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大家好,我們的逸仙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前言
韓翃的這首七言絕句《寒食》也叫做《寒食日即事》,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他還因為這首詩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晉升,成就一番君臣之間的佳話。
關於這首詩的含義,歷來眾説紛紜,有不少名家認為,其中有諷喻之意。
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一、皇帝大筆一揮,與此韓翃
建中年間,唐朝德宗皇帝李適(kuò)在位時,缺少一個起草文書的人,中書省的人選都不太合適。大臣們犯了狐疑,乾脆問皇帝自己有沒有看好的人。德宗皇帝説:這個職務給韓翃吧。
大臣們下去一查,又犯難了,因為當時有兩個韓翃,於是把兩位都報了上去。皇帝見了御筆批覆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青煙散入五侯家”,與此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此時的韓翃已近遲暮之年,同僚們大多是新來的年輕人,都不太尊重這個老頭子,據《本事詩》記載:
時韓已遲暮,同職皆新進後生,不能知韓。共目為惡詩韓翃。翃殊不得意,多辭疾在家。唯末職韋巡官者,亦知名士,與韓獨善。一日夜將半,韋扣門急。韓出見之,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
當時只有一個姓韋的小芝麻官與其關係不錯,他得知這個消息時,半夜就趕來報喜。韓翃一開始還不相信。後來説到這首《寒食》詩的時候,韓翃還才半信半疑,結果,早晨就接到了通知。
韓翃因這首《寒食》而被皇帝賞識,後來官至中書舍人,成為大曆十才子中職位最高的人。
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二、青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前2句寫景,同時説明了時令:
後面2句,才是這首詩的主旨:
日暮漢宮傳蠟燭,青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節是一個傳統節日,為了紀念介子推,這一天家家户户禁火。寒食後重新生火,被稱為“新火”。蘇軾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中曾經寫道: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日暮漢宮傳蠟燭,時辰一到,皇帝賞賜新火給大臣 。首先收到皇帝賞賜之人,自然就是皇帝最為親近、朝中最為顯赫的人物了。
可見,青煙散入五侯家,這個五侯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個稱呼。
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三、“五侯”寓諷
《寒食》中的五侯,是一首詩中的關鍵意象。
大多數詩評家認為,這裏的五侯,是指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東漢時期,梁冀以外戚身份專權近二十年,扶持過三位皇帝上位。相權威脅到君權的時候,自然會產生矛盾。漢桓帝羽翼豐滿之後,設法誅滅了梁冀。
在這次行動中,宦官單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個人立下了大功,因此被皇帝同時被封侯。
從此,朝政大權從外戚落入了宦官手中。
而唐朝的滅亡,很大的原因也是由於中唐以後的宦官作亂。因此這首詩中的“五侯”二字,很容易引起讀者的聯想。
從整首詩來看,是一派祥和的面貌,但是結尾一句中的五侯二字,卻暗含諷喻。
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四、唐德宗對於宦官態度的轉變
唐德宗李適(kuò)在位前期,信任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甚至在他即位的當月,就將掌握大權的宦官劉忠翼賜死。
建中四年時,發生了"涇師之變",唐德宗信任的禁軍武將竟然沒有召集士兵守衞,反而是身邊的宦官保護了他。
唐德宗從此對於宦官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李適重返京師後月,就將神策軍分為左右兩廂,分別有宦官統領,宦官的權利又一次得到了增加。
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是唐德宗的年號, 涇師之變發生在建中四年。據説唐德宗欣賞韓翃時,大約也在建中年間,當時的唐德宗,應該還沒有重用宦官。
清代學者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説:
“唐之亡國,由於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於春秋也。”
通於春秋,即春秋筆法,詩人用五侯暗指宦官專權。
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結束語
唐代宗是唐德宗的父親,代宗被宦官李輔國等人擁立為帝。在唐代宗的時期,宦官開始掌握兵權。
這首詩中的五侯諷喻之意,唐德宗或許並沒有多想,只是把五侯當做寵愛的大臣吧。
涇師之變後,皇帝轉變了對於宦官的態度,也許還更欣賞這裏的“五侯”吧。
@老街味道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筆下的王孫另有深意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3 字。

轉載請註明: 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