同時,他每學期都要組織召開五次以上的家長會,並及時宣傳《義務教育法》等法規性文件。通過不懈努力,學校區域內入學率有了明顯提高。

教育接力讓“格桑花”綻放玉樹巴塘草原
圖為震後重建的玉樹州民族中學。 玉樹州民族中學供圖

  在課堂上,更松尼瑪從不放過一個難點,一絲細節,總是耐心細緻地一遍又一遍地講解,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當天所學的內容。針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缺點和弊病,進行不斷地探索、研究,在實踐中得到完善。幾年來,他所帶班級的學生不僅成績優異,而且在校內舉辦的各項活動中始終高居榜首,得到了學校和廣大教職工的認可。

  一位好老師,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才文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從小追着犛牛長大的才文從一個“放牛娃”轉變為一名小學教師,説起自己的成長,才文最感謝的便是自己的老師。

  “小時候調皮,也會逃課,不認真上課,但幸運的是我的老師沒有放棄我,總是跟我談心,告訴我好好讀書才會有好的未來。”才文説。老師的諄諄教誨和真心相待打動了他,最終才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青海民族大學。

  那時候玉樹市藏文教師匱乏,才文在填報志願時毅然選擇了藏文專業,並決心要做一名教師,幫助家鄉更多的孩子,為家鄉的教育發展出一份力。

教育接力讓“格桑花”綻放玉樹巴塘草原
圖為才文(第一排中)與學生合影。 玉樹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學畢業後,才文如願成為了玉樹市第二民族完全小學的一名藏文教師。步入工作崗位的他,也遇到了很多頑皮的孩子。“我記得以前有個叫扎西的男孩子,很聰明但也很貪玩,他爸爸工作忙經常顧不上他的學習,孩子對學習也就懈怠了,上課睡覺、逃課都是家常便飯。”才文告訴記者,為了改變扎西的現狀,他多次找孩子的父親聊天,同時跟扎西講讀書的重要性,半學期後,扎西開始認真聽講,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升。

  讓才文欣慰的是,他的兩名學生考上大學後,也成為了玉樹市的鄉鎮教師。“我以前上學的時候,我的老師影響了我,現在我也影響了我的學生,我的學生現在成了老師,這就是玉樹教育的傳承。”才文説,“我在這裏出生、長大,對玉樹是有情懷的,能在這裏從事教育事業,是我的榮幸,看到家鄉的孩子一屆比一屆優秀,是我最欣慰的事。”

  據悉,十年間,玉樹市財政對教育的投入累計達到28.85億元,歷史性實現了控輟保學動態清零,高質量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驗收。2022年玉樹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6所,在校註冊人數27915人,殘疾兒童入學率94.59%,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0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三年學前毛入園率達91.69%,玉樹市中考成績連續九年排名玉樹全州第一。(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1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接力讓“格桑花”綻放玉樹巴塘草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