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屈辱的漢人朝代,腐儒不但害國,還影響了民族個性
中國歷史上哪個漢族統治的朝代最屈辱?清朝從鴉片戰爭被打開國門,不斷與西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屈辱了70多年,但清朝是女真人政權,並且從割地面積、賠款數量、屈辱的時間,遠遠不及今天要説的歷史上的這個漢人朝代!
最屈辱的朝代
北方遊牧民族長期威脅北宋,北宋擁有精兵強將,卻沒有戰勝的勇氣,為了求取和平,經常消極避戰,打輸了割地賠款,打贏了還是要賠款。
遼國強大,宋每年給契丹遼國獻上歲幣;党項人西夏政權雖然弱小,且背信棄義,但宋朝依然避戰求和,每年獻上歲幣;遼國被滅後,割地賠償的傳統依然被保留下來,年年向女真人金國獻上歲幣。
賠款:從澶淵之盟開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給西夏送歲賜7萬兩白銀、15萬匹絹、3萬斤茶葉。斷斷續續送了200多年,“宋朝”簡直就是“送朝”。
割地:燕雲十六州一直沒有真正收復,並且邊境線不斷向南收縮,到南宋時,定都杭州,已經劃長江而治。為了求和持續向遼、西夏、金的割地,宋朝江山偏安東南一隅。
北宋是統一五代十國的政權,開國皇帝趙匡胤具有雄才大略,手下擁有擁有潘美、曹彬等能征善戰的大將,還有楊業、李繼隆、曹瑋、狄青等名將,體現了宋朝強大的戰鬥力,即使遼國疆域廣闊、擁有幽雲十六州,但是宋朝在人口、經濟、制度穩定等方面更具有優勢,為何就對這些草原民族這樣一讓再讓忍氣吞聲呢?
宋朝有很多能征善戰的武將,也有很多能寫善辯的文臣,但宋朝重文輕武,文臣對外懦弱對內勇敢,武將對外強硬對內卻愚忠而無力。武將長期受到不公正對待,打仗無論輸贏都可能會被言官背後中傷。故北宋雖然勝多敗少,武將卻始終沒有尊嚴沒有話語權,難以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長此以往,整個國家的國運就會隨着戰力一起慢慢下降。
宋高宗趙構畫像
漢人的性格
從五代十國開始,漢人的性格就發生了重大改變。少數民族能夠統治征服漢人,與漢人自身性格有很大關係。
石敬瑭竟能認比自己小10歲的契丹人耶律德光為爹,可以割讓抵禦草原民族前沿陣地“幽雲十六州”,讓草原民族的鐵蹄隨時可能直接南下……兵不慫將慫,將不慫帝慫,宋朝皇帝打仗時習慣性逃跑,從趙光義御駕親征北伐就開始了逃跑的光榮傳統,並一直延續到南宋滅亡。
能打的武將總被皇帝和文官壓着,不能痛快殺敵,錯失很多大好時機,他們生怕宋朝統治會像唐朝藩鎮割據一樣,對強大的將領無法控制,“攘外必先安內”——寧願割地賠款向草原民族低頭,也不能讓自己人威脅皇室根基,國家和軍隊積貧積弱的狀況愈演愈烈,直到再也沒有能力抵禦外族的襲擾。
宋朝的軍隊不是不能打,而是不能好好打,朝廷內腐儒言官眾多,更有蔡京、楊戩、高俅等奸臣當道誤國,投降派始終佔據上風。南宋初年,主和派勢力更加強大,以宋高宗趙構和姦臣秦檜為代表,在節節勝利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冤殺岳飛、韓世忠等主戰武將,措施收復中原大好時機。
遙想漢唐初期,雖然國力恢復期間都有過屈辱,漢朝有昭君出塞,唐朝有文成入藏,通過“和親”政策換來休養生息的時間,最終厚積薄發,臣服於天下。“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宋朝以後,帝王們再也沒有了這樣的雄心與勇氣。
漢武帝劉徹畫像
噁心的政治利益
宋朝是政治大國,善於逃跑的皇帝和文官,不顧民族危亡,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讓統治能儘可能的延續下去。從皇帝自家利益看,他們是成功的:遼先於北宋滅亡,金先於南宋滅亡。北宋和金合作滅遼,契丹人被迫向西遷移,建立西遼,而北宋被“靖康之恥”南下杭州建立南宋。遼國長期威脅襲擾北宋,人民備受屈辱,忍氣吞聲,但宋依然是宋,皇帝和貴族,依然是皇帝和貴族。
金國不斷襲擾威脅,南宋名將岳飛、韓世忠等全被自己人拿下,以顯示求和的誠意。雖然人民備受屈辱,忍氣吞聲,但宋依然是宋,皇帝和貴族,依然是皇帝和貴族。
在南宋與元朝的合作夾擊之下,金先於南宋滅亡。腆着臉皮説,宋朝的政治比金更成功,因為它活的更久一些,實現了皇家利益最大化。
北宋的文臣和皇帝,把這些噁心的政治玩弄於股掌,為了自身利益不惜犧牲全民族的核心利益,培養了一個又一個得寸進尺的草原民族政權,最終葬送了自己。
北宋、遼、西夏形勢圖
南宋、金、西夏形勢圖
滅漢人政權兩次的遊牧民族
明朝同樣被女真族後人後金滅亡,漢人同樣功不可沒,吳三桂率軍投降,引清軍入關。
李自成攻入北京時,崇禎皇帝寧願自縊也不肯投降、逃跑、割地,南明政權脆弱不堪,但迫於內憂外患,大勢已去,最終被清朝完全統治。
歷史上,女真族先後滅亡漢族政權北宋、南明,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唯一的,而外族製造的每一次民族危機中,總是有人出賣民族利益,這是極其悲哀且值得同胞認真思考的。
明末清初形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