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卷Ⅰ的作文怎麼樣?
説難不難。雖然所給材料比較簡短,但是關於齊桓公、管仲、鮑叔他們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基本事實都表述得很清楚了。只要按要求結合材料,選定一個人物,選擇一個角度來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評述就好。
説易不易。材料雖然涵蓋基本事實,但是沒有太多細節。想要評述人物,只有梗概,沒有細節,就很難深入。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對三個歷史人物的事蹟有一些儲備積累,而且,這種儲備越豐富,越有助於從細節着手寫好文章。同時,選定人物不難,選擇角度也不難,但是,要想在特定的某個角度上做深入評述,那就不是文筆華麗所能做到的了,必須要有深入的認識支撐才行。
關於三個人物的事蹟,如果學生讀過《史記》中的相關章節,比如《齊太公世家》《管晏列傳》等,就會有相當瞭解。或者這些讀起來有難度,那麼,讀過《東周列國志》也會對這段歷史有了解。即使以上兩個都沒讀過,基本上讀一讀《上下五千年》這樣的少兒歷史讀物,也會對齊桓公如何九合諸侯,管鮑之交是怎麼回事,有一個比較詳細的瞭解,因為這些屬於歷史文化常識。
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命題中的“計劃舉行讀書會”這個説法可謂點睛之筆,書讀得少,該知道的基本常識不知道,那是硬傷,沒法臨場補救。
但本文不着重談這些歷史文化常識,本文着重談認識的問題。我常常講,作文無非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認識”,一個是“表達”,後者小學六年級如果語文學得還行的話,就算過關了,至少可以文從字順,甚至文采飛揚。但是前者則不是小學畢業就行,需要不斷提升,沒有終點。老師指導學生作文,只談技巧,只談表達,只有“術”,沒有“道”是不行的。
當然,提升認識的資源有很多,今天就以我熟悉的《論語》為例,談談這個問題。可以説,《論語》是人文的小百科,讀通了《論語》,對很多人文問題的基本認識甚至是較為深入的認識就構建起來了。
今年的高考作文,三個人都可以選擇,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説,但難度稍有不同,從考生角度看,最容易寫的大約是鮑叔,其次是齊桓公,最難的是管仲。接下來我按照作文提示中的順序,分別來談談齊桓公,管仲、鮑叔,如何結合資料,如何選取角度。
先説齊桓公。
關於齊桓公,可以基於作文材料的事實有兩個:一個是曾被被管仲射中,但能不計前嫌,仍舊重用管仲。另一個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這兩個材料,可以選擇一個共同的角度來談,“霸主何以成為霸主。”往更深層次來説,實際上是統治者如何為政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論語》中可以找到這樣一些加深認識的材料。
齊桓公的正(正直)而不譎(狡詐)體現在何處?對一個當政者而言“正直”這種品格具有怎樣的意義。這種品格與寬宏大量,不計前嫌有怎樣的關係,都可以做一些論述。
為政以德,何以就能做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齊桓公如何為政以德,如何任用賢才,以諸侯身份成為五霸之首,卻能不以兵車,其意義何在,也以就此展開一些論述。
“民無信不立”,只有真正為民,只有真正有信,才能贏得民心。這一點可以與齊桓公如何對內修明政理聯繫在一起。
以上這些,又都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通理,所以可以從齊桓公出發,關聯一些古今中外政治治理之經驗。
再説管仲。
關於管仲,可以基於作文材料的事實也有兩個。
一個是管仲最初為公子糾效力,曾經射中齊桓公,後又轉投輔佐桓公。另一個是齊桓公稱霸,依靠的是管仲之力,管仲之賢。
從評述人物的角度來説,至少有兩個角度可以談,一個是“仁”,另外一個是“賢”。
關於管仲“仁”還是“不仁”,在《論語》中可以找到這樣一些材料:
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子貢,都糾結於一個問題,那就是管仲最初為公子糾效力,公子糾兵敗被殺,管仲這樣的人,非但不自殺以殉主,反而反過來效命與從前主人的敵人,這是道德上的明顯瑕疵,因此不可以稱為仁人。
但孔子的回答則強調了因為管仲的輔佐,齊桓公能九合諸侯,不以兵車,民到於今受其賜(人民到今天還受到他的好處)。孔子是換了一個角度,他沒有自殺以殉主,因此就有道德瑕疵來談,而是談為了實現更遠大的抱負,為了更多百姓的利益,而寧願忍受曲解,管仲的“仁”就表現在這裏。
以上這些材料有助於加深對管仲“仁”還是“不仁”的認識。
