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上線率逾90%!這所老區縣中有何秘訣?
沒有區域優勢
沒有資源優勢
沒有人才優勢
這三個“沒有”
是很多老區縣中
面臨的普遍情況
娃們要走出去
要見識更大的世界
怎麼辦?
位於閩西革命老區山區的寧化一中
或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
2017年以來
這所學校
每年有200餘名學生考進985/211高校
一本上線率超50%
本科上線率達90%以上
或許,他們的秘訣
是改變許多孩子命運的法寶
從粗放到精細
這裏有新的管理方法
小縣城的學生
很少參與校外培訓
學校更注重
讓學生在校內把知識“吃透吃飽”
學校引入了
初高中銜接機制、導師制等
保證學生學習過程“隨時有人盯”
全方位關注學生成長
針對困難學生
學校格外操心
提出——
扶志:談心交流座談、勵志專題講座
扶智:科任教師“多對1”進行學業幫扶
扶助:專門人員落實困難學生資助政策
2017以來
600多名困難學生
從這裏考上了大學
校長吳太明説:
“山區縣中孩子首要的需求是
通過高考的跳板登上大平台
才能獲得更好的條件和機會
去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師資力量弱?
那就讓教師行走在成為名師的路上
面對高質量新教師短缺
結構老齡化等問題
寧化一中想到了一個法子:
不能單兵作戰
而是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師團隊
以科學管理方式
提高教學水平
骨幹教師與年輕教師“結對子”
訂合同、議措施、帶業務、傳經驗
鼓勵教師參加技能大賽、課題研究
成立名師工作室
發揮帶動示範作用
教學科研有成效
就有獎勵
2015年,學校成立高考研究室
針對新課標、新高考進行前瞻性研討
每學期編輯出版三期《試題原創》
這成為寧化一中的特色教研工作
吳太明説:“名師是折騰出來的
健全教師培養機制的同時
也要改進教師評價機制
充分肯定教師的勞動”
為了增強老師們的歸屬感、認同感
學校每年舉行一次
極具儀式感的“班主任節”
以説、畫、唱、詠等形式為班主任畫像
使其成為學校的“熱門崗位”
每年教師節
為從教30年並且還在一線的教師
頒發“益壯彌堅”獎牌
形成與學校同呼吸、共命運的認同感
寧化一中數學教師賴國強
如今已是
福建省先進工作者
市級名師工作室帶頭人
他説:
“是寧化一中培養了我
榮譽不僅屬於我
還有長期耕耘一中
並肩奮鬥的同事們”
重視升學率
但又不僅僅是升學率
“體教融合,健體鑄魂”
是寧化一中的辦學特色
體育課不允許被其他課佔用
學校籃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上
課餘時間,遍佈學子運動的身影
春季,有素質拓展運動會
秋季,有趣味運動會
日常,有各類球賽
社團活動
在寧化一中也並未缺席
基於地方特色和校情
學校共有30個社團
如客家文化研究社、民樂社、英語話劇社等
時間安排在每週五下午
第三節課後
機器人社雖然基礎薄弱
但學校舍得購進先進的設備
讓學生開闊視野
“縣域學校在發展初期
重視升學結果
但當學校發展到一定階段
也需要將創新型人才培養
和升學目標相輔相成”
吳太明説
縣中興,則縣域教育興
縣中強,則全縣民心安
校長吳太明這樣説起自己的工作
“只有全面推進
學校綜合改革與制度創新
我們才能殺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