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宋有莫須有,明有意欲,可能、也許可殺岳飛亦可殺于謙更可殺天下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經典

于謙之死的最大責任者就是徐有貞。

徐有貞原名徐珵,生於1407年(永樂五年),卒於1472年(憲宗成化八年),宣德八年(1433年)考中進士進入官場。

1457年正月十七,政變成功後,徐有貞就被任命為翰林學士,進入內閣,並加兵部尚書。但其後與石亨、曹吉祥分裂。六月被貶出京,七月被關入錦衣衞大獄。最終,被流放雲南金齒。

天順四年(1460年),石亨、曹吉祥先後被殺後,徐有貞被赦免回老家。在老家的12年,徐有貞在被人仇視中自鳴得意活着,1472年七月十五病逝。


可以説,對於殺害於謙,徐有貞一生都沒有什麼愧疚之心,至少沒有和世人談及過悔恨。他是一位高度自戀的人,覺得自己如之何。他的一生之所以不被信用,在他眼中恐怕都是因為于謙的怒斥,讓他壞了名聲。

景泰四年秋七月廿一(1453年8月25日),當時任職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講的徐珵,上疏景泰帝要求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徐有貞,並説了一下原因。他説:之前,也先南下震動京城,皇帝問計羣臣。我便説看星象所示京師天數已盡,應該遷都。尚書胡濙、于謙、陳循等力以為不可,太監興安勵聲對我呵斥:祖宗陵廟在此,誰去保衞?

我一聽就覺得慚愧,便出了皇宮。不久後,皇帝下旨:凡主南遷者,必處以死!

從此,朝廷對我徐珵很看不上、不肯重用我。雖然,經過各大臣引薦都不能得到重用。

我也知道我的問題,所以我想通過改名字表達我的意見:我將洗心革面,更加努力地為國出力。


景泰帝看後同意他改名。那麼,于謙為何要怒斥徐有貞呢?這還是要從“北京保衞戰”説起。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鎮在親信太監王振慫恿下,率領大兵、後宮嬪妃、眾大臣及其奴僕與小妾們、後勤人員合計五十萬人北征蒙古也先部。結果八月份在土木堡戰敗,王振被自己人或蒙古騎兵所殺、大明戰神張輔及其兵部尚書等眾多大臣陣亡。頃刻間,大明的精鋭部隊被基本消滅。

當敗兵逃回北京後,京師人心浮動,特別是在也先大軍兵臨北京前,眾大臣紛紛主張南逃。在這種情況下,兵部右侍郎于謙痛斥帶頭主張難逃的徐珵:“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

怒斥徐有貞的人、記錄上有三人。

十月初十,于謙上疏説當斬主張南遷的徐珵。其後,或者金英或者興安怒斥徐珵。但怒斥不是説真殺人。這只是一種表明態度的行為。被于謙痛斥後,于謙沒有把這件事兒當回事兒,畢竟那只是表明一種態度,而非要真的殺徐珵。


在御史言官們的日常生活中,徐珵其實也沒把這件事兒當回事兒。作為當事一方的徐珵繼續四處鑽營希望得到上行的餘地,他見於謙掌握朝政,經常推薦人,景泰皇帝基本都給予承認。所以,他便託人求于謙為之舉薦。

然而,景泰帝對他的印象太壞,拒絕了于謙舉薦。為此,徐有貞懷恨在心。後來,在高人指點下,徐珵改名為徐有貞,這才逐漸走上了升官之路。

于謙和徐珵的故事在古今中外都曾經上演過,有矛盾的一方求助於另外一方,另外一方或者出於希望矛盾消除,或者真的認為求助者有此能力認真幫助。


但因為各種原因事情沒有造成,最終導致矛盾不但沒有消除,反而矛盾更加不可調解。

作者本人也曾經歷過這種經歷,甚至作者的祖父之死也是因為類似原因。天下的事情就是如此無奈。

對於于謙舉薦徐珵沒有成功這件事兒,想必徐有貞對於謙更加懷恨在心了。先有怒斥,後有“有意阻止為官”,徐有貞改名之後的官職才逐漸提升。更為關鍵的是,徐有貞是個挺擰的人、挺狠的人,而且能力頗高。


他曾説過“真宰相”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大概意思就是:左邊幾十萬白銀,右邊殺人流血如河,對此情此景目不轉睛者是為真宰相”。由此可見,他的內心是崇尚“暴虐”的。既然崇尚“暴虐”,那麼,就無所謂做人做事的手段。

“南宮復辟”這件事兒,徐有貞是積極組織者之一,他的目標就是超越于謙,成為真正的握有大權的“真宰相”!超越于謙就要羅織罪名,秦檜兒所為也就成為最好的武器。他為于謙定的罪名就是“包藏禍心陰有異圖,欲召外藩入繼大位事”,簡單地説就是“意欲應力外藩為帝”

“意欲”二字其實就是“可能、也許、差不多”的莫須有之罪。可以説,南宋有“莫須有之罪”,明朝也有,清朝呢?同樣也有!


“這就是一種歷史的悲哀!自北宋後“可能、也許、差不多”可以殺人就堂而皇之地走上歷史舞台。這種無恥的作為,不僅可以殺人,更可以殺天下言論。