關於管仲之“賢”與“不賢”。在《論語》中有這樣的材料支撐。
這一則材料是孔子對當時賢人的點評,其中就涉及到管仲。孔子認為管仲是個人才,理由是雖然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户的采地,使伯氏只能吃粗糧,但是到死都沒有怨恨的話。這一則材料很有意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撐“管仲之力”和“管仲之賢”。可以從一個側面證明管仲治國的能力。
《論語》中,還有孔子評價“管仲之器”的內容,但與本角度的討論不好聯繫,枝節太多,所以不在這裏引用了。其實,在《論語》中,除了這些直接談及管仲的材料之外,還有很多孔子談論如何政治治理的內容,也有助於加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僅摘選兩則:
這些關於為政中應該注意的好“義”,好“信”以及“舉直”等事,都是治理一個國家的為政者必須具備的素質,完全可以從這一點展開來談管仲之賢。
當然,孔子還有一句更狠的話應該知道,當弟子子貢問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怎麼樣做才能稱之為“士”的時候,問及“今之從政者何如”,是否符合“士”的標準時,孔子感嘆道:“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最後説説鮑叔。
可以基於作文材料認定的事實也有兩個。
一個是在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的時候就輔佐他,可謂老臣,近臣,功臣。另外一個是小白即位後,向桓公推薦管仲,並甘居其下,共同輔佐桓公稱霸,被贊“知人”。
關於鮑叔,相對於齊桓公和管仲,這個可能是學生覺得最有的可寫的人物,最易下筆。但實際上,並不如此。因為作文材料中,與前兩者相比,給出的鮑叔的信息並不多多少。沒有關於對“管鮑之交”細節的描寫,所以如果從關於友情這個角度着手,談兩者之間的深情厚誼,我不敢肯定是否符合要求。因為作文題目明確要求要結合材料,而材料中並沒有明確的關於“管鮑之交”的描述。
所以,如果選鮑叔作為評述的對象,那麼切入的最好角度是“知人”。
説到“知人。”在《論語》中有這樣兩則材料。
當樊遲問什麼是“知”(智)的時候,孔子的回答是“知人”(善於鑑別人物)。樊遲不能理解,孔子進一步解釋説:“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舉直”而使“枉者直”是“仁”的表現,能知道誰是直人而推舉他,這是“智”的表現。
從後來管仲輔佐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見,管仲之於齊桓公的意義,就恰似皋陶之於舜,伊尹之於商湯。而推舉管仲的正是鮑叔,鮑叔在這一點上可謂既仁且智。
當仲弓為季氏的總管,向孔子問如何為政時,孔子講的關鍵詞是“先有司(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赦小過(要不計較人家的小過錯),舉賢才(要提拔推舉優秀人才)。”
鮑叔推舉管仲,就是舉賢才,聯繫兩人早年交往,管仲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之為貪等情形,可以見鮑叔既是“赦小過”,更是“知人”。
在《論語》中,在談及為政的問題時,孔子經常會説到“舉善”,“舉直”,“舉賢”。這是一個為政者的必備品格。鮑叔不僅能舉賢,而且能甘居其下,更是顯出其既知人善舉,又胸懷寬廣人格的特質。
從以上的簡單分析不難看出,齊桓公、管仲、鮑叔,可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們都有能引發思考,都有值得學習的品質。在評述三者時,不僅僅要談古,還應該論今。既要充分利用材料,與材料相結合,又要能從材料跳出來,看這幾個人物對今天的我們的啓示在哪裏。
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話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前文所談,基本上是“善”者,而鮮少“不善者”。“不善者”在高考作文中能不能談呢,不是不能,尺度不大好把握,在這樣高風險的考試中,還是小心為妙吧。這個就不展開多説了,你懂的。
當然,以上評述中我也只是引用了《論語》的種種説法,為從不同角度深入認識尋找依據,但其實不是非要讀《論語》,讀任何經典都好,讀了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幫助我們對問題看得更遠,看得更清。
所以,歸根結底,在評述這三個歷史人物的時候,在忙着怎麼分析應對這個高考作文的時候,千萬不要不要忘了作文題目中談到的“讀書會”,還是要多讀書,要不然可真的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