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鋼琴家》之中有這麼一個片段,講述的是主角在和自己的家人分開之後獨自在華沙城內生活,在華沙城內打工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波蘭人,這個波蘭人給他透露消息,他們準備起義,希望鋼琴家可以加入他們,可惜的是鋼琴家拒絕了。
或許有人會因此感慨鋼琴家的懦弱無能,可是鋼琴家卻也因禍得福僥倖逃過一劫,這次起義的背景是在二戰後期的1944年。
此時希特勒的德國也進入了相對窮途末路的局勢,內部大量的德國高層軍官開始對他相當不滿,其中就包括“德國三大名將”之中的隆美爾和古德里安,此時他們都已經官至元帥和大將;外部德國也不得不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局面,在東線,蘇聯經過十次突擊之後收復了全部國土,並逐步朝着德國本土發動進攻,而英美聯軍則聯合制定了“諾曼底登陸”行動,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直接從側背威脅了希特勒集團。
就在這種背景情況之下,當時早已經被德國瓜分的波蘭便籌劃復國,於1944年8月1日發動了“華沙起義”,可最終的結果就如同開頭所説,鋼琴家本身拒絕參與僥倖逃過一劫,可是大量的波蘭人卻死於這次起義之中,華沙城在這之後成為了一片殘垣斷壁。
波蘭起義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此時首當其衝的就是位於德國和蘇聯之間的緩衝國:波蘭。
面對德國機械化兵團的迅速推進,當時的波蘭雖然也號稱“歐洲軍事強國”,可是其戰術思維都處於一戰時期,大部分部隊還是以騎兵為主進行快速推進,而德國卻早已邁入了機械化軍團,以騎兵對抗坦克無疑是以卵擊石,最終波蘭在抵抗了一個月之後便宣告淪陷。
不過波蘭這個民族倒很頑強,歷史上他們將近三次被瓜分,可是卻又幾乎奇蹟般的復國,在波蘭被淪陷之後,部分波蘭人如同二戰時期的法國一般組成了一個流亡政府,在當時靜靜等待時機。
而時間到了1944年,此時德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更主要的是當時為了應對盟軍的兩面進攻,德國不得不抽調波蘭軍隊去抵抗蘇聯人,此時華沙城內的德國士兵大致只有4萬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二流的守備部隊,和一開始那種身經百戰又摧枯拉朽的德已經有了截然不同之勢。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波蘭國內軍宣佈在1944年8月1日發動起義,由於行動非常迅速,而德國當時又分散在華沙各個地方,一時之間無法迅速鎮壓起義,而且隨着起義的迅速壯大,加入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此時形勢一片大好。
而在外圍,蘇聯的大軍也正迅速逼近維斯瓦河,如果不能迅速鎮壓起義,那麼此時德國就會陷入內外夾擊的尷尬局面,到時候局勢更難收場。
然而這次起義持續沒多久,一開始的勢如破竹沒過多久形勢就迅速急轉直下,起義僅僅持續了一個月便被德國無情鎮壓,而隨之付諸一炬的還有華沙以及大量的波蘭人民。
波蘭人“神奇”的腦回路讓華沙起義最終失敗
那麼華沙起義的失敗緣由是什麼呢?其實如同《鋼琴家》之中表現的一般,很多的人心不齊,面對德國的鎮壓,鋼琴家想的是苟且偷生,而歌手夫婦想要拼死一搏,人和人的差距這麼大,內部不團結又怎麼可能成功呢?
當時發動起義的波蘭人有大量的派系,由於起義事起倉促,而且在德國的高壓控制之下,發動起義時有大量的士兵缺醫少藥,英美方面和起義軍溝通好的接應物資也沒有按時送達,因此在彈盡糧絕之下本該一致對外的槍口則對準了自己的同袍。
隨着起義規模越來越龐大,問題也隨之浮現而來,受到波蘭國內起義軍的影響,大量的波蘭人民也加入了這場戰鬥之中,可是波蘭國內就並不信任這些後期加入的波蘭起義者,在前方一面和德軍作戰,一面又在後方搞內鬥,將他們手中的槍支彈藥據為己有。
其次波蘭人是真的不知道接受教訓,二戰初期,德國對波蘭宣戰之後,當時的盟軍英法兩國給波蘭開了一張“空頭支票”,説只要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就會調停。可最後的結果呢?英法兩國並沒有兑現諾言,甚至眼睜睜看着波蘭被德國攻擊。
然而波蘭人當時還是一廂情願的相信着英美等國,當發動起義之時,英美等國曾經許諾要給波蘭人空投物資以支援起義,然而事實上直到起義結束,英美等國的物資始終沒有運抵華沙,波蘭人一直在孤軍作戰。
第三那就是孤軍奮戰,波蘭這個國家有點特別,不論和誰當鄰居,他和誰的關係都很不好,甚至和他同一個人種的蘇聯人他都不信任。
在波蘭要發動華沙起義之時,斯大林向波蘭人承諾輸送物資,事實上在薄波蘭發動起義的時候,他們的確向華沙輸送了大量彈藥,同時又從外面強攻維斯瓦河策應波蘭人。
可是對於蘇聯人的一切所作所為波蘭人還是對他們極為不信任,甚至當蘇軍進入了華沙表示願意和波蘭一起戰鬥,波蘭人直接將他們囚禁然後晾在一邊。
那邊英美的空投物資沒到,這邊波蘭人又極度不信任蘇聯人,自己內部各個派系之間又是自相殘殺,最終的結果就是波蘭人陷入了孤軍作戰的局面。
而反觀德國,在戰局初期雖然呈不利局面,可是到底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當回過神來之後就迅速派出部隊鎮壓了起義,而這次浩大的華沙起義因而告終,這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勢單力孤,但是更多的還是有波蘭人神奇的腦回路在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