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寒窗苦讀十餘載,金榜題名天下知”。
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之後,很多人知識分子的“春天”終於到來,也非常感恩制度的開放,能讓自己重新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而高考制度幾經改革,才有瞭如今的制度,才有瞭如今的規模,這一切,也都要感謝前輩們的努力和付出。
相信,大家都非常好奇,現在的高考制度是幾經改革而來,那以前古人們的高考又是怎樣的呢?是不是也像現在這樣有嚴格的制度和政策呢?
就像是在電視上,每次都能看到誰誰誰參加科舉考試,而被大家熟知的也只有科舉考試的前三名。
心中也不免有疑問,古代的高考是不是也像現在這樣簡單呢?
從電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我們就能夠得知一二。
盛家的二兒子盛長柏、三子盛長楓,齊國公家兒子齊衡,寧遠候家兒子顧廷燁等等,都是同一屆的考生。
但考試的時候,眾多考生中,只有盛長柏一舉高中,雖然顧廷燁的成績也可以,但卻因説錯話被PASS。
由此可見,古代的高考制度還是非常嚴格的,並且想要得到功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麼,古代高考的制度是怎樣劃分的呢?
古代的科舉考試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非常像,只不過,公務員面試的時候,面對的是考官,而古時候面對的卻是皇上。
而且,在以前的時候,學士們想要參加科考,是要跨過四重“門檻”的,只有通過四重門檻,才有參加科考的資格。
第一道“門檻”:童試
古代的童試更像是現在的“小升初”,參加考試的學子也被叫做“童生”,而童生是沒有任何年齡限制的,哪怕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也可以參加。
如果童試過了之後,就可以作為“生員”到太學處(教育結構)去學習,然後去參加接下來的鄉試。
而且,通過童試的學子都會被稱為“秀才”,這在以前的時候,也算是有着“功名”在身,也會相對的獲得一些權利。
比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也有資格邁進下一道“門檻”。
第二道“門檻”:鄉試
鄉試和我們現在的“初升高”很相似,是由各州、府舉辦,一般在八月舉行,而這也有一個大家都聽過的詞,叫做“秋闈”。
參加秋闈的人,都是進過篩選的高知識分子,但也意味着通過率會減少很多,如果在鄉試中殺出重圍,也就意味着考生中舉,成為了“舉子”。
而舉子在以前的時候,就已經是高知識分子了,甚至,高中了舉子的人,可以成為當地的知縣,成為朝廷中的一員,或者邁進下一道“門檻”。
第三道“門檻”:會試
會試和我們現在的“高考”差不多,通過了鄉試的舉子,就要進行我們常聽到的“進京趕考”,去京城的貢院進行考試。
而進京趕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家比較遠的考生,都會提前大半年出發,就是怕耽誤了科考的時辰。
而那個時候,會試的制度就已經很嚴格了,考生進入考場前不僅要被搜身,甚至還要當場洗澡,避免作弊。
第四道“門檻”:殿試
殿試是最後一道門檻,和現在的“公務員面試”很像,也是面見皇帝的機會,而殿試則是由皇上親自主持的考試,旁邊也會有閲卷大臣、讀卷大臣等等,來協助皇上判卷。
只不過參加殿試的基本上都是會試的前三甲,而殿前的前三名,就是大家熟知的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古代的錄取看似簡單,但其實困難重重。
也許在我們現在的目光看來,參加科考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在以前的時候,參加考試真的並不容易,甚至全村能供出一個“舉子”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了。
而且,古代的中榜率和現在也大有不同,現在由於政策的原因是不可以復讀參加高考,而以前是考不上可以繼續考,直到考上為止。
但者卻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由於古代的考試每3年為一個週期,3年才能參加一次,如果沒通過只能再等3年,所以,古代很多人一生都在考試,這話也是沒錯的。
由於每個朝代的錄取資格都不同,可縱觀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中,狀元人數只有649位,可想而知有多麼困難。
結語:
我們並不能用現在的眼光以及道德標準去衡量以前的任何事物,但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就像是現在的年輕人,缺少持之以恆的精神。
所以,在如今這樣美好的生活環境下,考生也要珍惜。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古代的科考有什麼看法呢?你覺得制度有怎樣的不同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